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宣政殿。
自關東戰事陷入僵局的訊息傳來,朝臣們便日夜懸心。
就連朝會的氣氛,也轉為凝重中透著一股壓抑的亢奮。
太常楊彪進言道:“陛下!逆賊袁術,雖為曹、袁二將所困,然其勢未衰,負隅頑抗。臣聞其在宛城,依舊以天子儀仗出入,大行僭越之事!言此賊不除,國法何在?天理何容?”
“臣等附議!”
司徒趙溫亦是滿面悲憤。
“曹孟德與袁本初,名為討逆,實則各懷私心,攻伐不力。”
“若任其拖延,恐生變數。懇請陛下親發天兵,雷霆一擊,以正朝綱,以安天下!”
一時間。
殿內群情激奮。
“請陛下發兵!”
“討伐國賊,正在此時!”
這些以匡扶漢室為畢生信念的公卿大臣,對於袁術的僭越稱帝,早已恨之入骨。
眼見關東諸侯“辦事不力”,他們自然而然地將希望寄託在這位少年天子身上。
呂布大步出列道:“陛下!末將願為先鋒,提狼騎三萬,不出一月,必將袁術那廝的首級,懸於長安城門之上!”
他話音剛落,太尉皇甫嵩便反駁道:“陛下,呂將軍忠勇可嘉。然,我軍新定關中,民生方興,府庫未實。”
“袁術雖是逆賊,但其佔據淮南膏腴之地,兵多糧足,若傾力遠征,於國力損耗甚巨。”
“此事,還望陛下三思。”
皇甫嵩一席話,如同一盆冷水,讓殿內狂熱的氣氛稍稍冷卻。
朝廷雖有天子大義,但論及硬實力,確實還未到可以四方征伐,號令天下的地步。
一時間,殿內陷入了議論紛紛的境地。
有主戰者,有持重者。
而各方勢力的眼線,則悄然豎起了耳朵。
劉協將百官神色盡收眼底,隨之緩緩道:“諸卿之言,朕都聽到了。”
“皇甫太尉所慮,乃謀國之言。然,楊太常所憤,亦是天下公義!”
“袁術僭逆,乃國之首惡!”
“若朕坐視其猖獗,何以面對高祖、光武之靈?”
“何以告慰天下萬民之心?”
說到這裡,劉協語氣一沉,充滿決斷。
“朕意已決!發兵,討逆!”
“陛下聖明!”
殿下群臣,無論真心還是假意,皆是躬身下拜,山呼萬歲。
劉協抬手,示意眾人平身,隨即開始點將。
“命大將軍呂布,為徵南大都督,總領三軍!”
“命太尉皇甫嵩,為副都督,輔佐大將軍!”
呂布聞言,單膝跪地,道:“末將領命!謝陛下天恩!”
皇甫嵩神色肅穆,對著龍椅深深一揖:“老臣,領旨。”
“命參謀處行走郭嘉、楊修,為隨軍參謀,贊畫軍機!”
“荀攸、賈詡,剛出使關東,便留守京中,安穩關中,排程糧草。”
一系列的任命,如行雲流水,清晰明確,目標直指東南方的南陽。
朝堂之上。
各勢力探子已經飛快地將訊息記下。
只待朝會一散,便將訊息給傳回去!
這也是為什麼,劉協要下旨發兵南陽。
主要就是混淆視聽,表面籌備軍隊,劍指淮南,實則卻是打算奇襲漢中。
而呂布、皇甫嵩都知道劉協的真正計策,故而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為的就是把戲演足一點。
其實這個時候,劉協完全可以御駕親征。
他如今已經是五品武者,哪怕獨自拿下漢中都不是問題。
但就怕他展現的太厲害,導致袁術、袁紹、曹操等人不再敵對,開始聯手對付他。
那樣一來。
儘管他是五品武者,就算他能夠保全自己,也無法保全漢中。
所以劉協不敢賭,前期還是猥瑣發育為好。
等在模擬器中獲得更強大的力量後,再靠武力直接掃平天下。
……
天子興兵的訊息,彷彿長了翅膀,在短短數日之內,便飛出了函谷關,傳遍了中原大地。
整個天下,為之震動。
兗州,曹操大營。
“報——!主公!長安急報!”
“天子已下詔,命呂布為主帥,皇甫嵩為副帥,起兵十萬,出函谷關,東進討伐袁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