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

第240章 必要之惡

當尚可喜拎著車銀學的頭顱返回義州城下時,東江軍正要開始強攻。

“呂小娘子!”尚可喜策馬奔到呂渙真身邊,“牆頭上那車銀學是王均穿著官服假扮的!這廝自己卻打算偷偷從西門溜走,卑職追上去將他砍死了,有頭顱在此。”

“車銀學已死了?那倒是省了大事了。”呂渙真看了一眼那表情猙獰的頭顱,“可喜,你拿著這頭顱去城下,叫軍士們都鼓譟起來,爭取兵不血刃地拿下義州。”

“卑職遵命!”

不一會兒,將士們紛紛開始大叫“車銀學已死”,牆上朝鮮邊軍們伸頭望去,真真切切地看見了尚可喜手中那顆血淋淋的頭顱。於是牆頭上肉眼可見地發生了騷亂,且愈演愈烈,很快變成了兩夥人劍拔弩張、拔刀相向。

見此情形,呂渙真能猜到,肯定有一部分朝鮮邊軍見車銀學已死,不想自己也落得此下場,因此要開門投降,而以鎮守王均為首的另一撥邊軍,主張殊死抵抗。兩撥人各自都是為了活命,竟幾乎在城頭起了衝突。

不一會兒,義州城門竟自己開啟了。原來是主張投降活命的那一撥邊軍數量更多,他們搶下了城門的控制權,隨即開門以示投降。

“恭迎天兵入城——”開門的朝鮮士兵高喊一聲,隨即匍匐在道路兩側。呂渙真一聲令下,麾下大軍如潮水般地湧入義州城。

如此一來,平安北道便被握在東江鎮手中了。東江鎮所掌握的人口和資源,都將數倍於之前。這一切,都將成為東江鎮接下來抵抗後金入侵的重要底牌。

如同鐵山和朔州一樣,東江軍入城後,一部分肅清殘餘的抵抗力量,另一部分封閉府庫,儲存好此地官衙中的戶簿、稅簿等資料。還貼出諺文寫成的告示,張榜安民,以防騷亂髮生。

而王均帶著為數不多忠於自己的屬下,退入了自家宅邸做最後頑抗。終於也在黎明前被剿滅。當太陽昇起時,義州城已恢復了往日裡的平靜,只是大街上多了許多軍士巡邏。經過昨日一夜的變故,大部分本地居民還不敢隨便上街。

幾日後,應呂渙真的召喚,許纓從東江島趕到了義州。

“妹妹可知道,自從朝鮮王京動亂以來的這幾日,咱們民政部可是沒日沒夜地在轉。”二人見面後,許纓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光是鐵山周邊的諸多事務,咱們手裡的人已經不夠用了,現在是整個平安北道……唉,妹妹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原本只是母親身邊一個管糧秣賬簿的侍女,如今卻要我管這幾乎一州之地,實在是難為我了。”

“不止姐姐,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呂渙真笑道,“當初在秦將軍手下時,我也不過領著紅字營三百人而已,如今東江軍的人數卻已經要上萬了。我也頭疼接下來要怎麼指揮這麼大一支軍隊呢。”

其實自從東江鎮成立以來,所有事務,都在不斷挑戰著他們的能力上限。軍隊的規模,土地的面積,百姓的數量無不以驚人的速度在增加——須知從東江鎮設立到今天,也不過兩年時間而已,而東江鎮已從一支破衣爛衫孤軍,變成了今日坐擁平安北道數十萬人口的一方軍鎮。

可是,如何消化這麼多的資源卻是個大問題。現在已經是九月,後金年底就要入侵,想要將整個平安北道的資源全部整合到民政部的管理下,時間遠遠不夠。

必須想個法子。

“民政部肯定要擴員,韃子來犯迫在眉睫,咱們已經沒時間了。”呂渙真說道,“當務之急無非四件事,一是練兵,二是軍械,三是防務,四是糧草。”

“咱們所見一致。”許纓點點頭,“打造軍械是工造司的職責,我們可將整個平安北道的工匠們都集中到平虜礦去,讓宋先生他們安排,想必能提高不少產量。至於糧草,現在正是秋收時節,不論是朝鮮百姓還是漢人百姓,此時都應該在搶收了。”

“這我知道。百姓們按天時務農,自然不需要要我們來督促……只是有一件要緊事得做。”

“妹妹所言何事呢?”

呂渙真嘆了一口氣:“徵糧。”

許纓聞言一愣,隨即從椅子上站起身來,不可思議地問道:“你說的徵糧是什麼意思,咱們東江鎮前兩年不都是按照收五稅一的成例來讓百姓繳糧麼?”

“對,但是今時不比以往,韃子即將入侵,最需要糧草的是東江軍將士們。”呂渙真無奈地回答道,“況且咱們兵力不多,只能集中在朔州、義州和鐵山三座城中,對於外面的廣大農村,我們無法保護……我不想到時候這些朝鮮村落,成為韃子們的糧草來源。”

“那,你要徵多少?”

“東江鎮的漢人百姓,徵收所有存糧的一半,家中有在東江軍中服役,或是平虜礦中做工的,可以豁免。”呂渙真回答道,“朝鮮百姓,徵收所有存糧的三分之二,家中有人在邊軍中為東江鎮效力的,或是在平虜礦做工的,可以豁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