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寧辰敲了敲桌案,淡笑道:“曹操的王佐荀彧,我大興的軍諮祭酒荀攸,皆有謀天下之能,子敬,還有孔明未來也足以進入此列!”
“穎川荀氏。”
“真是人才輩出。”
太史慈,甘寧等人無不感慨。
“好了。”
寧辰目光掃過眾人,淡笑道:“壽春守軍不足,無須拖延圍城,明日一早開始攻城,也好早日休兵,你們下去休息吧。”
“喏。”
眾將躬身退出帥帳。
“主公。”
王嶽見眾將遠去,恭敬道:“子布先生髮來訊息,詢問是否將大興核心遷至壽春,以屯兵虎視中原。”
“治壽春?”
寧辰眉頭緊鎖。
以淮南為治,確實不錯。
可以錨定中原,更能隨時應對曹操的攻勢。
可是,壞處就是江東會極為空虛,壽春也無天險雄關,此次袁術之敗,便是明晃晃的例子。
王嶽恭敬道:“子布先生說,若是治壽春,需要提早做出準備。”
“不必了。”
寧辰決斷道:“你傳訊大興,讓吏部擬一道策書,表魯肅為兩郡都督,而後讓軍議司擬定軍令,讓子義的第三軍團駐守壽春!”
“喏。”
王嶽躬身應道。
“去吧。”
寧辰擺了擺手。
壽春,廬江是錨定中原的基礎。
同樣江東不能出現任何意外,故而如此安排才最為穩妥。
翌日一早。
大興還未列陣。
袁耀,黃猗等人便整合將士,家眷準備出城。
大仲皇宮。
眾人匯聚在宮宇前。
“殿下。”
黃猗恭敬道:“陛下可能睡過了,我們進去吧!”
“也好。”
袁耀點了點頭。
若是再拖下去,他們恐怕難以殺出壽春。
咯吱一聲,厚重的殿門被推開,鋪面而來的酒氣讓眾人捂住口鼻。
“父親。”
袁耀率先踏入大殿。
黃猗,陸勉等人也凝望過去。
頃刻間,眾人面色發白,不少女眷直接昏厥過去。
只見,大殿橫樑上懸下三尺白綾,袁術懸首自絕於這所謂的大仲宮宇,腳下的龍案上擺著傳國玉璽,還有一份詔書。
“陛下。”
“岳父。”
黃猗,陸勉衝入大殿悲慼不已。
袁耀悲怒道:“快把父親放下來,莫要傷著遺體,不然要爾等陪葬!”
“喏。”
眾人合力將袁術從白綾上扶持下來。
“父親。”
“你這是何苦。”
袁耀眼中滿是淚光,心揪成一團。
“殿下。”
“有詔書。”
陸勉從玉璽下拿起詔書呈上。
“嘩啦。”
袁耀展開最後一份大仲詔書,喃喃道:“自四世三公之家而出,年少遊跡洛陽,與阿瞞,本初捉雞遛狗,攀院越牆,觀他人婦,半生碌碌,逢年大亂受拜虎賁中郎,遷大漢後將軍,稱帝於壽春,建號仲氏,今懸首宮闕,以白綾裹殘屍,玉璽換生路,望吾兒往北,不再回首!”
“岳父。”
“他真的走了。”
黃猗跌坐在地上,苦澀道:“他這是以死明志,以玉璽為我等換一條生路,北上冀州,莫要回頭與大興為敵啊!”
“殿下。”
“拿個章程吧。”
陸勉時不時看向殿外。
袁術自縊,訊息絕對滿不了太久。
若是衝殺大興封鎖,現在還有幾分機會,如果要投降,趁著大興還未攻城,可以開城獻降換一條生路。
如果拖延下去,恐怕就要與國同休了!
“獻降。”
袁耀抹了把臉頰上的淚水,嘶啞道:“聽父親的遺言,白綾裹屍,抬棺出城,拿傳國玉璽換一條生路!”
“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