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嘴角微動,又看了看旁邊的馬光遠、尚可喜幾人。
眾人一頓思索後,由他范文程帶頭。
“那便走上一遭。”
語氣篤定不容置疑。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當下遼東城外的鑲藍旗八旗精銳可是塊難啃的骨頭,想要讓這骨頭變軟、連渣都一口吞下,自然要兵行險招。
目送尚可喜、范文程等人離開,曹化淳、高迎祥等人轉身看向祖大壽。
曹化淳微微開口,話語中帶著防備:“這些人可信嗎?”
“他們信的不是我祖大壽,也不是大明朝廷,而是太祖皇爺。”
祖大壽信手一揮,臉上掛著濃濃自信,溫聲溫氣地開口,“想必這些時日!他們也已透過中原之處的人脈關係打探到,如今京城之處做主的人究竟是誰。天下豪傑萬千,誰能比得上太祖皇爺?”
祖大壽豪情萬千的話語落下。
曹化淳聽後深以為然地點頭,之後的高迎祥、羅汝才、賀一龍更無話可說,畢竟若非大明洪武天子朱元璋,他們這些人未必會這般輕易歸順朝廷、站到大明這邊。
不信他又該信誰?
回到漢旗營地的佟養性、馬光遠兩人發著牢騷:“他祖大壽好大的胃口,做的這事可不怎麼地道。”
“大明朝廷,該不會是打算飛鳥盡良弓藏?”
兩人吐槽一陣。
范文程、尚可喜二人端坐互相對視一眼,才繼續說道:“若不給出一份夠利害的投名狀,投了大明也不過只是個一地總兵,莫說是二位將軍,智順王同本官這個大學士可都不甚滿意。”
“只有立下大功拿下鑲藍旗,我等四人還有在朝鮮之處的懷順王,才能封爵成為一地勳貴,才算是真正的傳世之家。”
尚可喜更是斬釘截鐵。
“這是我們的底線,不然還真不如繼續留在大清當個奴才,好歹榮華富貴不愁,可不想過那苦日子。”
有足夠的利益在前。
剛剛還發著牢騷的佟養性、馬光遠兩人也就閉了嘴。
侯爵之位是難得的機會,風險也不是特別大。
為了子孫後代,為了自己個兒,該闖、該拼的時候就得拼,能夠封侯拜相的機會,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可不多呀。
……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在這漢旗、鑲藍旗,還有遼東錦州城遼東總兵祖大壽、監軍太監曹化淳他們幾人的謀劃中,同樣亦是此理。
萬事不可拖得太長,否則極易生出多少變數。
數日光景過去,遼東城的戰線依舊僵持,而在這鑲藍旗內,貝勒爺、八旗主濟爾哈朗因戰事膠著,在這軍營之內。
他的心腹將領個個大氣都不敢出。
遼東久攻不破,關寧鐵騎已然成了他們鑲藍旗八旗精銳的心腹大患。
雙方數日間交手多次。
裝備精銳的關寧鐵騎如今論實際戰力,還有其調兵遣將、騎兵佈陣方方面面,都不輸他們鑲藍旗半分,再兼具大明的火器之力,哪怕他們久經戰場,可接連數次下來,其損失傷亡也快要到了當下鑲藍旗主將濟爾哈朗的臨界點。
拿著手上朝鮮那邊的軍報,濟爾哈朗陰沉的面色才微微緩解,雖說朝鮮那邊並未如想象那般輕易得手、長驅直入,但其戰線依舊在穩步推進,想來半載時光之內應當能推進到那朝鮮國都漢城,讓那朝鮮國的天子君臣再一次匍匐在他們大清滿人的腳下。
“陛下御駕親征,屈居朝鮮蠻夷之地,不堪一擊。”
濟爾哈朗啪的一聲放下手中的軍報,落在面前的軍帳案几上,犀利的目光才繼續看向其他各處將領,“儘快探明這遼東之內的情況。他們關寧鐵騎還有那些大明軍武騎,士氣高昂,戰鬥力、領兵之法倒是比去年精進太多。”
“這其中定有貓膩。”
濟爾哈朗乃是一軍之主、領軍之人,戰略上輕視大明,但在戰術上卻還是很重視的。
最重要的是,哪怕他再如何狂妄。
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如今鑲藍旗若是還按照以往的老套路繼續對付大明、對付這遼東城的邊關守軍,恐怕一整個鑲藍旗都會被拖死在這裡。
等到朝鮮之戰結束,遼東城的局勢若還像當下這般,甚至再繼續萎靡下去。
他鑲藍旗的貝勒爺、八旗旗主濟爾哈朗便是失職之罪,有朝一日回到盛京城見到皇上皇太極。
他可沒法交代,算是有負君恩。
他濟爾哈朗身為皇太極的心腹,來到這遼東城之處,本就是想白撿一個功勞。
多爾袞可是收服了蒙古多部。
他濟爾哈朗到如今連一個小小的錦州城都拿不下,劫掠的財物、糧食數量也是一次比一次少,濟爾哈朗的面子往哪兒擱?
肉眼可見的,其日後在八旗之中的地位勢必會下降,甚至若再危險些,都極有可能被剝奪這八旗旗主的高位。
砰的一聲,濟爾哈朗一拳憤怒交加砸在眼前的木桌上,已是怒不可遏。
濟爾哈朗揮了揮手,思緒歸於平靜。
他目光如刀芒一般落在軍帳之內眾多將領的身上,但並未將火氣發洩在他們身上,只是吐出一口濁氣,讓他們接二連三退下。
眾多將領剛一離開營帳,下一刻外面的親衛進來通報:“漢旗將軍佟養性、馬光遠他們二人想要求見主子您,商議遼東大事。”
聽著親衛的話,濟爾哈朗面容陰晴不定,冷哼一聲:“他們倒還算是兩條忠犬,如今遼東戰事不決,這二人來得也算是及時。”
濟爾哈朗冷笑一聲。
不多時,馬光遠、佟養性這兩個明面之上駐守遼東城之外的漢旗將領齊齊進來,二人低眉順眼躬身行禮。
濟爾哈朗看著眼前的兩人,態度倒比上一次親和得多,畢竟接下來他鑲藍旗、他濟爾哈朗若想在這遼東戰事有所推進,面前這兩人倒是還得用上一用。
“哈哈哈哈。”
濟爾哈朗豪爽大笑,透出大方之態,闊步走到馬光遠、佟養性二人身前繼續大笑,“今日佟將軍、馬將軍二人可算來見本旗主了。當下遼東艱難,兩位將軍該同我大清共渡難關。快快快,還不趕快給兩位將軍上座。”
濟爾哈朗大聲一笑,給了親衛一個眼色,親衛搬來小凳子。
馬光遠、佟養性二人連忙做出受寵若驚的模樣:“多謝貝勒爺賞坐。”
兩人坐在小板凳上,心裡面卻是嗤笑一聲:真以為這點小恩小惠就能讓他們兩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些大清韃子果然是小氣巴拉的主。
這一刻,二人更為他們所做的抉擇感到明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