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過得去?”
李振國像是被針紮了一下,猛地回過神來,聲音乾澀嘶啞,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
“石廠長,你這……你這叫‘過得去’?那是什麼武器?那是什麼武器啊?”他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指向後山,語氣充滿了被顛覆認知的激動和一種強烈的想要立刻知曉答案的渴望。
石毅微微一笑,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做了個請的手勢:“李團長稍安勿躁。既然來了,又恰逢其會,不如移步,親眼看看我們‘啟明’小組搞出來的這些‘小玩意兒’?或許,能解答您的一些疑惑。”
沒有絲毫猶豫,李振國幾乎是腳步踉蹌地跟上石毅,在李建軍無聲的引領下,穿過層層荷槍實彈、眼神銳利如鷹隼的警衛崗哨,沿著隱蔽的交通壕和陡峭的山路,直奔剛才噴吐烈焰的CS/LM12“雷霆一號”主陣地。
當撥開最後一道厚重的偽裝網,眼前的景象讓李振國瞬間屏住了呼吸!
這絕非他想象中的簡陋工事。山坳深處,依託天然巖壁開鑿出了一個半地下式的加固堡壘。
入口低矮隱蔽,內部空間卻異常寬敞,五臺猙獰的鋼鐵巨獸——CS/LM12型轉管機槍,如同盤踞在巢穴中的兇龍,穩穩地架設在帶有液壓緩衝裝置的專用底座上。
六根粗長的槍管在燈光下泛著幽冷的寒光,槍口下方巨大的排焰口還殘留著灼熱的氣息。
槍身周圍連線著粗大的電纜,通向堡壘深處一臺被厚重隔音罩包裹、仍在發出低沉嗡鳴的柴油發電機。
彈藥箱堆砌如山,黃澄澄的彈鏈如同巨蟒般盤繞在特製的供彈槽內。操作位上,兩名身著軍裝、面色冷峻的戰士如同雕塑般矗立,眼神銳利地透過預留的觀察口監視著天空,汗水浸透了他們的後背,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硝煙、槍油和臭氧混合的獨特氣味。
“這……這就是剛才……”李振國失聲,眼前的景象比任何描述都更具衝擊力,他彷彿還能感受到那六根槍管高速旋轉撕裂空氣帶來的恐怖風壓和震耳欲聾的嘶鳴。
“沒錯,李團長。”李建軍的聲音帶著自豪,介紹道,“這就是‘雷霆一號’主陣地,轉輪機槍,理論射速最高可達6000發/分鐘,配備特製穿甲燃燒彈鏈。
剛才的金屬風暴,就是它噴吐的怒火,整個陣地經過加固,預設了五個備用發射口,並透過地下坑道與另外兩個副陣地相連,確保火力的持續性和生存能力。”
緊接著,他們又來到了位於另一處制高點、偽裝得天衣無縫的巴雷特狙擊陣地。
這裡更加隱蔽,在一塊巨大的風化巖後方,開鑿出一個僅容一人藏身的狹小掩體。
一支體型龐大、線條冷硬的巴雷特M82A1反器材狙擊步槍,如同潛伏的毒蛇,穩穩地架設在特製的液壓緩衝槍架上。
槍口制退器上還殘留著灼燒的痕跡。一名狙擊手靜靜地趴在槍後,眼神透過高倍率的光學瞄準鏡,如同鷹隼般掃視著遠方的天際線。旁邊的觀察手則手持炮隊鏡,專注地記錄著風速、氣壓等資料。
掩體內部,彈藥箱、維護工具、簡易生活用品井然有序,顯示出這是一個能夠長期堅守的精密獵殺點。
“反器材狙擊槍,”李建軍指著那支冰冷的巨槍,“12.7mm口徑,有效射程超1500米,配備特製穿甲燃燒彈。剛才,就是它一槍打爆了敵機的引擎。”狙擊手聞聲,微微側頭,向李振國投來一個平靜而自信的眼神。
最後,他們參觀了部署在廠區核心建築屋頂的89式重機槍防空平臺。在一座水塔改造的、覆蓋著偽裝網的加固平臺上,一挺89式重機槍昂首指向天空。
雖然口徑“僅有”12.7mm,但其低矮的輪廓、簡潔的球形槍架和操作手柄,在偽裝的覆蓋下顯得極其低調,卻又不失強悍,彈藥箱整齊碼放在防水掩體內,兩名戰士警惕地值守在旁。
“新式式重機槍,”李建軍解釋道,“全重控制在26.5公斤,機動性強。部署在這裡,作為最後一道低空防線,對付可能突入的直升機或伴隨偵察的低空目標,同時也能對地面形成壓制。”
看著眼前這些構築精良、偽裝巧妙、火力配置層次分明且遠超想象的防空陣地,看著那些散發著未來氣息的鋼鐵武器,李振國徹底失語了。
“石廠長……”李振國的聲音帶著深深的震撼和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我……我需要立刻上報!
這……這關乎國家空防戰略,這些武器,這些陣地,太重要了!”他意識到,自己看到的這些裝備對於現在種花家實在是太重要了。
石毅平靜地點點頭:“李團長,請便。這些‘原理樣機’及其在實戰中的表現資料,本就是為了國防建設而準備的。”
李振國當天就透過三機廠的保密通訊線路,向軍區及總參發出了最高等級的加密急電。
電文內容詳實,字裡行間充滿了震驚與狂喜,並附上了擊落P2V偵察機的詳細戰報及部分非核心的武器效能描述(如金屬風暴的火力密度、反器材狙擊的精準毀傷效果)。
訊息如同驚雷,迅速在高層引起軒然大波,三天後,一支規格極高的視察組便風馳電掣地抵達了三機廠。
為首的,正是石毅的老上級,原軍管會主任,如今已是不可說級別的聶主任,與他同行的,還有幾位重量級領導和資深軍工專家。
車隊直接駛入廠區,當聶主任走下吉普車,看到早已等候在此、身姿挺拔的石毅時,那張嚴肅的臉上瞬間綻開了複雜難言的表情——那是久別重逢的欣慰,是看到昔日部下獨當一面的驕傲,更是對眼前這個年輕人所創造的奇蹟的深深震撼。
“好小子!”聶主任大步上前,重重一拳擂在石毅肩膀上,聲音洪亮,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是池中之物,當年在軍管會,就看出你腦瓜子活絡,敢想敢幹。可我怎麼也沒想到,你能幹出這麼大動靜。好!好!好!”一連三個“好”字,道盡了他心中的激盪。
石毅立正敬禮:“老首長!沒有您當年的信任和支援,給我自由發展的空間,就沒有三機廠的今天!”
“少給我戴高帽!”聶主任笑罵一句,隨即收斂笑容,目光變得銳利而深邃。
“走!帶我去看看那些陣地,看看你給咱們的天空,安上了什麼樣的鐵拳!”
接下來的視察,變成了對防空體系的實地檢閱。
在“雷霆一號”陣地,聶主任和隨行領導、專家們被那猙獰的CS/LM12和精密的陣地設計深深震撼,聽著李建軍介紹其恐怖的射速和彈幕覆蓋能力。
在巴雷特狙擊陣地,專家們圍著那支冰冷的巨槍和狹小卻功能完備的掩體嘖嘖稱奇,驚歎於其超遠距離的精準獵殺能力。
看著廠區屋頂上偽裝良好的89式重機槍平臺,大家對其部署的巧妙和作為最後防線的價值給予了肯定。空氣中殘留的硝煙味、陣地裡冰冷的鋼鐵、戰士們堅毅的眼神,構成了一幅極具衝擊力的畫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