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看著孟達的書信,不禁陷入了沉思!
半晌之後才搖頭笑道:“一個字,絕!”
同樣是辭職表,人家陰陽怪氣還能引經據典,罵人不帶半個髒字。
看似在自貶,其實嘲諷劉備不會用人,不是明主,怪不得劉備動怒。
而自己身為博通古今的鍵盤俠,最多隻會寫個“爺不伺候”,再加幾個可笑的表情符。
什麼叫做專業,這就叫專業!
原來以為孟達只是個趨利忘義的跳樑小醜,現在看來他的學識也不錯。
忽然想起來孟達也是世家子弟,涼州刺史孟佗之子,這身份就不簡單。
當年和自己並稱峽谷三鍵客的那兩位,別說申生、舅犯,可能連蒙恬、樂毅都不認識。
果然能在歷史上留名的,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不過想想孟達和法正是世交,又和蜀中狂士彭羕交好,沒點實力誰帶你玩?
甚至投魏之後,深受曹丕器重,與夏侯尚、桓階都是好友。
這朋友圈,誰不羨慕?
能在兩國之間左右逢源,單從這些方面來說,孟達的能力比馬超、于禁更強。
不多時法正到來,按照歷史事件,他應該就是這段時間前後病逝。
劉禪雖然不知道具體時間,但劉備伐東吳之前,法正已亡卻是記得清清楚楚。
諸葛亮那句“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多麼讓人遺憾和無奈?
這段時間經過華佗的調理,臉上已經有了紅潤之色,五禽戲也在眾官員之間推行開來。
法正聽了上庸訊息,大感意外,匆匆看完書信,嘆道:“是我害了子度啊!”
顯然以他兩人之間的瞭解,也沒想到孟達竟然會起兵叛亂。
其實孟達與劉封不和,又挑撥關羽之事,法正在劉備身邊又怎麼會毫不知情?
孟達雖為世家子弟,但並無大志,一心只想自保享受,最大的願望就是告老還鄉。
其實他嘴上經常發牢騷,也只是發洩心中不滿,並非他本意。
甚至法正覺得孟達勸阻劉封出兵,也只是一時看不慣關羽自大,心生妒意所致。
但他卻沒意識到,如今劉備封王,地位不可同日而語,一言一行或許都牽扯到權力之爭,挑撥君臣、父子之間的關係,更是大忌。
這次原本想借機把孟達調回身邊,讓他留守後方,安度餘生,結果卻適得其反。
劉禪安慰道:“這也不能全怪先生,孟將軍必是受了申耽兄弟蠱惑。”
“生死有命,生離死別,乃人生常事。所幸沒有造成大患!”
法正收走了書信,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又共患難蜀中,孟達突遭橫禍,心中難免感傷。
他不知道孟達後來在上庸的反覆橫跳,給兩國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這一切的罪責,還在宦官、門閥之亂,大王若能再興漢室,還需早防此患,世子更要謹記啊!”
法正雖然也是名門世家,但不像袁家那樣拉幫結派,爭權奪勢,反而因為身在其中,對門閥豪族的危害看得更清楚。
“改革是必然之路!”劉禪微微點頭,問道:“我大哥留在襄陽,應該不會有事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