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三十結婚生兒育女,時間就會過得特別快,何雨柱深有感覺,不知不覺時間來到了1978年。
年底在電視上看到國家討論是否要改革開放,何雨柱跟婁曉娥商量後果斷辭了軋鋼廠的工作,這事不但在軋鋼廠引了起了鬨動,就連四合院內也是一片譁然。
何雨柱今年不過43,在官場上正是黃金和急速上升的年紀,十年裡累計的人脈以及做飯時交好的領導,只要自己不犯錯,道路不曲折、前途很光明。
大領導知道此事後特意把何雨柱叫到他家裡詢問了他的想法,他並沒有向其他人那樣批評、勸解、謾罵,而且耐心聆聽。
“畢叔,您知道做官並非我所願,我呢也深知自己不是那塊料,我就一廚子,那些年吧時代裹挾,還有就是勾心鬥角太累了,第一次做人如果可以我想活的輕鬆一點。”何雨柱如是解釋。
畢叔笑罵,話語中帶著調侃。“具我所知,除了看門的老秦頭,軋鋼廠沒有比您老更閒的人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是在辦公室摸魚,就是到處溜達。”
哪個狗日的打我小報告,在別人那裡何雨柱無所謂,在畢叔跟前他還是要點臉的,有些事能幹但堅決不能認,何雨柱假裝急眼跳腳大罵:
“誹謗阿誹謗,他們誹謗我,他們在誹謗我!”
裝戲精的同時何雨柱不忘觀察畢叔的反應,見他一副我靜靜的看著你表演的樣子,何雨柱嘿嘿傻笑了坐下企圖矇混過關。
“不演了,這麼大的人還跟個皮猴子一樣。”何雨柱沒來及說話畢嬸笑眯眯插了句:
“別說,演的還真不錯。”接著對畢叔說:“你說把傻柱推薦到文工團專門演猴如何?”
“我看不錯,這上跳下竄的樣子一看就不像演的。”“我記得”“對對對,那回”“...”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說個不停,何雨柱舉起雙手做了某國軍禮:“停停停,二老別唸了別唸了,俺老孫頭疼。”
“哈哈哈。”
“笑了就好。”畢嬸說完起身離開,不忘交代何雨柱,“傻柱你有空多來看看你畢叔,也就你最能逗他開心。”
“好的嬸,正好我這段時間閒著,每週都過來給畢叔做飯。”
“行,你爺倆聊,我去菜場看看有沒有新鮮的菜。”
玩笑開了,該聊正事了,何雨柱先開口:“國家現在不是在討論改革開放的事嗎,我打算下海自己開飯館,您知道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大領導有心考驗何雨柱,“柱子你怎麼能確定國家一定會改開呢,我還沒聽到確切的訊息。”
“討論。”何雨柱來畢叔家之前想好了說法,“這個詞兒是關鍵,電視裡說在討論,說明此事已經定下,只是如何實施,在哪實施,這些可能還沒有商議出結果。”
畢叔點點頭,表揚道,“行,這十來年沒白乾,能看懂新聞聯播了,既然你已經看出來了,我就跟你說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