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

第72章 遼陽失陷

“末將石柱馬祥麟,見過袁大人。”一員少年將軍朝著袁應泰行禮道。他的鎧甲被砍出一個大豁口,左手的環臂鎧被扯下了半截,肩膀受到了貫穿傷,頭盔也不知哪裡去了,頭髮被凝固的鮮血粘成一塊一塊的。只有血紅的眼睛,才能讓人辨認出他還是個活人。

“馬祥麟,陳策總兵呢?戚金、張名世、童仲揆和周敦吉副總兵呢,他們怎麼樣了?”袁應泰焦急地問道。

馬祥麟慘然一笑,回答道:“戚金、童仲揆、周敦吉和張名世四位副總兵全部戰死,陳策總兵率一千浙軍向北突圍,不知去向。”

“活著的,都在這裡了。”

當下,馬祥麟把援遼大軍如何死戰,如何被困南岸,又如何分三路突圍的情形全部告訴了袁應泰。對方聽得渾身顫抖,也不顧忌自己遼東經略的形象,痛苦地蹲在了地上。

瀋陽是徹底落入敵手了,還賠進去了四川、浙江千里迢迢趕來的援遼精銳,四位副總兵全部陣亡,總兵官陳策生死未卜。更危險的是,瀋陽一失,遼陽門戶洞開,韃子下一個目標肯定是遼東都司的所在地遼陽。失掉瀋陽本就是天大的罪過,若再失了遼陽——只怕是傳首九邊也不為過了。

“援遼將士們......都辛苦了。”良久,袁應泰才站起身來說道,“我當上奏朝廷。為所有將士們請功。”

“請功,請個麻賣皮的功!”馬祥麟憤怒的罵道,“我們不要請功,我們要報仇!”

“我們要報仇!我們要報仇!”身後疲憊的軍士們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紅著眼齊聲吼道,連城牆上的遼陽守軍們甚至都被這樣的聲勢嚇了一跳。

若是遼陽城中都是這樣忠勇的軍士,何愁遼事不定啊。想著這些川浙軍將士們戰死沙場的模樣,袁應泰不禁流下了熱淚。遼陽救援不力導致援遼大軍幾乎全滅,身為遼東經略的他必須要為這一萬條生命負責。

“仇要報,功也是要請,一碼歸一碼。”袁應泰擦乾眼淚道,“所有物資,我們遼東都司來準備,今夜請貴軍在遼陽城外紮營暫歇,明日再撤往廣寧吧。”

凌晨時分,北路軍唯一倖存下來的川將周世祿帶來了北路軍全滅、總兵官陳策戰死的訊息,整座遼陽城都陷入了不安的沉默中。

早晨,送走了馬祥麟等一眾潰兵之後,袁應泰看著他們西去的身影,低頭沉默了許久。

上任遼東經略以來的種種舉措,可以說隨著瀋陽的陷落宣告全部失敗了。瀋陽城的百姓被韃子擄掠屠殺、援遼將士們死戰殉國,自己要怎樣才能償清這份罪過?袁應泰做官的初衷是造福百姓,如今卻被這千萬條人命的血債,壓得喘不過氣來。

自己崇尚以仁平天下,可是對遼將的仁卻令他們對命令陽奉陰違;對遼軍的仁令遼陽城中的守軍聽聞八旗軍即將到來,紛紛算計著如何逃跑;對蒙古、女真降人的仁令軍中擁有比例不小的異族士兵,眼見八旗軍就要到來了,只怕這些異族軍士當中,打算獻城投降的大有人在。

前半生懷揣的所有理想,都在這遼東大地上支離破碎,岌岌可危。一向以兼濟天下為己任的袁應泰,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我袁應泰,是個好官麼?

兩日後,八旗兵臨遼陽城下。袁應泰親自率軍出城列陣迎敵,卻被努爾哈赤用楯車偷襲西門得手,城中蒙古、女真降兵趁機制造混亂,八旗兵沒有多費力便殺進了遼陽城中。

當袁應泰得到急報,獲知八旗軍已經入城後,他急忙返回城中,打算組織巷戰,卻發現遼陽城中的大戶們正簞食壺漿,在道路兩旁熱烈歡迎著八旗軍入城——原來這些大戶們早就暗中與八旗有過勾結了,袁應泰當初好心免了他們的賦稅,最終卻白白便宜了自己的敵人。

八旗入城,本就士氣不高的明軍作鳥獸散,李秉誠、姜弼、候世祿、麻承宣、趙率教諸將逃向廣寧方向,梁仲善、楊宗業二將戰死,遼陽東西二門俱陷,八旗佔領全城只是時間問題了。

絕望之中,遼東經略袁應泰仍然沒有忘記自己與遼東共存亡的誓言。在城外明軍潰散、城內喜迎八旗入城的怪異氛圍下,這位有著遠大抱負的儒家書生,留下遺書後,在瀋陽城樓上**而死。

至此,大明苦心經營的瀋陽、遼陽二城在極短的時間內全部落入後金手中,整個下遼河平原已經失去了所有護衛的屏障,遼東大地,將徹底成為八旗肆虐的修羅場。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