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賈詡踏步走去。
賈穆緊隨其後,目光燦爛道:“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是啊。”
禮部文吏目光熾熱道:“能入學府者,如江河之水,可能出仕大興之人不足萬眾,主公希望未能出仕的學子,也能心懷大志,不只是在官吏場中縱橫捭闔,可以在其他地方建立功業,揮斥方遒!”
“大興學府。”
“天下所望之地。”
賈穆頓時生出一股豪邁。
如此寄語,如此學府,如此大興。
這樣的大興盛世,豈能不讓天下人所留戀。
“請。”
禮部文吏將賈詡父子四人引入大興學府。
一面幅度巨大的影壁矗立在府內,從右到左上書橫渠四句,將大興學府的前路隔成左右而入。
“嘶。”
賈穆倒吸了口冷氣,震撼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文和先生。”
禮部文吏笑指道:“大興學府分六院,其中右側為農業學,公輸學,醫學,左側為兵學,法學,術算學!”
“大興六院。”
“內政六部。”
賈詡蹙眉道:“其中有何關係?”
禮部文吏搖頭道:“並無任何關係,六院只是基礎,下面還有諸多分院,例如奇門,經學,禮樂等等!”
“原來如此。”
賈詡這才窺見傳說中的大興學府一角。
踏!
踏!
禮部文吏向前而行,介紹道:“大興學府授學有章程,每課半個時辰,一日六課,一個時辰作為休息吃飯,一個時辰演武健體,一年授課八個月,立春至小暑,立秋至小寒,逢節亦有休沐!”
“誤了田耕。”
賈詡算了算日子說道。
禮部文吏轉頭解釋道:“公輸學子新創曲轅犁,還改制了水轉翻車,加上工部在各郡興修水利,耕種與秋收比以往更加便捷!”
“是嗎?”
賈詡眉頭緊皺。
禮部文吏笑道:“主公有言,公輸學乃國之大器,可興軍,可利民,亦可壯哉我大興,此為志於道,居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盛於工業!”
“刷。”
賈穆躬身一禮道:“先生,學生可否前往各院觀摩,絕對不會打擾大興學子,若違此言,自願逐出學府!”
“當然。”
禮部文吏頷首道。
瞬間。
賈穆朝遠處走去。
賈訪,賈璣亦是朝賈詡拜別而去。
大興學府,他們早有聽聞,來到此地自然要參觀各大學院。
“文和先生。”
禮部文吏溫和道:“你想去哪方學院!”
“不必了。”
賈詡百感交集,自嘲道:“早聞司馬德操,龐德公,宋仲子之流在府中授學,文和一介西涼布衣,不敢去攪擾。”
“請。”
禮部文吏探手而引。
時間不長,二人行至一間殿宇門前。
“稷下。”
賈詡眉頭狂跳的看著匾額。
稷下,這可是數百年,百家爭鳴所在的學宮之名啊!
“不錯。”
禮部文吏頷首道:“稷下,總覽大興全部藏書,內藏五萬卷,六千餘冊,城中的大興書庫只是稷下藏書的簡略,而稷下也有常人不可觀摩的存在,先生若是邁入稷下,可能就要留在大興了!”
賈詡失笑道:“難道大興學子不會往外透露嗎?”
“忠於百姓。”
“忠於疆土。”
禮部文吏自傲道:“大興學子,亦忠於大興。”
“啪嗒。”
賈詡提著衣袍決然踏入稷下。
殿宇之中,正面相對的牆壁上懸掛縱一丈餘,橫三丈餘的巨幅地圖,上面描繪之地宛若包攬整個天地。
“呵呵。”
禮部文吏無奈笑著跟了進來。
“不可能。”
“這不可能。”
賈詡面色蒼白,看著巨幅地圖嘶啞道:“我諸夏疆域怎麼會如此狹小,此疆域圖錄是何人所著!”
“坤輿萬國圖。”
禮部文吏探手指著地圖下方天地儀,道:“雖然先生不相信,可這便是天下乾坤,而那便是這方天地之所在!”
“不。”
“天圓地方。”
賈詡整個人宛若被雷擊一般。
坤輿萬國圖,天地儀,擊碎了他的世界觀。
將他數十年的認知,全部踐踏在塵埃之中,自負聰明的本事,也將成為井底之蛙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