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創世史詩的第一樂章,才算真正奏響。”
陳凡的話音,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石子,在“創世紀一號工程”這個龐大的體系內,激起了一圈圈名為“行動”的漣漪。
那份由“盤古之心”推演出的、名為“神國施工圖”的宏偉藍圖,在下達到三大軍團的瞬間,便徹底顛覆了他們原有的作戰模式。
此前的“創世紀”基地,像一座彙集了無數頂尖大腦的“思想殿堂”,所有人都在黑暗中摸索,試圖從最底層的物理規則中,尋找那一線虛無縹緲的靈光。
而現在,這座殿堂,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座分工明確、目標清晰、效率高到令人髮指的——神國兵工廠!
……
“普羅米修斯”軍團,材料實驗室。
這裡已經看不到任何傳統的化學反應釜,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閃爍著幽藍色光芒、內部佈滿了精密感測器和營養輸送管道的生物反應器。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無菌培養基特有的、略帶甜腥的氣息。
錢衛民,這位曾經的材料宗師,此刻正有些侷促地站在一位頭髮花白、戴著金絲眼鏡、氣質儒雅的老者身旁,像一個虛心求教的小學生。
老者名為吳承恩,是國家基因工程領域的泰斗,也是被李建軍一紙“一級戰略徵召令”,從京城請來的“生物軍團”總顧問。
“錢教授,你必須拋棄你腦子裡那些關於化學鍵能的‘線性思維’。”吳承恩院士看著全息螢幕上那個被“盤古之心”命名為“碳籠共生體”的分子模型,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用化學試劑去‘合成’它,而是要為一種特殊的噬菌體,編寫一段全新的‘生命程式’。我們要讓它把碳原子當成‘食物’,把我們設計的分子結構,當成它與生俱來的‘本能’。”
他調出一段複雜的DNA鹼基序列,指著其中一個片段。
“你看,我們利用CRISPR-Cas9技術,在這裡,切開它的基因鎖,植入一段由‘盤古之心’設計的、引導富勒烯碳籠形成的蛋白質編碼。再在這裡,植入另一段負責合成偶氮苯衍生物的酶……”
錢衛民聽得雲裡霧裡,這些屬於另一個世界的名詞,讓他感到了久違的、面對未知時的謙卑與敬畏。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窮盡一生研究的化學,在生命的偉力面前,或許真的只是一門“初級學科”。
“我……我明白了。”錢衛民深吸一口氣,用一種全新的、屬於學生的姿態問道,“吳院士,那我們現在……該從哪裡開始?”
吳承恩院士微微一笑,指向了生物反應器中那片渾濁的培養液。
“從養殖第一批‘合格’的噬菌體開始。它們,將是我們神國兵工廠裡,第一批,也是最忠誠的,微觀工人。”
……
與此同時,“赫淮斯托斯”軍團的領地,則發生了一場更為徹底的“遷徙”。
孫景輝和他麾下的頂尖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們,直接撤出了那間曾讓他們引以為傲的、堆滿了各種頂級精密儀器的實驗室。
他們的身影,出現在了五十公里外,一座瀕臨倒閉的、屬於上一代技術的28奈米晶圓廠裡。
這座工廠,是未來科技以一種近乎於“慈善”的價格,從一家掙扎在破產邊緣的老牌國企手中收購的。在所有人看來,這就是一堆即將被時代淘汰的、毫無價值的破銅爛鐵。
當孫景輝帶著他的“神之軍團”,開進這座瀰漫著灰塵和失落氣息的老舊工廠時,工廠裡留守的那些老員工,都用一種疑惑、同情,甚至帶著一絲嘲弄的眼神看著他們。
然而,孫景輝的臉上,卻看不到絲毫的嫌棄,反而充滿了獵人發現寶藏般的狂喜。
“就是這裡!簡直是為我們量身打造的!”他撫摸著一臺荷蘭ASML生產的、早已停產的NXT:1950i型光刻機,眼中放光,“我們不需要它有多高的精度,我們需要的是它成熟、穩定、可以被我們肆意改造的開放式結構!”
他將那張由“盤古之心”設計的、名為“工匠之手”的MEMS列印頭設計圖,投放在了工廠中央的大螢幕上。
“各位,忘了我們之前那些關於皮米級精度的瘋狂想法!”孫景輝對著他那群同樣興奮的下屬們,下達了全新的作戰指令,“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降維打擊!是用這些舊世界的、最成熟的矛,去為我們的新世界,鍛造第一批鋒利的劍!”
“把這臺光刻機的鏡頭組給我拆了!換上我們自己的衍射光學元件!”
“改造它的掩膜版系統,我們要用它,在一塊小小的矽片上,蝕刻出數以億計的、擁有獨立控制單元的微型透鏡和能量發射器!”
“從今天起,這裡不再是一家晶片廠!這裡是我們的‘工匠之手’鍛造車間!我要你們在三個月內,讓這座墳墓,重新變成一座能鍛造神器的……火山!”
……
相比於前兩大軍團那熱火朝天的“大興土木”,“代達羅斯”軍團所在的地下超算中心,則顯得異常安靜。
但這種安靜之下,卻湧動著一股更加瘋狂、更加顛覆的暗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