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我們之前浪費了三年的時光,可好在,咱們及時的發現了問題,還能夠在第一屆學生們畢業之前彌補一二。”
“以下是我和錢校長擬定的舉措,大家聽一聽是否可行。”
“第一...”
眼見時間一點一滴要浪費在搶‘黑鍋’之上,江澈緊忙打斷眾人,掏出手稿就要念。
“我打斷一下啊,這些計劃都是江校長一人的功勞,我可沒有參與到一點。”
“我也比你們早十多分鐘才知道計劃的內容。”
“江校長,咱們做老師的更要講究實事求是,你怎麼能給我戴高帽子呢。”
“呵呵...無功我可不受祿。”
“江校長您繼續。”
這件事裡裡外外都是江澈一個人在忙活,錢校長怎麼會居功。
按理說,在這麼多校領導的面前,江澈哪怕說錯話,錢校長都不應該當著大夥的面兒說他,這不是讓江澈這個副校長難堪麼。
但是錢校長現在這麼做可不是折損江澈的面子,相反他這是給江澈養望。
待時機成熟,他就要主動請辭,扶江澈上馬。
要不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做‘河嶽’校長,可以讓‘河嶽’走的更穩當一些,他早就退位讓賢了。
“您老還這麼見外。”
江澈明白錢校長的用意,眼眶微紅、聲音有些哽咽的接了一句。
“咳!~咳~咳~”為了忍住,江澈故意咳嗽了兩聲,這才繼續說道:“我先拋磚引玉,如有哪裡不對的咱們再討論。”
“第一:成立‘研學社’!”
“學校將聯合國內‘京汽’、‘第二汽車廠’、‘彭城汽車製造廠’、‘島城汽車製造廠’、‘211電子’、‘308研究所’、‘廣州白天鵝賓館’、‘東方廣場’...”
“湘江‘未來製造’、‘未來房產’、‘東興船舶’、‘一號碼頭’、‘無線電視臺’、‘邵氏兄弟’、‘華美’...”
“阿美‘小靈通銷售’、‘艾美商貿’、‘AMC’、‘MYstore’、‘SBC廣播電視臺’、‘波塔’...”
“涉及衣、食、住、行、電子科技、船舶航運等多領域,上百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組成產學研聯盟。”
“所有在校學生自動轉為‘研學社’社員,每位學生每學年最少參加一次學研活動,活動時間1~2個月不等,視具體情況為準。”
“實際參與地點與個人積分掛鉤,詳情參考附①。”
“注:‘研學社’開展的所有活動所涉及一切開支,將由學校全額支付。”
“第二:即日起學校將邀請國內外各界名流來校講座,首批邀請名單如下:AMC董事長:羅伊·查平,無線電視臺董事長:邵逸夫,211電子研究所所長霍德益...”
“第二批邀請名單各位同學可在以下名單中投票選取(如有未在名單中,可另外票選,學校將盡可能邀請)。”
“第三:除原有必修課,將新增‘三生教育’為必修課,課程內容詳見附②。(此課程計入學分。)”
“好!”
“江校長不愧是江校長!這麼精妙的方案都能想的到!~”
話不說不明,理不說不清。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原生家庭會給一個人的一生帶來這麼大的影響。
特別是一些老專家、老教授們現在才明白,為什麼高考能考那麼高分數的省市狀元們在學業上能夠占主導地位,可到了實際動手或是日常接觸上都不如其他的學生。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也著急。
就像錢校長所說一樣,如果將大山裡的孩子們這些缺失的條件補足,他們會不會發展成‘錢校長二代’、‘江校長二代’?
可這些缺失的條件是從小就缺失的,說句難聽的有些事情已經養成了下意識的習慣。
和城裡孩子相差的認知,這個很好解決,多見見世面。
可與城裡孩子相比缺失的自信心該怎麼彌補?
這是心靈上的缺失,別說他們只是教師,就算是玉皇大帝來了,都不一定能夠做的到。
就在臺下眾人一籌莫展,摳著腦袋也想不出如何解決,江澈把他的方案拿了出來。
聽了江澈的辦法,眾人頓時眼前一亮。
即便不用江澈解釋,他們也明白成立‘研學社’的目的,就是為增強學生認知的產物。
學校現在還組織學習成績優秀,積分排名靠前的學生到國內外知名企業參與培訓,‘研學社’就是這項活動的加強版。
受益群體由之前的一小撮,變成一種普惠的活動。
他們剛才關注的是農村和城市孩子的認知偏差,卻沒有考慮到國內和國外的差距。
如果說農村和城市孩子的認知偏差是0-1的距離,那麼國內和國外有些方面的差距可能會達到1-10。
有了‘研學社’,不僅可解決農村孩子們的認知偏差,連帶著城市孩子們也一起提高。
而且,到了國外所有人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就不會出現‘某某某我知道,你們這群沒見識的’這種高人一等的心理,也有利於學生們團結。
‘研學’二字,肯定不止學習,還要親自上手研究,這也有助於孩子們重塑信心。
此謂一舉多得!
好得不能再好的辦法!
第二條也很簡單,邀請國內外名流講座也是有效增強孩子開拓眼界,增強自我信心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
只是第三條的“三生教育”,眾人就有些犯迷糊了。
‘三觀’他們倒是知道,‘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這個“三生教育”是什麼?
“三生教育”是指在學生中實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透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識和行為過程。透過整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力量,激發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