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隨身攜帶物流園

第583章 揣著金碗去要飯

“我還記得1973年的那次北歐四國巡展,光是第一站丹麥的門票收入就高達五萬四千刀。”

回想過去,餘建仍然記憶猶新。

不過冷不丁的被江澈問到這個問題,難道說江澈是想讓故宮的文物走出去,到國外辦巡展?

巡展時間不用太長,可門票收入卻很可觀,確實是個好辦法。

“我的天吶,怎麼又轉到門票上了,就那麼點門票夠幹啥的。”

“那你想說什麼啊?”

聽到江澈否定巡展,整的餘建不會了,瞪著黃豆眼,吧嗒吧嗒的瞅著江澈等待他的解答。

“門票賣的再多,能有周邊賺的多?”

“你出國那麼多次,沒見到國外的電影院除了售賣電影票,更多的還是售賣電影的周邊!”

和這種半管理半做研究的同志聊天是最累的,腦袋裡感覺除了相關的知識,其他都是空的。

“我也想啊,可是你看看‘服務部’,好些小貓兩三隻,好多時候都沒有人。”餘建委屈道。

“就這你還委屈上了?”

“你看看店內賣的是正常貨嗎?”

仿製的三彩,無論造型還是色調都比外邊做得地道;二是用廢棄的金磚鑿制的硯臺。故宮大殿裡墁地的金磚泥料細膩,燒製講究,都是當年費時費力精製而成。用金磚做的磚硯,外面套上一具隨形的硬木硯盒,還真有幾分澄泥硯的味道。

另外修復廠仿製的古畫當然也好,像展子虔的《遊春圖》和顧閎中的《夜宴圖》,還有鄭板橋的‘竹子’和宋人的‘山水’,那都是幾可亂真的功夫,但價錢嚇人,掛在那兒都快成鎮店之寶了。

這些商品當然都是好東西,可卻表錯了情。

什麼是‘外賓服務部’,說白了就是接待外國遊客的商店,裡面只收外匯券。

可這些老外哪裡懂這些,當然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國人懂這些,知道是故宮裡的老師傅製作,也想買,可他們卻沒有外匯券,也只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這就像別人常說的,選對賽道比努力更加重要。

“那您說這裡該售賣那些產品合適?”

聽了江澈的解釋,餘建這才恍然大悟。

之前看到老外進進出出都是空著手,餘建還在心裡暗罵這些老外不懂好東西。

現在才醒悟,文化不同,自然選擇也各不相同。

他們只是一幫文化工作者,也沒個明白人幫他們參謀,店裡賣的產品也都是想當然掛上去的。

論到產品的售賣,眼前這位可不就是行家嘛,還是全球頭一位在電視上進行全球直播的牛人。

想到這裡,餘建兩眼冒光的看向江澈。

“這裡的好東西啊,我看您還是另外找一個門簾整一個小店兒,要麼是針對港澳臺和海外的華人同胞售賣,要麼就是對內銷售。”

“反正都是賣錢嘛,只要有顧客買走就成,何必進行篩選呢。”

“對於歐美的遊客我的建議是製作一些民俗產品,亦或是能夠代表故宮的手工製品。”

“再說到剛才的話題,咱們單位那麼多好手藝的老師傅,只要找到老外們喜歡的產品,還能愁銷路了?”

“只怕啊,製作的速度跟不上銷售的速度嘍。”

“甭管是摺扇,亦或是前朝的服飾,這幫老外肯定狂買。”

“相信我,老外們好這口。”

相比這個時代的土著來說,江澈可比他們多了幾十年的資訊差,當然知道歐美人的喜好。

“咦,這到是個好主意。”

確實,好東西自然遇到欣賞它的人才能賣上價格,賣得動。

歐美人不懂水墨畫,不知瑪瑙翡翠的文化,但是華人懂啊。

特別是江澈的那句‘只要能賣掉,管他誰買走。’,這個給他開啟了思路。

就在餘建思考的時候,江澈卻突然否定了剛才的建議。

“剛才的主意不是挺好的嘛,怎麼又不行了?”

“不是不行,而是感覺剛才的不成體系。”

“我又細想了一下,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有些不符合故宮的氣質。”

“咱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你等等,我再好好想想。”

不多久,江澈便和餘建說出了最終的方案。

江澈剛剛還說‘只要能賣掉,管他誰買走。’,可轉頭又說要弄‘洋人館’、‘華人館’、‘國人館’這不就又把自己關起來了麼。

剛剛江澈就是在思考,為什麼要設立這些館,何不如直接融合成‘遊客服務部’,對產品做好價格定位,面向所有遊客開放。

想到面向所有遊客開放,江澈想的更深入了一些。

遊客走了這麼多路,肯定又渴又累,為何不在裡面開設供遊人休息、吃飯等服務大廳。

這裡可是故宮,全完封閉的場所,獨一家的買賣怎麼可能不紅火。

聽完,餘建拍案叫絕,連連說佩服。

回想自己以前帶著老婆孩子到外面遊玩,裡面的小賣部都人擠人,人挨著人,想買瓶飲料解解渴都要排好久的隊。

自然對江澈這個升級版的‘服務部’十分認可。

可是下一秒,餘建又愁上心頭。

故宮裡一千多名職工,要是說到手藝,那是一個不服一個,可說到做生意,這些傢伙往後抽身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

無人可用,再好的點子也成不了事。

再一個,按照江澈這種佈置操作下來,想要搞好可是要花不少銀子。

這個月職工們的工資還是上級部門給的救濟,哪裡有餘錢做新的投資。

“哎!!!”

餘建現在深刻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真是,沒辦法的時候愁,現在有辦法了也讓人犯愁,這叫一個什麼事兒!’

“怎麼又嘆氣?”

“不滿意?”

“也是,這裡可是以前的皇宮,總不能太商業化,有些不太符合這裡的氣場。”

“老餘,別急哈,我再想想有沒有別的辦法。”

見到餘建嘆氣,江澈還以為是自己的辦法不夠好。

琢磨了一下,太商業化了和故宮有些不搭,於是又埋頭苦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