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第69章 愛踢球的漢代人

劉毅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把具體規則給做了出來,然後又寫了一份,還特意附上了足球的大致做法,派人給太史慈送了去,讓他同步執行。

他在前世看小說的時候見過,說古代蹴鞠是用豬尿泡充氣加上蒙皮縫製。

劉毅認為這個思路肯定是對的,至於做出來的質量那不能保證了,只能透過不斷改進來解決,畢竟具體如何做他也是不會的。

他在為自己將足球運動引入軍事訓練而洋洋自得,以為肯定能引得太史慈的一番讚歎。

劉毅不知道,其實這是他自己孤陋寡聞。

他穿越過來之後不是在軍中,就是在忙於政務,接收的記憶碎片裡面也對於蹴鞠也只是寥寥數句,讓他知道了蹴鞠現在已有,而不是他誤以為的唐代才出現。

他沒主動表現出來這個愛好,自然不會有手下跑過來說,“明廷,來蹴鞠不?”

所以他對這項運動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

在漢代,蹴鞠哪裡是已經出現這麼簡單?

完全可以說是風靡!

下到平民百姓,上至皇宮貴族,都喜歡這項運動。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把父親劉太公接到長安城的未央宮養老,吃穿用度極盡豪華,終日看歌舞伎樂,但他卻並不滿意,終日悶悶不樂。

原來劉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層,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殺牛之輩,工作之餘的娛樂活動離不開鬥雞、蹴鞠。

於是,劉邦就下了一道聖旨,在長安城東百里之處,仿照原來沛縣豐邑的規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來豐邑的居民全部遷住到新城,劉太公和劉溫也遷住到那裡。又開始“鬥雞、蹴鞠為歡”,這才心滿意足。

有了這個先例在,蹴鞠就開始慢慢風靡到了整個漢朝貴族階層,從此“貴人之家,蹴鞠鬥雞”為樂,一般的人們也是在“康莊馳逐,窮巷蹴鞠”,鞠球變成了古人居家旅行必備娛樂物。

在比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很喜歡觀看蹴鞠運動。

漢武帝在宮中經常舉行以鬥雞、蹴鞠比賽為內容的“雞鞠之會”,寵臣董賢的家中還專門養了會球星——“鞠客”

漢武帝在東部巡狩,封禪泰山之後,意興所致,也喜歡踢上幾腳蹴鞠,還讓文官們寫賦來讚頌自己。

據說漢武帝平定西域後,得了一胡人俘虜,身長善躍,蹴鞠技藝十分了得,“蓋炫其便捷跳躍,帝好而為之。群臣不能諫。”

看來這位胡人很有範巴斯滕的手段,他也許是歷史上最早引進的外籍球員了。

由於蹴鞠運動的興盛,漢代還出現了研究這項運動的專著,漢代曾有人寫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這是漢代最早的一部體育專業書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體育專業書籍。

而且漢朝還出了世界第一狂熱球迷,項處。

名醫淳于意為項處看病,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不聽,仍外出踢球,結果嘔血身亡,這被《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給記了下來,也使得項處成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個狂熱“球迷”。

不僅僅是項處,劉毅不知道,他當作最大潛在對手的曹操,也是個超級球迷。

《魏略》稱有個叫孔桂的,蹴鞠玩的實在太好,“故太祖愛之,每在左右。”

所以,蹴鞠的風潮貫穿了整個漢代,一直到了現在。

四日後,太史慈接到了劉毅的傳書。

足球?

和蹴鞠類似?

蹴鞠太史慈也玩過,而且水平還不錯。

只不過他所玩的蹴鞠踢得是用竹篾編制得空心球,也有少數做工精緻的,會在其中塞上羽毛填實,這種以豬尿泡充氣蒙皮縫製的,卻是聞所未聞。

他對劉毅將這類似蹴鞠的足球引入軍中並且要推廣是半點兒都不驚訝。

漢朝人把蹴鞠視為“治國習武”之道,很早就在軍隊中廣泛展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