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城,兩個月的時間過去,悲傷已經逐漸消散,所有人都開始忙碌著手中的事務,朱棣開始專注處理起國事。
皇宮之內,朱棣叫來了朱高熾與朱高燧。
“老大,老三,你們說說,老二會選擇回來嗎?”
朱棣雙手插手,目光注視著低著頭的朱高熾與朱高燧。
而朱高熾與朱高燧聽到這個問題,朱高燧在糾結該怎麼說,朱高熾在想著朱棣想要做什麼。
大漢的訊息,他們還是之前知道的,後續沒有更多的訊息傳來,哪怕是一個月前回來的鄭和,回來時也沒有經過大漢,他們對大漢,更多的還是陌生。
其實徐妙雲崩逝,朱高煦回來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起碼在他們兩人眼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但如今朱棣特意這樣問,兩兄弟都認為這事不再簡單了。
良久,朱高燧率先開口。
“爹,老二會回來的,娘去世,哪怕老二路途偏遠,但也會回來。”
朱高熾也緊隨其後出聲。
“爹,我也以為老二會回來,百善孝為先,娘去世,老二不可能不回來祭拜。”
朱棣就這樣看著兩人,沒有說話,良久,驟然轉身,緩緩出聲。
“你們都不願意說實話了啊,我們是父子,什麼時候隔閡這麼深了?
我再給你們一次機會,我要聽真話。”
朱棣話音落下,朱高熾與朱高燧徑直跪在地上,絲毫不敢抬頭。
朱高燧承受不住壓力,率先惶恐開口。
“爹,二哥回來的機率,肯定有,但不來也有....爹,二哥會回來的!”
朱高熾聽著朱高燧說的話,暗中用手錘了朱高燧一下,朱高燧才驟然改口。
朱高熾緊接著道:“爹,老二會回來的,我相信老二!”
朱高熾很清楚,無論真話假話,此刻必須得是真話,且要和前面回答的意思一致。
徐妙雲去世這兩個月,朱棣的改變有些大,朱高熾都看在眼裡,尤其徐妙雲最為看重他們兄弟三人之間的和睦相處,現在就開始說朱高煦的壞話,這不是茅坑裡麵點燈籠找屎嗎?
朱棣轉身看了兩人許久,最終一聲輕嘆。
“罷了,我相信你們。”
“老大,你下去,傳詔讓位於大漢邊地的大軍進入戒備,另外從山東抽調五萬前往,聲勢要浩大,對外宣稱十萬軍。
同時讓浙江沿海之地加強防範,增調水師,晝夜加大巡洋力度!”
朱高熾與朱高燧頓時瞳孔一縮,忍不住抬頭驚恐的看了朱棣一眼,隨即很快低下頭去。
兩人心中此刻無比驚駭,更是感到頭皮發麻,朱棣這個動作,是要做什麼?是要對朱高煦動手?還是朱高煦要對大明出兵?
一個大明太子,一個大明趙王,如今對這些訊息絲毫不知情,更是完全不清楚朱棣這樣做,究竟是在做什麼,難道只是為了逼迫朱高煦?
兩人心頭驚駭的是,在如今朱高煦並未犯錯的情況下,朱棣竟然有對朱高煦動手的跡象,要知道朱高煦可是朱棣的兒子!
今日朱棣能對朱高煦動手,不念父子之情,他日朱棣是不是也會對他們動手?
這一刻,兩個人都怕了,兩人都怕那樣的情況發生。
朱棣看著兩人都沒有離去的意思,彷彿是在醞釀什麼,是要下定什麼決心一般,內心欣慰一笑,但臉上卻是無比肅然。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你們是不是覺得我要對自己的兒子動手?
呵呵,咱在你們心中,就是這樣的人,這樣的父親,這樣的皇帝嗎?”
“兒臣不敢!兒臣從未這樣想過,肯定是老二做了什麼事讓爹生氣了。”
朱高熾與朱高燧哪怕醞釀了一會,但在朱棣的這番話下,當即被打破,直接將朱高煦扔了出來。
朱棣平靜的神情沒有絲毫變化,嘆聲道:“此事還不便告訴你們,你們只需要知道一點,我朱棣,不會對自己的兒子動手!下去吧!”
朱棣也怕這兩人多想,給兩人一個定心丸。
朱高熾與朱高燧聽到這裡,一顆心也是落了下來,只要不是這樣就行,其他的,他們都能接受。
待兩人下去,朱棣一個人靜靜的思考著,臉上卻是浮現出若有若無的笑意。
至於朱棣為什麼這樣做,就是因為三日前從大漢送來的兩封密信。
是的,從大漢送過來,一路暢通無阻,直達朱棣手中的密信。
經手的人全程保密,沒有被任何人知曉,哪怕朱高熾這個大明太子,都沒有半點風聲。
這兩封密信,一封說的是朱高煦調集了五萬軍秘密前往大明邊地,為了保密,都是以商隊或者其他形式,以及暗中行進抵達。
另外一封密信,則是說的朱高煦讓各地進入防備狀態,抽調大軍秘密進入漢京,同時又再次招募五萬人入軍,並且集結水師,同時會讓一支精銳軍以商隊的形式進入大明。
不過在第二封信中,還說明了如今大漢已有軍三十多萬。
大漢實際兵力,遠遠不到三十萬,而在信中卻是這樣出現了。
而且這兩封密信,說明的都是大漢的絕密訊息,也就是除了大漢核心圈層,其他人都是沒有資格知道的。
朱棣看著這些訊息,最初的時候其實是震驚的,他沒有想到朱高煦竟然這麼有魄力,這麼果決,且大漢的兵力居然這麼多?!而且還向大明派出了一支精銳軍?
朱棣當時的第一想法,就是朱高煦膽大包天,想要學他靖難了,想要率軍攻入大明,自己來一次奉天靖難。
但很快朱棣就排除了,因為原本的安南,根本不可能養得起這麼多大軍,且哪怕有三十多萬軍,朱高煦想要從那個地方發起靖難,也不可能會成功。
而朱棣卻是因為朱高煦的這些動作,確定了朱高煦的動向。
在確定朱高煦不是為了真的要攻入大明,而是為了自保時,朱棣反而是笑了。
這份魄力,敢做這樣的事情,也不愧是他的種,當初的他,何嘗不是像朱高煦這樣,勇於抗爭呢?
至於三十多萬軍的訊息,朱棣只有皺眉,他已經在懷疑,寫這封信的那個人,到底還能不能信了。
朱棣現在只有期待,他是越發的期待了起來,他很想看看,在朱高煦知道這些訊息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表情。
想著這些,朱棣的笑容越來越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