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諫成聖下,大明死諫官!

第14章 狠狠說軍屯之弊,老朱氣死了!

朱標其實並沒有錯愕,乃至於眼神中帶著審視,彷彿在確認眼前分身的想法。

“這一點孤大概明白,但林卿可否能再說清楚一點。”

“好!”分身趕緊繼續,“臣之意,大明初建去年也打贏了幾月前的北伐之戰,這都不錯……但我想讓殿下考慮清楚一點,若國泰民安無仗可打,士兵為了國家而不斷屯田,自給自足下還幫國家分擔憂愁,可那時只會種田,能打得過那些虎狼之軍嗎?”

這句話也是後世人都明白的基礎之條,實際上也做不到說服對方。

正如此時,朱標更沒有驚訝表情了,暗處的朱元璋更是不屑一聲冷哼。

在沉默了片刻後。

“爾所言,孤尚懂,但孤怕爾不清楚軍屯之利,這其中到底有多大說法。”

朱標依舊非常和氣,但身為老朱的兒子,他可不止是歷史中的‘仁義’。

語氣一下子嚴肅起來。

“李卿你光看到了這表面的一層,但此法是經過太史令劉大人所算,吾大明屯田之數可達89萬餘頃,若每畝交一斗的稅糧,在士卒如你所說……孤只提且一年,一年就可達一千五百萬餘石糧草,這是真正的利民大計!”

葉言這時眼睛才瞪大,後世人記錄的內容,果然是分毫不差,這明初時老朱和朱標都已經知曉啊。

單單這樣看也確實是好政計……

但是!

“殿下……”

“李卿!你只看到最基本的一種可能,這件事太史令劉大人也提過,但經過他計算,這種危害至少百年內難有,何不充足國庫,壯我大明啊。”

朱標說的非常實際,所謂的太史令劉大人就是名傳千古,不管是真的也好,還是一些人抬的也罷。

劉伯溫之名可是很大的,也確實有說服力……

可他來自後世,雖然認可古人這言論看法,但更多問題他們授於時代的侷限性,真的差太多了。

是百年內大明每年都能屯那麼多的國糧,很難說真的會衰敗,軍屯也確實目前來看利大於弊……但未來可是有朱祁鎮這種廢物啊,他就證明此法的危險。

“殿下說的這一點罪臣也清楚,但臣接下來要說的才是關鍵之事。”

這個軍屯制度,今天葉言還真要說完,反正分身大機率也不會死,再說死了更好!

“殿下!”分身用手在地上畫了一個圈,“您所言確實是軍屯之利處,但實則卻有三弊。”

“三弊?!”朱標唯獨此時一臉震驚,甚至難以置信的看向分身,彷彿不敢相信能有三種弊端。

暗處的老朱也眉頭一皺,一定是胡言亂語,因為他不信,也不敢信。

難道軍屯法就那麼危險?

“正是。”分身在地上畫了個一,“這一點殿下已經清楚了,那麼臣也不必多說,不過士卒戰鬥力的問題……臣認為應該陛下也有解決方案,這裡就不多說了。”

可這句話反倒是讓暗處的老朱很急,什麼辦法?他自己怎麼不知道?

朱標也是眉宇微微一抖,但愣是沒有追問,更該在乎的是下面兩點。

“李卿請繼續說。”

“是!而這第二危害也很好理解,正如這劉文遠之流。”分身說的更嚴肅了,“這區區衛所的軍官竟然就如同土皇帝一樣,剋扣軍餉、侵佔屯田還是小事,臣查案時發現,這種將領居然有化國田為私田的舉動,奴役士卒幫忙耕田,這可是士兵?這可把朝廷當回事?”

這句話讓暗處的老朱能憤恨的哼一聲,這聲音之大朱標、分身都聽到了,可卻意外默契的裝不清楚。

“罪臣提及此事也只是想說,軍屯之下,更嚴重的乃是貪腐之題!”

這話也觸及了朱標的逆鱗,老朱一個要飯的當上了皇帝,從社會底層走到這一步,最恨的就是當年那些大貪官。

朱標被他培養,理念也斷然相似,整個人的拳頭都握緊了。

“貪腐……可非一日能解啊。”

這裡其實葉言有意不說後世的解決之法,畢竟還要其他分身來諫言呢。

所以他也只是無奈的搖搖頭,轉而說起第三個問題:“而其三呢,也是臣認為最嚴重的一條,軍戶世襲,子子孫孫栓死在這可笑的屯田之上。”

葉言是懂情緒的,那好傢伙猛地站起,整個人好像一介清流。

生怕國家就此耽擱在這可笑的制度上。

“殿下啊啊!”他大手一揮,抓住了朱標的右手,“想想看,這點雖和臣提及的第一點相似,但軍戶子子孫孫皆為兵卒,本應看似兵源穩定,實則百年後必成僵化之師啊!”

朱標還想勸說分身冷靜,然而葉言逼得是暗處的人現身。

老朱也果然忍不住,幾個大踏步就走了出來。

“胡說八道!”

“陛下!”分身趕忙行禮,可唯獨這一次不再謙虛,“臣哪句說的是胡言?如今北元未滅,將士也尚有戰心,可待日後天下承平已久,那這些世代務農的軍人,可還能拉得開弓,提得動刀?”

“胡言亂語,咱大明接的前程數朝之法,軍戶世襲又怎麼可能有問題?”

老朱幾步來到分身眼前,一臣一帝竟對視而望,完全不讓分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