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辟大明,從南洋建國開始

第48章 超過三萬人

鄭明與鄭寬正在談論人口的事情。

鄭家管理下出生的新生兒,為了不讓他們夭折,鄭明專門每月給他們喂一次空間泉水稀釋後的湯藥。

堅持個一年半載,那些新生兒身體得到了增強,夭折的情況應該就會少許多。

這個時代,出生率不低,就是夭折的太多。

營養不良,飢餓,生病等等都能導致孩子夭折。

鄭家管理下,有吃有住,營養有基本的保障,加上服用空間泉水稀釋後的湯藥,今後夭折不大幅度減少就怪了。

“父親,現在浦吧哇和萬明河東岸人口已經不少,可以考慮設縣進行管理。”鄭明建議道。

鄭寬點頭:“這事之前就有商議過,現在時機到了,自然會設縣。

還有坤江東岸的開發應該進行了,以後過來的人,先安排去坤江東岸,先把那裡容易開墾的水田開墾出來。

那些沼澤地,山地,以後慢慢整治。

你弄的種植園,桑蠶養殖園,也可以在坤江東岸弄一些。”

鄭明早有打算,說道:“那邊就比較靠近蘇卡達納蘇丹國了,要安排一部分水師和陸戰隊的人過去駐守。”

鄭寬想了想,說道:“嗯。那邊有一些小的港口,可以讓水師的一些中型戰船停靠,與陸戰隊一樣,各安排一百人過去駐守。”

現在水師人數有一千人左右,陸戰隊有五百人左右。

需要駐守坤甸,松柏港,浦吧哇,以及之後的坤江東岸地區。

坤江東岸,適合開發水田,種植園只能選在靠山,河流少的地方,情況跟坤甸這邊差不多,短時間內能開發的種植園和桑蠶養殖園有限。

安排人的事情主要是鄭明在弄,加上還要新建種植園和桑蠶養殖園,接下來一段時間,他要多往坤江東岸跑。

設定浦吧哇縣和萬明縣後,加上坤甸縣,松柏縣,鄭家現在管轄五個縣,共三萬多人。

……

經過差不多四個月時間,坤甸這邊田間主道路以及交接港口和坤甸縣城的主路,都已經建成水泥路。

現在正在給坤甸田間主道鋪設木製軌道車,有了木製軌道車,以後搬運稻穀就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同時也不需要那麼多牛馬車來拉。

因為地勢平緩,用軌道車裝上一兩噸稻穀,只需要一兩人推一推,就能運走。

等坤甸這邊木製軌道車鋪設完成,就會到萬明河東岸的水田間主道修建水泥路,鋪設軌道車。

松柏港那邊,目前只有碼頭鋪設有木製軌道車,其他地方水田比較少,地勢並不平緩,需求不大。

浦吧哇那邊也差不多,不需要木製軌道車。

不過,這兩個地方的主道正在修建水泥路,方便以後人走,也方便用耕牛,馬匹,拉貨物。

就是時間比較緊,再有兩個多月就是雨季了,雨水多,不方便修路。

還有就是水泥需求暴增後,石灰石消耗太快。

以後還要多從爪哇島或者其他地方買更多的石灰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