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國大漢

第87章 教育之事,不可拖,也不能拖!王玉之名

現在朱高煦就怕王玉扛不住這個壓力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頓時坐不住了,他必須得去親自看看才能放下心來。

“走,隨本王去王玉府上看看,別真的出事了。”

朱高煦說完就起身離開,然而剛踏出兩步,王玉帶著陳治平匆匆走來。

“王爺,臣已經整理好了,招生的問題,費用均攤,需要支出的銀子,入學的學子需要的銀子,還有教師的月俸,教師的考核等等,都在這裡,請王爺過目。”

朱高煦看著王玉整個人都消瘦了不少,眼眶的黑眼圈極為濃郁,整個人都顯得很是憔悴,完全沒有了昔日的精氣神,朱高煦滿是擔憂。

將王玉手中的折章接過,朱高煦直接沒有看,而是扶著王玉。

“你啊你,這個事情慢慢做就是了,學院的建設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又何必這麼著急。

接下來你給我好好休息,什麼時候調養好,什麼時候再開始處理事務。

在你恢復的這段時間,我會讓太醫跟在你身邊,太醫什麼時候說可以了,才能出府!”

當初他從皇宮裡帶出來的太醫,如今總算是派上了用途,實在是眼前王玉的狀態,讓他太過擔憂了。

王玉聞言,卻是完全沒有在意,反而是笑了,他感受得到朱高煦對他看重,與常人不同的看重,他才由衷的笑了。

“王爺,這些都是臣應該做的,教育事關大漢國國本,如今能夠早一日完成,也能早一日宣傳出去,招生也能早一日進行,更能早一日為大王,為大漢國提供人才。

而且臣整理出來的,也未必有那麼全,早日整理出來,若是還有補充的,也可以隨時新增。

早一日實施,也能早一些在實施過程中找到不足,加以改進。

教育之事,不可拖,也拖不得。”

朱高煦聽得心頭有些酸,雖然王玉是他的臣子,這些是王玉應該做的,但這樣的付出,朱高煦哪裡能不感動。

“好了,我都知道了,現在起,你聽我的,而且教育部由陳治平接手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他跟著你整理了幾日時間,你應該也要相信他才是。

現在你趕緊回去,好好休息。”

隨即朱高煦讓人強行將王玉帶回去休息,不僅派了太醫過去,還安排了下人去侍候王玉起居,最後又派了一隊親軍前往,防止王玉偷偷處理事務,耗空身子。

至於補品,更是沒得說,朱高煦直接從各個府庫翻找了不少,一股腦的全給王玉送過去了。

將這些安排好,朱高煦才看向許柴佬。

“王玉的事蹟,讓人務必記下來,本王要讓傳頌千古,尤其那句:教育之事,不可拖,也拖不得,必須要記下!

同時將此事直接宣傳出去,要讓所有人都記住。”

朱高煦的這番安排,就是在幫王玉揚名立萬,尤其是記載入史冊,他相信,千百年後,當人看著王玉的事蹟時,都會有所感嘆。

王玉雖然不如他知道的那些歷史名人那般,或許沒有那麼有才能,或許還有其他不足,但如今他所在的這個時代,他要讓王玉的名字流傳下去。

他知道的歷史中,王玉是一個基本沒有留名的無名之輩,但有了他之後,後人再看歷史,王玉的地位,他不敢說有多高,但絕對不會再是無名之輩,而是赫赫有名者。

許柴佬與陳治平聽著朱高煦的話語,心中何嘗不是一陣激盪,這才是真正的千古留名啊,將王玉的事蹟記載在國書之中,必然能夠流芳千古。

兩人都非常向往,作為文士,如今他們的位置差不多也到頭了,權力已經不小了,但這名,他們心中也是有渴望的。

朱高煦對王玉的這個安排,兩人都沒有絲毫酸楚與不服,只有敬佩,因為王玉所做的種種事,他們都是能夠看見的。

在他們眼中,王玉配得上這份殊榮。

“王爺放心,臣必將此事做好。

只是此事需要上報大明,讓大明那裡也記錄嗎?”

“柴佬,你想什麼呢?你覺得大明哪裡會記載這種事嗎?”

朱高煦一時都被許柴佬給整無語了,王玉這事還想讓大明朝廷記載?想什麼呢?

大明那裡那麼多人,都在排著隊等著自己被史冊記載,王玉在他這裡做的這點事,在大明還真排不上號。

即便他想要讓大明記載,大明滿朝都沒有一個人會同意,他朱高煦還沒有那個能量讓大明滿朝閉嘴。

許柴佬一時也尷尬的笑了,不再說什麼,當即下去開始辦事了。

朱高煦看著許柴佬下去的背影搖搖頭,看向陳治平。

“治平,你先坐,本王先看看。”

王玉這麼多天的結晶,朱高煦是真得好好看看才行。

開啟厚重的折章,好長一本,朱高煦粗略估計了一下,要是豎著完全開啟,恐怕有他人這麼高。

朱高煦認真的看著,足足看了三個多小時,看得朱高煦都有些眼冒金花。

朱高煦沒時間感慨這些,只有無比的欣慰與滿意,王玉所寫的,將他之前所說的基本都細緻化開來了,尤其是費用支出,寫得也很詳細。

教師的月俸最低都是三錢銀,如今的三錢銀,與白銀大量流入大明時期的三錢銀可不一樣,購買力還是很強的。

這個待遇,可以說非常的高了,大明那些學堂的教書先生,絕大部分都達不到這個待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