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見道心

第252章 塵跡了了

梅影捂嘴一笑,她曾聽說鐘太遷搶進寶窟裡迅速封門,把同伴隔在門外,被罵無恥時猶覺無辜:修真的機緣,誰排隊講禮貌?

聽說伊輕塵拿同伴的命換過辟穀丹,被問及有無愧疚時還曾狡辯:修真路上,誰不踩著別人的屍骨?

柳雪蒲把同伴推向追兵,樓越說信任是最奢侈的愚蠢。

好義的呼聲下,滿目氾濫私心,為之擔憂不免多餘。

楊柳風原本因更重要的事情而來,奈何中途生此變故,沉聲道:“敝門暗中查問,可確知聽風谷結盟並非臨時起意,原來早在摘星城傾毀之後,就有神秘人持玄都印遣召散修。”

玄都印!聽者相顧駭然,異口同聲道:“此物從何處尋來?”

“鬼知道哩!”楊柳風頹然一嘆。

玄都令獨步千古,相傳是太和之巔的法脈信物,由崑崙山眾神共同簽押,蘊含諸神因果業力,可敕封仙職、傳召戰靈神衛、統攝水怪山精,亦可在九霄臺接引異界修者。

若輔以太清神咒,上可觸天機禁域,下可動九幽之淵。

然而曠世奇珍,常有靈物自晦之說,不知是未逢真主自行隱跡,還是天奪其運無故焚燬,玄都印在古仙升登前夕忽然消失無蹤。

鉤沉古籍,一說在混亂中遺失,又說在昆吾殿被盜,由此淪為絕響。

楊柳風補充道:“祁師叔懷疑是仿製印信,故親自追索源頭,有幸驚鴻一瞥。其言寶印三寸見方,印文非篆非刻似是天生紋路,書‘玄都敕令,如律奉行’八字。通體環繞太清之氣,看一眼竟似望見大道之心。”

化清門的情報訊息歷來準確細緻,況且祁蒼黃識見精深,絕不至於走眼。

被問及持印者是誰,楊柳風又道:“身份未知,功法未知,因擅長移骨塑脈,真實相貌亦未知。僅可確定是位隱跡江湖極久的空冥大修士。”

世間真是藏龍臥虎,誰敢想象修至化境的人物甘願隱忍無數歲月,不露半分影跡。

一旦現世,即如驚雷乍破,令四方散修來朝,短短時日裡匯聚成滔滔洪流。

李羅堂忽然道:“玄都印與祖龍令,孰強孰弱尚無定論。若那人以印相召,化清門如何自處?”

“論淵源地位,玄都印的確凌駕在祖龍令之上。”楊柳風坦然道,“只是印信的權威皆由實力所賦予,崑崙山泯世多年,僅憑一介死物,恐不足以讓名門大派俯就。”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楊柳風氣質平庸,言談倒是通透。似乎想說與其在意能否傳召誰,不如著眼於傳召了誰。

李羅堂為之默然,而今玄都印網羅萬修,氣勢磅礴,儘管暫時與此勢力糾葛不深,但等踏入帝陵,衝突也在所難免。

揣度局勢,散修盟約已成,此刻宜約束門下勿去招惹,待了卻正事後再行細商。

日高起,四野飄著淡淡的松脂香味,眾人在密林相聚,待議的話題卻是青帝陵異於往常。

概因黎明時分,帝陵東翼的千機林內連落三道焦雷,隨之神輝湧瀉,天工閣猝然啟用。

天工閣是座高約百丈的七層青銅巨塔,簷角懸掛風鈴木鐸,貫連千機林林木氣根。閣內藏靈木機關術和煉器典籍,甚至封藏著青靈傀儡天工。

依舊例,青帝陵秘境的繪製過程看似凌亂,實則自成體系。只有驚蟄日入境門戶啟動、道路連通時,混雜的內部禁制方始涇渭分明。而不知情的闖入者,早已淪為秘境畫筆下的一縷遊魂。

據探子密報,千機林中飄起青紗般的靈霧,寶閣深處傳來機括牽引聲,沉睡多年的齒輪悄然甦醒。

光痕刻滿銅牆,凝露爬在懸垂在蛛絲上,露中倒影、空中浮塵及以往探訪者的足跡,皆從細微處昭示出這是座完整的空間。

楊柳風的使命很簡單:取寶且阻止別人取寶。

鑑於帝陵出現未知的變化,另兼天工閣臨近軒轅氏臨時駐地,老道自忖獨力難支,故邀李羅堂等會談以期共進退,也請邱無浪卜算吉凶。

楊柳風表面求取心安,其實內心只想風險共擔而已。邱無浪知其所想,卻不在意,因為不論吉凶,寶閣之行均無商量的餘地,縱然取寶無望,亦須給敵人制造障礙,此乃江湖恪守的道。

澈羽島的小衍神算承自上古水脈術,主張水映天機,其言萬物命運皆如潮汐漲落,可自水中窺悉端倪。

邱無浪隨手在花窠裡摘一片青葉,靈力撫過葉脈,一滴清露在葉尖凝起。

露滴搖而不墜,須臾逆流而上,在葉面鋪展成紋。

浸溼一葉的水滴,竟響起嘩啦啦的水流聲,揉眼細看,葉中捲起小小的漩渦,邊緣幾道清浪紋,又幾道破碎漣漪。

李羅堂不懂占卜,卻聽說過小衍神算有三重境界:觀瀾、聽潮、逆流,細言之即觀紋斷吉凶,辨浪知福禍,改流變命數。

邱無浪以葉甲觀天,似是觀瀾、聽潮聯用的占卜術,以水為媒,窺天機一線。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