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阿斗,不用人扶

第171章 恩怨情仇

次日一早,孫紹帶著劉禪和劉封前往鐘山拜見孫尚香。

因吳國太篤信佛教,孫權遷都金陵之後,于山上為吳國太又修了一座寺廟,取名普濟寺。

孫尚香被孫權用計誆回東吳之後,徹底心灰意冷,與孫權不相往來,吳國太將她接在寺中居住。

當年孫權欲奪取荊州,又心繫小妹,派遣使者將以太夫人病危為由設計將孫尚香騙回東吳。

趙雲截江救阿斗,兩家第一次撕破臉皮,孫尚香回到江東方知中計,怒而上山,寧與青燈古佛為伴,也沒想過改嫁,不愧為一名剛烈的女子。

孫紹講述孫尚香這些年的事,除了剛回江東鬧了一陣後,便很少離開過鐘山。

劉禪看似認真聽著,其實思緒早已跑到九霄雲外,熟悉而又陌生的場景,讓他恍惚覺得這是一場夢。

鐘山古名金陵山,也就是後世所稱的紫金山,孫權稱帝后為避祖諱,改名蔣山。

後世的劉禪,為了去看一看舉世聞名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專程去了一趟南京。

站在鐘山之巔,縱覽南京城,俯瞰玄武湖,遠眺秦淮河,六朝古都的繁華盡收眼底。

山下的地形與後世大不相同,縱橫交織的河道圍繞一座孤城,長江也稍有改道,頗有種滄海桑田之感。

但無論風吹雨打,江山改易,鐘山還是那座山!

不過此時的鐘山,卻是光禿禿一片,裸露的岩石和樹根枯草隨處可見,一片荒涼景象。

後世的人都以為古代沒有工業汙染,環境會更好,全都是扯淡。

他們不知道,古人吃喝取暖全靠木柴,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山上基本都是光禿禿的。

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在農村,大多數人用不起煤炭,家家戶戶都要上山撿樹枝、伐木燒柴,尤其北方準備過冬時,還要刮枯草樹葉,甚至有為了一堆樹葉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

在古代更是如此,砍柴賣薪為生的樵夫和獵人一樣,都要跋涉數日到深山之中去冒險謀生。馬車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一路顛簸,劉禪已不止一次想過挖煤煉煤的事,這不但是解決取暖問題,對工業發展也是重大的提升。

但他只知道北方煤礦多,甚至到太行山中隨便走一走,或許就能碰到露天煤礦,但南方的煤礦,自己似乎一點印象都沒有。

此時剛剛入秋,山間的枯草上還掛著露珠,馬車到了寺前,趙雲領兵守在外面,讓眾人保護劉禪入廟。

劉禪猜測趙雲多少還是有些尷尬,畢竟當年是他攔截了孫尚香,不過有劉封、糜威和兩百親衛,倒也不用太多擔心。

踏著露水來到寺中,孫紹在前方帶路,徑直繞過前殿來到後堂,孫尚香並未出嫁,所以有一處單獨的小院。

門口守著兩個侍女,三十上下年紀,但不似這個時代其他婦女的麻木,身軀筆直,眉眼之間透著英氣,大概就是當年追隨孫尚香的那群女兵。

侍女認得孫紹,正要通報,卻見裡面走出來個十四五歲的少女,圓臉杏眼,粉雕玉琢般十分好看,卻是一身勁裝打扮,手握一柄木劍攔在門口,脆生生道:

“大哥,姑姑說了,不能帶任何陌生人進來,他們是誰?”

“小蘭,他們可不是外人,他們是……反正都是自家人。”

孫紹忙解釋道:“此乃我三叔遺腹之女,孫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