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阿斗,不用人扶

第38章 排外的世家

“軍情緊急,現在不是爭吵之時!”

顧雍勸著張昭,問道:“如今諸將多有物故,韓當、周泰等又被困荊州,蜀兵勢大,到底選何人為將?”

“反正不能全靠陸伯言!”張昭氣得直喘粗氣。

嚴畯說道:“諸位莫非忘了甘興霸?他正在柴桑練兵,此一人便足可對敵關雲長。”

顧雍蹙眉道:“曼才有所不知,甘將軍患病在身,不能領兵,故而才滯留柴桑。”

張昭此時也冷靜下來,看眾人沉吟不語,決定調兒子張承回建業。

正要開口,忽然一名少年武將大步而入,抱拳道:“吳侯遇險,某願領兵救之!”

眾人抬頭看去,只見來人劍眉星目,神色剛毅,正是孫河之子孫桓。

孫河乃是孫氏宗族子弟,最早為孫堅心腹,又跟隨孫策平定吳、會,後來被孫翊部下所害,其子弟都留在吳王宮。

顧雍頓時眼前一亮:“久聞公子精熟兵法,多次平賊有功,可堪大任。”

孫桓也是宗室年輕一輩的翹楚,孫權常贊為宗室顏淵,弓馬熟嫻,累立奇功,現任武衛都尉。

孫桓抱拳道:“救兵如救火,請撥數萬精兵,某定能救回吳侯。”

張昭揪著鬍鬚問道:“汝有何策破敵?”

孫桓自信笑道:“某三年前討賊之時,收得大將二員:一名李異,一名謝旌,二人俱有萬夫不當之勇。雖關羽、張飛亦可擋之,只需兩萬精兵,定能奪回荊州。”

顧雍大喜道:“孫將軍有如此人才,再加上曹軍相助,可反敗為勝。”

全琮見有人主持大局,忙請令道:“末將不才,願隨孫將軍去救吳侯。”

孫桓與全琮平日交情也不錯,點頭道:“子璜可與我同去。”

全琮出兵,眾人也無異議,前一陣聽聞吳侯要將長女孫魯班再嫁給他,於公於私,他都有出兵的理由。

張昭思索片刻道:“小將軍雖英勇,但畢竟統兵無多,蜀軍此番識破呂子明之計,必有能人,還需派軍師相助方可。”

顧雍點頭道:“此言極是,但何人謀略可當此大任?”

張昭道:“吾兒張承自幼曉習兵法,多次討賊有功,可為參軍,同破蜀軍。”

顧雍笑道:“仲嗣若肯同往,必能成功。”

這倒不是顧雍恭維,張承年少時就以才學知名,與諸葛瑾、步騭、嚴畯交好。

被徵辟驃騎將軍西曹掾,出任長沙西部都尉,又率軍討平山越,得精兵一萬五千人。

孫權因功封都鄉侯,拜奮威將軍,領部曲五千,現任濡須督參軍。

張承文武雙全,又有諸多戰績,用他總比只靠從沒打過仗的陸遜強吧?

嚴畯見張昭肯將自己的兒子送往前線,也心生佩服。

但不知張昭究竟心意如何,試探道:“仲嗣正鎮守濡須,恐不可輕易調動。”

張昭撫須笑道:“如今我們與曹魏聯盟,濡須並無戰事,有朱桓將軍足矣!”

眾人見張昭心意已決,都紛紛點頭贊成,舉薦孫桓為都督,張承為參軍,即日起兵兩萬,再從柴桑調水軍一萬,馳援荊州。

張承自濡須回建業,張昭言道:“你可知我為何舉薦汝為參軍?”

張承道:“父親對孩兒寄予厚望,熟讀兵書,自是為建功立業,光耀門楣。”

“此其一也!”張昭撫須道:“另外你此去江夏,要注意陸伯言,不可讓其領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