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

第73章 為蒼生

瀋陽淪陷後,隨後兩日緊接著遼陽告急,遼東都司衙門令張神武火速援救遼陽,加急快馬一到,張神武立刻整兵出發,秦良玉要求發石柱兵與張神武同行,卻被對方拒絕了。

“軍令寫得明明白白,是叫我去援救遼陽,與石柱軍無關。”張神武是個四十多歲,一絲不苟的中年將領,話從他嘴裡說出,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味道。

“張將軍,還請你准許石柱軍同行!”這兩日的秦良玉因為悲傷而憔悴了許多,可是求戰的神情依舊堅定,“將軍麾下只有標營四百人,石柱軍卻有三千人,多一個人,遼陽便多一分守住的希望!”

“你們石柱白桿兵在渾河那一戰已經打出威風來了。本將知道,你石柱軍三千五百人去,只剩不到兩百人生還,如此忠勇,無可指摘。如今遼陽危急,本將如何好再將石柱健兒拖入戰火?”

“莫要跟去遼陽了,好好守住山海關吧。”張神武悽然一笑,“若是局勢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你們便是中原的屏障。”

說罷,張神武帶著手下四百家丁向遼陽方向開去。

......

呂渙真醒來之時,已經是正午時分了。他將何三妹、張鳳儀、李鳳娘、梁金花和袁殊五人聚集到一起,商議接下來的行軍對策。

在一名墩軍的房間裡,袁殊搜到了一張簡陋的遼東地圖,該名墩軍應當是這個火路墩的管隊,慌亂之中逃跑時,並沒有帶走這份對他無用的遼東地圖。而對呂渙真一行來說,這份地圖對不熟悉遼東的他們卻十分有用,此番議事,都是圍繞著這份地圖展開的。

“按照這份地圖的位置,咱們應當在此處。”袁殊在地圖上指了指,“離威寧堡不遠,咱們可以抵達威寧堡後,稍作補給,然後順太子河而下,返回遼陽。”

“遼陽回不得!”呂渙真搖頭道,“韃子攻陷瀋陽後,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遼陽,咱們這麼一回去,正撞上韃子大軍,豈不是自投羅網?”

“再說了,韃子全力攻擊遼陽,幾日內遼陽必將淪陷,我軍若是此時往西行進,只怕凶多吉少。”

“小娘子,你是說,韃子幾日內就能拿下遼陽?”袁殊頗有些不相信,堂堂大明遼東都司所在的遼陽城,豈是那麼容易被野人所攻陷的?

“你別不信,你是進過遼陽城的,好好回想一下,你覺得遼陽本地的遼軍,能抵禦得了韃子攻城嗎?”

這一句話算是問到袁殊心坎上了,遼兵的怯懦之態還歷歷在目,他怎麼也無法相信這樣紙糊的的軍隊能抵擋得了如狼似虎的八旗兵,當下就把疑問嚥進了肚子裡。

看著地圖,眾人的呼吸急促了起來,遼陽沒了,遼東便失去了所有屏障,那麼遼東半島,金州、復州、海州、蓋州四衛必定也難以堅守,如此以來,整個遼東半島便要......

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群山中走出的野人,竟然已對遼東半島成鯨吞之勢!

“那麼依小娘子的意思,咱們該往何處去?”

“先往威寧堡稍作休整,然後......”呂渙真用手指堅定地戳在地圖上的一點,“咱們往鎮江去!”

鎮江,是大明與朝鮮邊境的一座要塞,坐落於鴨綠江邊,與朝鮮的義州隔江相望。由於與後金的距離更近,此時的鎮江是否已經落入後金之手,還尚未可知。

“去那麼遠的地方?”袁殊大吃一驚,鎮江距離大明腹地十萬八千里,反倒是離朝鮮和後金更近,如此邊疆苦寒之地,況且還不知道是否已經落入韃子手中,去那裡作甚?

“既然往西走是死路一條,那咱們索性便往東南去!”呂渙真解釋道,“一旦遼東半島落入韃子手中,鎮江是韃子的後方,咱們若是能佔領鎮江,就是在韃子的背後插了一把刀子!”

“渾河一戰,咱們石柱軍戰死了那麼多弟兄,你們難道就甘心這樣撤回四川嗎?我要帶領將士們插到韃子的背後去,哪怕同樣是個死,我也要攪得韃子後背長瘡,流膿不止!”

慷慨陳詞一番後,呂渙真按住桌子,銳利的眼神掃過在場的眾人。

“有誰願意跟我走的?”

“我幹了!”張鳳儀最先發言,“若是就這麼撤回四川,咱們不知何時才能再回遼東、為戰死的將士們報仇了!”

“我也幹了!”袁殊第二個表態,“楊大哥和沈管隊都死於韃子之手,我與韃子勢不兩立!”

“幹了!”“幹!”“幹!”

一個關係到千萬人命運的決定,就這樣在一座小小的火路墩中被決定下來了。看著眼前夥伴們激動又信任的眼神,大敗之後的呂渙真頭一次感到,前方的道路並不是完全昏暗的,人還活著,事情就還有轉機!

屈辱要被洗刷,仇恨要被清算!歷史,從這一刻開始必須要被改變!

為遼東萬民!為天下蒼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