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不被騎

第451章 聽政

二來是皇后的身份特殊,她背後的突厥不可小視,已經多次被至尊拿來當做擋箭牌了——今日也是一樣,齊國諸臣會自發地抵制突厥人的滲透,但有至尊拉偏架,他們的地位還是不可避免的上升。

這對高殷來說,恰好就是一種制衡,不說後世唐朝也經常任用外族人,只要能讓齊國內部的派系越零散、越混淆,那就越需要他這個皇帝來調和矛盾,自己的地位也就越穩固。

糾結片刻,杜弼還是說著:“女子聽政,似乎有些不合禮制。”

高殷大笑:“那呂后如何臨朝聽政了?莫不是我得將太后請出來?”

提到太后,就很容易涉及到太皇太后,這是齊國的禁忌話題,特別是在至尊面前。

感受到至尊的強硬態度,杜弼嘆息,跪地行禮,高殷也給了他一個面子,撤去鬱藍和鄭春華的座位,換成了兩個蒲團和小桌案,讓她們在不遠處旁聽,同時用屏風阻隔著。

這讓杜弼心裡好受了許多,退回了臣班中。

齊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高殷讓后妃在一旁聽政,大家一定不允許,但如果讓后妃直接坐到身邊,哪怕是杜弼這樣的老臣,也會稍微妥協了。

現在齊國朝堂的政治格局大為改變,原本以晉陽勳貴為首的武人團體被至尊所整治,勢力大不如前,目前正處於沉寂中,難說是順服還是另有所圖;

宗王中最有威脅力度的常山王長廣王已經被消滅,餘下的是以文襄諸子,以及數名與至尊交好或受恩的皇叔。他們根基雖然不弱,但不是嫡系,單個也都沒有對抗至尊的力量,其中最強的,也是對至尊最為忠心、難以動搖的蘭陵王;

輔政一系的臣子中,由於楊愔的垮臺,連帶著漢人文官圍繞著高德政形成一支順服新君的力量,同時還有著新晉崛起的趙郡李氏、滎陽鄭氏等和至尊有姻親或即將有姻親的子弟在後面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挑戰高德政等老牌高官的地位;

剩下的則分別是杜弼這樣從高澄乃至高歡時代熬下來的宿老勳臣,以及出身天策府和禁衛軍的,被高殷放出來填補忠心的恩寵臣將,以對高殷的忠心順服為主的一股在齊國政治舞臺上登場的新勢力,前者隱約以杜弼為首,後者則團聚在蘭陵王等年輕人的身側。

這當然不是最為精準的描述,只是對朝臣內部的籠統概括,比如蘭陵王,就同時在宗王圈子、晉陽武人圈子和府兵圈子裡,像可朱渾天和這樣的更是同時身處晉陽勳貴、宗王姻戚、輔政大臣中。

幾個圈子互相進行轉換、有規律的活動著,高殷要做的就是站在高位上,用權柄刺激他們為了自己和齊國的壯大而努力,同時清理掉那些選錯道路的野心家。

這是一個合格君王會正常行使的權力,群臣沒有異議,相對的,高殷也該給他們些許面子,國家就是在這樣一步步的妥協中各取所需,形成不完美但符合所有人利益的政治。

至於為什麼要讓后妃聽政,這就是高殷的帝王心術了。

誠然,歷朝都抗拒女人干政,認為這是牝雞司晨,女人竊權亂政會使得國家喪亂;但那是在皇權沒有對其進行控制的情況下,權臣、宦官、皇子……哪個沒限制好都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於現在來說,適當提高自己后妃的地位,也就等於提高自己作為至尊的地位,這對高殷本身有利。

鬱藍在齊國的政治中越深入,那她和她這一脈的親齊派就能夠看到回報,自然會加大對高殷的支援,至少在滅周之前,這個支援還挺重要的,哪怕是不出來搗亂,也同樣會是高殷欺負周國的幫兇;鄭春華是同樣的道理,在高殷掌握住軍權後,適當地給各世家讓些利,用一用外戚,也是對他們的支援和鼓勵。

於晉陽勳貴來說,高殷在消滅二王、壓制住文襄一脈後,就成為了真正的皇帝,獲得了和當初高歡一樣的立場,現在的聽政,就是將來透過女眷來干涉後宮、從而參與前朝政治的機會之一,就如同當初的婁氏透過支援高王而獲得了巨大的話語權。

這樣的結果,就是更多人放棄和高殷的直接對抗,轉而用后妃在高殷指定的宮闈開闢新的戰場,他們不會再支援婁氏,而是想自己成為新的婁氏。

男人透過戰爭來征服世界,女人則透過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對於高殷來說,他要成為的是整個齊國的利益總代言人,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最該掌握的身份,而他的做法,就是透過這些女人來控制住他們的家族,讓他們為了使自家女子在自己胯下承歡而拼搏、廝殺、內耗,自己則在這個過程裡做一個美食評論家,只需要一些小小的權力擺弄,就能蔓延出無數無形無限的絲線,控制住整個齊國的脈絡。

誰更會打仗,更會搞錢,辦理的事務更漂亮,自己就對他們的姐妹女兒更加寵愛。

這樣誰都能得到好處,最終都會獲得幸福,除了……失敗者。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