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之山,謂之天柱也,其巍峨壯麗,頂沒雲端,看不真切,據傳,乃通往上天的道路,但至今無人登頂。
“至今無人登頂,但我偏要去看看!”
不周山頂部的一處,凌冽冷風猶如刀刮,聲若鬼哭,卻有一人獨行。
共工抬起頭來,看向高處,山頂雲霧籠罩,莫測變幻,如山神攪動天河之水。
他腳步不停,踩著沒入腰間的積雪,隨著越發稀薄的空氣,周圍刺骨寒意襲來,被環繞體外的靈氣所阻隔。
共工要去到不周山頂,這也是他來到此地的目的!
“有人說,不周山乃架往天庭的橋樑,等我上去便知是不是了。”
共工此次是為求真而來,他繼續向前,中途有一隻孟極躍出攔住去路。
其皮毛斑白,攪動雪霧,隱匿身形,妄圖襲擊他,被共工召來水蛇擊退。
隨著他再次行進一段距離,海拔更高,山峰幾乎垂直九十度而無法攀爬。
共工眼睛亮起靈氣光芒,周遭岩石在他的控制下改變形態。
之後他每一次邁步,便有一塊塊岩石如臺階般從掛滿冰凌的巖壁突出,他拾階而上,離山頂已不足百步距離。
“快了,就要上去了!”
共工不由面露興奮,一想到不周之山的神秘要在他面前揭開面紗,他腳下動作再快了三分。
然而,隨著他離不周之山頂越近,也引起了某些存在的注意。
就在他即將登頂,離山巔不足十步之時,周圍氤氳寒冷的霧氣形態變化,化作一隻人首羊軀,一丈大小的存在擋住去路。
其控制周圍霧氣,把共工頭頂全部籠罩,再看不真切,且共工發覺,他已經無法控制周遭的一切。
它們被更加強大的存在奪走控制權,已無法再由共工改變形態!
共工踩在一塊石階上,看著突然出現的人首羊軀怪物,不由蹙眉,開口道。
“不周山神,為何阻我去路?”
不周山神聞言,羊蹄輕點虛空,如洪鐘大呂的聲音在共工腦內響起。
“止步吧,不周山頂,不可攀登。”
“為何不可?!”共工詢問道。
“貿然攀登,山巔之物恐會變動,需杜絕,一切因素。”
共工聞言面露好奇,“山巔到底藏有何物,需如此慎重保管,就連看都不能看?”
“這個,無可奉告。”
“無可奉告?”共工看向面前這隻霧氣雲鹿,咧嘴笑道,“我若是不知的話,你覺得我會輕易退卻嗎?”
“而且,雖然周圍一切被你封鎖,但如果我要強行突破封鎖,讓這周遭一切暴動,你覺得山頂之物會不會受到影響?!”
“……”
不周山神聞言,看不真切的人臉霧氣迷濛,再次有聲音在共工耳中響起。
“汝想知何物?”
“當然是一切,”共工毫不客氣的開口。
“那便告知汝一切……還望汝知曉之後不再攀登,儘快下山,更不要告知他人,如若不然。”
共工抬頭,頭頂封鎖山巔的霧氣正在瘋狂旋轉,有驚雷之勢從中散發,望之令人生畏。
見此,共工沒有畏懼,反而嘴角微翹低頭看向山神。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面前山神,似乎無法動用大部分力量,只能裝裝樣子威脅他,但這對他來說絕對算是好訊息。
“不周之山的奧秘,將要在我面前揭開!”
共工做傾聽姿態,不周山神羊蹄虛空輕點幾下,霧氣在兩人之間凝聚成實體,化作一物的模樣。
在共工看到那物件之時,他的瞳孔瞬間睜大,出現他面前的,竟是一方尊,其四面為四個羊頭,內部有事物湧動。
“這便是山巔之物,其內已接近盈滿,若是驚動鎮壓之物,不止不周,整個世界都將因此受到影響。”
“這方尊內鎮壓著什麼?上界是否真的存在?”共工呼吸沉重,詢問道。
“上界真實不虛,卻和汝所想不同,方尊中,乃另一世界之物,皆被鎮壓於此……”
不周山神的聲音在共工耳內炸響,一個讓共工震驚萬分的真相被他知曉。
“……”
“現在,汝既已知真相,若還執意登頂,我不阻攔,但勿謂言之不預也。”
說完,共工周圍霧氣漸漸散去,山神散去形體消失不見,頭頂的山巔再次顯露。
有陽光透過雲層照耀而下,落在共工臉上,卻無法帶來一絲溫度。
共工回過神來,他全身發冷,且後背已經溼透了。
“不周山巔,居然是……”
“還好沒上去……”
共工昂首,山巔已經觸手可及,且山神真的如祂所說,散去周圍霧氣,只需要他邁動步伐,便能夠探知其中奧秘。
但共工深吸一口氣,強壓自己的頭顱,看著身下的臺階,抬腿一步步往下走去。
“不周山頂確實去不得,山神說的沒錯。”
共工不免有些慶幸,好在沒有上去,要不然造成的後果,他無法承受。
不久後,共工迅速下降,且把崖壁上突出的臺階一一恢復原狀,隨著他一入急行,風雪中等待的幾人映入眼簾。
正是因為實力不足,而在山腰處等待的一行人,看到共工返程,一位年輕族人迎上前來。
“共工大哥,登上不周山巔沒有?上面到底有什麼?”
“這個嗎,”共工眼睛一轉,隨即笑道。
“登上去了,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山頂上什麼也沒有,只有厚厚的積雪。”
“和那些普通的山峰也沒什麼區別,天柱什麼的,完全是別人亂說的!”
“啊……”
這位族人聞言,頓時面露失望之色,抬頭望去,山巔被雲霧所掩蓋,他喃喃道。
“我還以為不周山上真的有通往其他世界的通道呢。”
“哈哈,能有什麼通道,“共工摸著後腦大笑道。
“山上真的什麼也沒有,祝風,你若是願意,等你強大以後,能抵禦山間寒氣,我可以帶你來再攀爬山頂。”
“那要等到什麼時候?”祝風嘟囔道。
“這個嘛,”共工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大概要等你成為四階“玉骨”戰士才可以吧。”
“那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了,”祝風撇了撇嘴,“更何況,共工大哥你都說了,山上什麼都沒有,我就算成為玉骨戰士,也肯定不上去了。”
“那倒是,山上確實沒什麼,”共工聞言哈哈大笑,“還不如這不周山上的北山羊肉,讓人驚喜呢。”
“祝風,等會兒下山途中,我們再抓幾隻北山羊吃好了。”
說著,共工一馬當先,帶隊朝山下走去。
只有隊伍中年齡最大的祝陰望著大步朝前的共工。
眉頭微皺,他察覺到了不對,共工的一言一行,像是在隱藏著什麼,不周山巔絕不會什麼都沒有!
隨即,祝陰搖搖頭暗道。
“但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共工不願說就算了。”
“已經陪著共工在這不周之山胡鬧,耽擱了十幾天時間,還是早些回部族覆命吧。”
他們來到不周後的這十幾天內,除了最後的登頂不周外,還把不周山上的一些險地探索了一遍,卻也未收穫什麼。
一行隊伍朝西方走去,那是他們來時的方向,呼嘯的風兒讓走在最前的身影,衣裳獵獵作響。
共工腳步不停,有些出神,山神的話語在心中激盪。
“不周山巔有一方尊,鎮壓跨界而來的寒天之氣。”
“若是貿然觸碰,方尊傾倒,寒天之氣傾瀉而出。”
“則天柱傾倒,地維絕,四時亂,天地之間將出現大禍……”
想到此處,共工最後回望一眼,遠遠看向不周山巔,雲霧籠罩中的山巔依舊那麼巍峨壯麗。
再次邁步前,共工心中不知為何升起一個預感,不周山和他的糾纏遠遠沒有結束,這僅僅是開始。
………………
另一處,見到王啟拿出打磨好,在陽光下反射光芒的柴刀,石山頓時激動不已。
他接過柴刀,翻來覆去,愛不釋手,看向王啟道。
“你拿出此物,莫非是需要我等幫忙尋找,提供鐵礦石?”
“如果是這樣的話,沒問題!”石山斬釘截鐵道。
“不止如此,”王啟看著遠處那幾座失敗的窯爐道,“我準備把鍊鐵,還有鍊銅技術交予族人們,讓他們自己來煉製。”
“我一個人就算日夜提煉,產量也無法做到太多,所以不如讓族人們自己來……”
“此話當真?!”石山緊緊握住王啟肩膀,“真的要把鍛鐵,鍛銅技巧教與族人?!”
“王啟你需要多少人?我可以把部族內的石匠全部分配給你!”
石山自然知道鐵器的重要性,在能夠鑄造出鐵器,銅器面前,石器實在是不值一提!
他年輕那會兒剛當上族長時,也曾經試著讓部族人復刻鍊鐵,鍊銅技巧,但無一例外失敗了。
打造出來的器具雖然像模像樣,但極易損壞,還沒有石器好用,久而久之便放棄了。
現如今有讓部族用上鐵器的機會在面前,他當然激動!
“可以,石山族長,”王啟點頭道,“擇日不如撞日,那現在便叫上匠人們,我手把手教他們。”
很快,石山便把經驗最嫻熟的一批石匠們喚來,看著面前十幾個老少皆有的石匠,王啟把手中的柴刀遞上前去,讓他們傳看。
石匠們頓時全部激動起來!
“這這這……莫非是鐵器?!”
一位頭髮鬍鬚蒼白的老人面色激動,他忙不迭望向王啟,老臉上求知慾溢位。
“我年輕之時也試著練過鐵,但無一例外不堪大用,全部裂開,這是如何做到不裂的?!”
“只需要不停鍛打,百鍛成鐵!”王啟如實回覆,讓老者身體如遭雷擊,恍然大悟。
“鐵礦難以融化,王啟小哥你是如何做到……讓它融化的?!”邊上又有一位中年石匠問道。
其實在石落部族之內,幾乎所有石匠都曾想著復刻鍊鐵之法,但無一成功。
王啟聞言,回道,“想讓鐵礦融化,需建造窯爐,燒製木炭,製作鼓風機,不斷鼓風維持大火既可!”
“居然是這樣……”中年石匠若有所思。
“那不知銅器是否有辦法煉製?”邊上也有石匠問。
“我曾經試著煉製過銅器,雖然把銅礦燒至融化,卻不知該怎麼提純,且銅質地太軟,成器後還不如石器。”
聽聞這個問題,王啟想也不想的回答,“那便需要在銅器內加入錫和鉛來增加硬度,且需要淬火,還有便是,需要坩堝,模具。”
見幾位石匠欲言又止,王啟再次笑著開口道,“爾等放心,叫你們過來,就是準備把這些技巧全部交與你們,再由你們自己來煉製鐵器,銅器!”
“此話當真?!”最老的石匠聞言,眼睛瞪大,豁然起身跑到王啟面前,死死抓住他的雙手。
“若能夠學會這兩樣技術,便是讓我當即死去也值得了!”
石落部族並不是想要用石器,而是不得不用石器,若是能夠換上更好的鐵器等,這些工匠們沒有一個會不贊同!
“自然不會作假,”王啟當即指向部族下風口處。
“我製作的鑄鐵爐子就在那邊,各位可以和我一同前去,我也好把技術全部教給你們。”
一行人來到王啟昨天鍊鐵的地方,他來到窯爐旁,準備開始先煉教他們比較容易的鍊銅。
但見一眾匠人對窯爐產生興趣,且向他請教,王啟決定先做一個窯爐示範。
他很快叫來兩位少年,幫忙弄來泥巴和乾草,在一眾石匠的圍觀下,王啟不斷講解要領,一個窯爐很快被鑄造出來。
在一眾匠人嘖嘖稱奇的目光中。
王啟接著開始製作鍊銅的坩堝,這是能大大提高鍊銅速度的一步。
坩堝由陶瓷土和石英砂按比例混合,在制好後進行燒製,能夠承載大約一千二百度的高溫。
而銅的熔點不到一千度,所以能夠輕易承載銅粉在其中融化而不開裂,但無法鍊鐵。
王啟先前鍊鐵時不製作坩堝的原因也是如此。
“雖然有能夠承受到達兩千度溫度的坩堝,但我手裡目前沒材料,真做不出來,只能退而求其次。”
這麼想著,王啟很快做出一個灰不溜秋,筆筒形狀的坩堝,王啟先把它放在一旁。
邊上的火爐中,石小魚一邊和工匠們講解,一邊把木炭,銅礦層層疊疊放入爐中,然後點燃火焰,開始燒製。
王啟則把坩堝放置在火爐上進行烘乾,待感覺差不多後,又在旁邊重新點燃一個火爐,把坩堝放入進行燒製。
兩邊的火爐工作同時進行,在這期間。
王啟也不忘對和好奇寶寶一樣,不斷在兩個火爐周圍打轉的工匠們聊天,回覆問題。
每一句話,都能讓這些工匠們激動不已,那位年老的石匠更是老淚縱橫道。
“沒想到臨死之前幾年,還能見識到鍊鐵,鍊銅技術,老夫此生無憾了!”
“王啟,我等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了!”
很快,幾個小時過去,王啟這邊的坩堝燒製完畢,那邊鍊銅的窯爐被砸碎,隨著裡面融化成一塊塊不規則的紅銅塊被拿去清理雜質。
王啟這邊找來小部分,提前加工好的鉛粉和錫粉放入坩堝。
開始燒製之前,王啟面色嚴肅的提醒匠人道。
“在燒製銅器,特別是新增錫和鉛的時候,絕對要在空曠處,且必須要在上風口。”
“因為這兩樣物件有毒,若是在密室內吸入太多燃燒氣體,或者接觸太多,有易中毒的風險。”
“我可不想你們學會鍊銅技術後,以此得了一身病!”
見王啟神色嚴肅,石匠們也鄭重的回應,並請求道,“我們曉得了,還請王啟小哥快開始煉製。
很快,新的窯爐中重新燃起大火,映照出一眾匠人期待的臉龐。
隨著鼓風機不斷運轉,爐內的溫度也隨之來到一千度左右,坩堝內的銅塊開始融化,和錫、鉛融化一起。
“純銅融化後形成紅銅,紅銅加錫,鉛熔鍊後謂之曰青銅!也就是古代最早的青銅器!”
有了鍊鐵成功的經驗,這次王啟操作起來可謂是駕輕就熟,且銅相比於鐵,確實更易打造一些。
很快,隨著銅塊化成銅液,王啟拿來泥巴製作的模具,其本身凹陷,是大約十幾厘米的槍頭模樣。
是的,王啟這次想做的,便是一個青銅槍頭!
這也是王啟為石落部族武器進行的一次改良。
相比於矛,槍有著更好的靈活性。
雖然矛因為更長比較適合狩獵,但長槍也能顯著提高石落部族人的單兵作戰能力。
王啟覺得,隨著他的到來,時間推移。
石落部族總會有發展壯大的一天,到時候難免和這個世界的其他部族對上。
而與人交鋒,長槍的優勢自然要比長矛大些。
這麼想著,隨著銅液倒入冷卻,滋啦青煙中,銅槍頭的形狀緩緩顯現。
直到槍頭定型,柔和的金色光澤出現在眾人面前。
石匠們看著這個造型奇特的“矛頭”,激動道。
“成功了,銅器真的煉製成功了!!”
最年老的那位,名為石比的石匠,更是激動的想要上前來拿起銅槍頭撫摸,好在被王啟阻止。
“先不要著急,這東西雖然已經定型,還缺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這……不是已經塑形完畢了嗎?還需要什麼?”石比連忙詢問道。
王啟聞言,把矛頭夾著再次放入火中燒鑄,石千里提來一桶清水。
“在銅槍頭製作好後,我們需要進行回火,把它燒到高溫狀態,就像這樣。”
王啟把燒的暗紅的槍頭拿出,在一眾匠人眼中,把手中銅槍頭瞬間放入水桶之中,頓時水汽升騰。
“然後,便需要進入水中進行淬火,只有這樣,做出的銅器,才能有極強的硬度!”
王啟從水中拿出槍頭,撫摸著還溫熱的金色金屬,手指輕輕敲打,清脆的銅鳴在這片空地響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