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皇宮中
十幾日後。
漢主劉禪正在用膳,忽聽近臣報道:“陛下!陛下!丞相長史楊儀求見,稱丞相有緊急軍情稟報!”
“楊儀?他在前線相父身邊效力,怎麼會突然返回成都?必是軍情緊急,相父派他當面奏報。國事要緊,讓楊儀在正殿稍候,立刻派人去召喚尚書令蔣琬、董允、鄧芝、郭攸之、向朗、向寵、張紹、麋威、陳震、李福等人入宮議事!”劉禪忙令人撤去餐食,入室更衣。
此時的劉禪,年紀二十七八,在近侍大臣董允、蔣琬、郭攸之的循循教導下,變得性情溫良、知人善用。
劉禪個人才能雖不高,然而他豁達從容,氣量如海,秉承了父親昭烈皇帝劉備的恢弘大氣。
對於諸葛亮,劉禪可以說是孝順如子,視若親父,始終如一,完全沒有歷史上很多皇帝那種忌憚權臣的本能,對於諸葛亮完全信任,因此才能讓蜀漢舉國一心,不生異同和間隙。
過了一會兒,眾臣齊聚於殿內,望見楊儀,都大惑不解。
漢主劉禪從內殿轉出,坐定後問道:“楊長史,相父身體可好?”
楊儀跪拜回答:“臣拜見陛下,吾皇萬萬歲。丞相自五丈原得神醫救治以來,身體日益康健,已無大礙,望陛下寬心!”
劉禪點了點頭,笑著說:“楊長史請平身。相父雖然智絕天下,畢竟年邁。為興大漢,常年領兵在外,未嘗享一日清福,朕每次想到這就常常愧疚。自從聽聞相父染病,朕日夜不寧,每日焚香禱告,恨不能親臨前線探望。如今幸好相父得以康復,這是天佑大漢。希望回告相父,請他珍重身體,切莫再讓朕擔心!”
“陛下對丞相,關切之深,令人動容,臣必將陳情轉達。陛下,丞相此次派臣前來,是有緊急軍情!”楊儀趕緊轉入正題。
劉禪眉頭一緊,問道:“到底是何緊急軍情,快快道來!”
楊儀不緊不慢地說:“魏主曹睿,冊立幼子為太子,隨後舉傾國之兵,親率大軍圍攻洛陽。丞相命臣傳話,請陛下延緩遷都事宜,並派兵增援。”
劉禪聞言大驚,“魏軍此來陣勢如何?”
楊儀不慌不忙地說道:“魏軍兵分五路,號稱百萬,夾攻洛陽。
第一路,司馬懿之弟司馬孚、司馬望父子由鄴城起兵,攻打洛陽北面孟津關渡口;
第二路,魏將呂虔、劉邵由宛城起兵,攻打洛陽南面大谷關;
第三路,魏帝曹睿親率大軍,拜司馬懿為大都督兼中軍都督,孫禮為中軍副將;滿寵為前軍都督,田豫為前軍副將;曹爽、曹肇、夏侯霸、夏侯威、夏侯和、夏侯惠等曹魏親貴統領虎賁士護衛中軍曹睿;陳群之子陳泰為後軍都督,陳矯之子陳騫為後軍副將,另有朝臣高堂隆、盧毓等人隨行為參軍。此路徵河北、許昌、陳留各地步騎,聲勢浩大,欲直取洛陽東面屏障,虎牢關。
第四路,魏軍擬趁我軍正面拒敵之際,由魏將秦朗、典滿、楊阜自晉陽起兵,直撲蒲津渡口,威脅長安關中。
第五路,上庸太守申儀,自上庸起兵西攻漢中,欲截斷我軍退路。”
楊儀一口氣說完,眾臣臉色也越來越吃驚。
司馬懿拜大都督,他丟城失地,怎麼又被重新起用了?這下可麻煩了,他可是個勁敵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