國子監乃是大明最高學府,其生員大多出身不凡、學業出眾。
這樣意氣風發的年輕翹楚,多是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做起事來,常有不顧後果之舉,讓這些人抱團出頭,最大的麻煩並非成不了事,而是把事情鬧得太大了。
畢竟年輕氣盛,一個收不住,將國子監給砸了,抑或是跑去宮門扣闕,這種事他們可太能幹得出來了。
而朱元璋又是個暴烈脾氣,遇到這種情況,他可不會手軟。
雙方正面衝突,那些生員們指定是倒大黴了,更有可能還會牽連到他們。
郭允道此刻將道理說開,眾尚書細一思索,立馬點頭同意。
朱元璋的魄力無需論證,真惹急了他,乾脆將科舉再次停了,那反而得不償失。
“此計不妥,咱們還是另想計策吧!”連提出計劃的劉仲質也後怕起來,縮著脖子連連搖頭。
眾人沉默下來,繼續冥思苦想,可一時之間想不出其他高招,場面倒沉悶下來。
卻在這時,主人翁李信沉聲開口:“我倒有一計,或許能讓陛下改變主意。”
此言一出,五雙眼睛齊刷刷望過去。
李信幽然一笑到:“你們想想,分科取士,對哪一戶人家損害最大,又有哪戶人家能有此權望,能勸住陛下。”
聞言,禮部尚書劉仲質當即說道:“李公說的是……曲阜那位?”
“不錯,衍聖公身為孔家嫡傳,他是最不願意看到儒家式微的,若讓他出面勸諫,或許能夠勸諫陛下取消這分科取士!”李信立馬點頭道。
山東曲阜孔家,孔聖人之後,在世間讀書人心中享有極高地位,更為歷代朝廷看重,欽封衍聖公,無論名望地位,抑或是在科舉的關聯程度,這孔家後人都有資格,也有意願出面牽頭。
“由衍聖公出面勸誡,此計甚妙!”其餘幾位尚書稍一思慮,立馬點頭附和。
劉仲質更是激動不已,當下便主動請纓道:“我這就回府,給衍聖公寫信,邀他進京!”
其餘幾人連聲催促道:“此事宜早不宜遲,還望劉公多多擔待!”
劉仲質與眾人點頭應承,信心滿滿道:“諸公放心,孔家新任家主年輕果敢,最是銳意進取,此番由我出面,他定會答應進京勸諫!”說著,他朝眾人拱了拱手,再不停留半刻,徑自退了出去。
目送他離開,其餘五人長噓口氣,俱都一臉釋然。
“有衍聖公出面,定能勸阻聖上收回成命。”
“陛下便是再不願意,也得顧慮孔家聲望。”
……
曲阜城中心,夫子廟巍峨而立,作為儒學祖庭,它承載者千年禮義傳承,被天下讀書人視作朝聖之地。
孔廟之側,是一座氣勢非凡的豪闊府邸。
這府邸佔地廣闊,建築恢弘,朱門高聳盡顯衍聖公府氣派,庭院深幽彰顯千年文脈典雅厚重。
此刻在府邸後院,新晉當家的孔家家主孔訥,正負手而立。
自去年上任衍聖公孔希學病逝後,這位年紀二十餘歲的孔家嫡傳便坐上家主寶座,成為新一代孔家家主。
孔訥年紀雖輕,但聲名卻是不小,自小飽讀詩書,在學識教化方面頗有造詣,他很早便被視作孔家希望,世人對他的評價,更在其已故父親之上。
此刻站在院中垂首靜立,孔訥的臉上卻帶著些許憂慮。
作為孔家嫡傳,他這個新晉家主,其實稍有些名不副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