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
平輿城外。
兗州大軍軍營之中。
郭嘉將訊息上報,驚了無數人。
“袁術死了。”
曹操心中有些空落落的。
“是。”
郭嘉呈上一卷絹布,說道:“袁耀三日前度過淮河,進入汝南境內,城父令將眾人羈押,抄錄了一份袁術遺書送來。”
“嗯。”
曹操目光掃過抄錄的遺書,搖頭苦笑道:“拿著玉璽換袁耀離開淮南,又用舊情來換我的憐憫,曾經桀驁的袁公路也不在了!”
“哦?”
眾人驚訝不已。
“讓袁耀走吧。”
“兗州各縣不得阻攔。”
曹操隨手將遺書丟在火盆之中。
捉雞遛狗,攀院越牆,觀他人婦。
這可是曾經年少時的不羈,有損上位威儀,怎麼能讓麾下文武知道。
“喏。”
郭嘉應喝道。
曹操看向坐下文武,沉聲道:“伯符,你留駐汝南,準你募兵五千,負責防備大興,還有江夏的黃祖大軍。”
“多謝叔父。”
孫策連忙起身激動道。
“切忌。”
曹操告誡道:“我與寧有道以刀劍作禮,在淮水休兵,若無軍令不可入淮南生事,不然軍法從事!”
“喏。”
孫策躬身應允。
能有一郡作為駐兵地。
這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他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去招惹大興。
“子孝。”
曹操思索再三道:“即日你領軍五千為先鋒,發往宛城,某領軍隨後便至!”
“喏。”
曹仁起身應喝道。
“妙才。”
曹操再度安排道:“你前往定陵調集兩萬兵馬,馳援宛城。”
“主公。”
郭嘉進言道:“其實用不了再度調兵兩萬,廬江被大興攻克,黃祖在南陽坐不住,已經返回江夏秣兵歷馬,此人可與寧有道有殺父之仇啊!”
“哦?”
曹操眸子一亮。
郭嘉恭敬道:“如今江夏大將張碩在新野屯兵,此人與張繡不和,恐怕不會援助宛城,故而我們只需增兵一萬即可攻克宛城!”
“時不我待。”
“也不必調兵了。”
曹操大袖一揮,果決道:“妙才,文則,你們二人從淮南降軍中整合一萬兵卒,即日發往宛城!”
“喏。”
夏侯淵,于禁應喝道。
“記住。”
曹操告誡道:“宛城與我兗州至關重要,能否護衛許昌,扼制大興,全在這一座堅城,故而此戰必須拿下!”
“喏。”
眾將應喝道。
“去吧。”
曹操揮手示意道。
“末將告退。”
眾將躬身退出帥帳。
“宛城。”
“北地槍王張繡。”
曹操行至地圖一側,掐著鬍子笑道:“寧有道在淮水之上,言南陽不可取,否則悔之晚矣,奉孝你說為何?”
“不知。”
郭嘉坦然搖頭。
如今,兗州兵鋒正盛。
大軍猛將皆在汝南大地。
他實在難以想象,為什麼南陽宛城不可取。
孫策屯兵汝南。
曹操揮師南陽宛城。
而寧辰已經朝著江東班師而去。
廬江,淮南兩郡收復,有魯肅,太史慈負責坐鎮,而他也要回去處理積壓已久的內政。
時間流逝。
淮南一戰的詳情也朝各方流露而去。
荊州。
襄陽,州牧府。
劉表眼中的忌憚之意愈濃。
“州牧。”
蒯良掐著鬍鬚,蹙眉道:“沒想到曹孟德輕而易舉的就退出淮南爭奪,讓大興以一州而立世。”
“是啊。”
劉表嘆道。
蔡瑁苦笑道:“大興愈發強盛,就是臥在荊州旁邊的一頭猛虎,若是寧有道再度出兵,不是交州,便是荊州了。”
“啪嗒。”
“啪嗒。”
劉表徘徊在上位,沉聲道:“黃祖回江夏了?”
“是。”
蔡瑁恭敬道。
劉表抬頭看向下位,說道:“曹操已經打下汝南月餘,為何還不班師許昌,莫不是要打寧有道一個措手不及?”
“恐怕不是。”
蒯越,蔡瑁等人一致說道。
“不。”
“不對。”
蒯良陡然驚悚,額頭冒出一層冷汗道:“曹孟德無意淮南,他這是要為許昌解決後患,兵伐宛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