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宋青書

第265章 碼頭爭鬥,少林天鷹

瞬間攀上高聳的主桅杆頂,立足在瞭望臺上,目光如鷹隼般銳利地掃向騷亂源頭——碼頭長街!

視線越過攢動的人頭和雜亂的貨堆,只見長街中央,四道身影正纏鬥在一起,勁風激盪,捲起地上塵土飛揚

宋青書凝神細看,卻見那四人都是老相識。

其中三人均已有五十來歲年紀,羅帽直身,僕人打扮。

一人臉上有一條極長的刀疤,自右邊額角一直斜下,掠過鼻尖,直至左邊嘴角方止。

一人卻是滿臉麻皮,皺皺巴巴。

最後一人則是一臉的傷疤,也不是是中毒所致,還是被火燒鐵烙下的痕跡。

三人相貌都極醜陋,武功卻是高深。若論及以往的名聲,便是許多成名已久的江湖名宿,老英雄都比不得他們。

這三人正是早年間在西南為禍一方的大盜,被白眉鷹王殷天正救下後,為報大恩,改名換姓甘做奴僕的殷無福,殷無祿,殷無壽。

而被他們三人合圍,以一敵三的不落下風的,不是少林派的空玄大師,又是何人?

待得看清四人身份,張翠山囑咐一聲:“青書,你且坐鎮船隊,我去去便回。”

言罷,施展梯雲縱,朝著碼頭長街疾馳而去。

宋青書雙眼牢牢的盯著遠方戰團,點頭應下:“五叔放心,小侄必然寸步不離。”

只見“福祿壽”三人配合無間,顯然經過多年磨合,早已心意相通,自成一套精妙的合擊之術。

殷無福主攻正面,一雙手掌勢大力衝沉,掌風過處,捲起之陣陣塵煙。

專攻空玄大師上三路要害,逼其硬撼。

殷無祿身形最是詭異,如同附骨之疽,圍繞著空玄大師急速遊走,專攻側翼和下盤。

十指如鉤,施展的是一門陰狠毒辣的爪功,爪風凌厲,帶起道道陰寒勁氣。

專點穴道、鎖關節、撕扯經脈,招式刁鑽狠辣,令人防不勝防。

殷無壽則穩居中策應,步伐看似緩慢,實則每一步都踏在關鍵節點,封堵空玄大師可能的退路。

三人的攻勢如同狂風暴雨,三種截然不同的勁力交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空玄大師牢牢罩在其中。

尋常高手,面對如此默契而兇險的合擊,恐怕早已飲恨當場。

然而,身處風暴中心的空玄大師,卻如同怒海中的礁石,任憑驚濤駭浪拍擊,兀自巋然不動!

身披的杏黃袈裟在勁風中獵獵作響,面容肅穆無比,雙目精光湛然,不見絲毫慌亂。

面對“福祿壽”三人的圍攻,空玄大師身形看似移動不大,實則每每在毫釐之間進行著精妙的閃避和格擋。

但見空玄大師右手五指微屈,呈拈花之狀,輕輕一拂。

一股柔和卻堅韌無比的無形勁力後發先至,如同春風拂柳,竟將殷無福勢大力沉的一掌引偏卸開,令其擦身而過。

*殷無祿的幽冥鬼爪如毒蛇吐信般從側後襲來,陰風刺骨。

空玄大師彷彿腦後生眼,左手捏金剛拳印,手臂不動,手腕卻以一個不可思議的角度向後一抖。

“鐺”的一聲脆響,精準無比地撞在殷無祿的爪心,將其凌厲的爪勢硬生生震開,指骨隱隱作痛。

於此同時,腳下步伐如行雲流水,每每看似被逼入死角,卻總能在間不容髮之際滑步閃開。

出手並不迅疾如電,卻總是恰到好處,妙到毫巔。

一招一式,深合佛門禪武真意,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不變應萬變。

竟在三位一流高手的圍攻下,守得固若金湯,甚至隱隱有反擊之勢,以一敵三,絲毫不落下風!

桅杆之上,宋青書憑高遠眺,將這場驚心動魄的激鬥盡收眼底,心中亦是波瀾起伏:

“福祿壽三人,不愧是當年為禍一方的大盜!這合擊之術,狠辣刁鑽,默契無間,將三人所長髮揮得淋漓盡致。

若非空玄這等頂尖高手,換作旁人,早已被撕成碎片。

白眉鷹王能收服此等人物為僕,其手段武功,當真深不可測!”

感嘆完“福祿壽”三人,宋青書又自心中思忖:“久聞少林七十二絕技,博大精深,名傳武林。

江湖有傳言,只需將其中一門絕技修煉至大成境界,便足以自立根本,江湖留名。。

而百年間,從未聽聞有誰能將十二門絕技同時修至大成圓滿之境。

即便是當今執掌少林牛耳的三位‘神僧’,據傳武功最高者,也不過是將十一門絕技臻至大成圓滿…

這位空玄大師,甫一交手,便已施展出拈花指、金剛拳、羅漢步三門絕技。

且皆造詣精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絕非單獨的三門絕技相加那般簡單。

鬥了這麼久,依舊從容不迫,遊刃有餘。

這份修為,恐怕絕非是將三門絕技修煉到了大成圓滿之境。只是還沒被徹底逼出隱藏的手段罷了。

少林底蘊,果然深不可測。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