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諫成聖下,大明死諫官!

第26章 考究兩位士子之事,朱標的詫異!

實際上,在大明洪武時期,老朱其實並沒有掐斷軍戶世襲子弟的科舉機會。

但想科舉是可以,但那難度不亞於登天!

其父若為正軍士卒,其長子也必然要世襲正軍身份。

而想要真正擺脫這種世襲帶來的限制,軍戶子弟若想參加科舉,必需向衛所或兵部申請開戶,以餘丁身份成為獨立的戶籍。

或者想辦法脫離軍籍,這一過程需要官府稽核批准,並非你想,你去做就能成功。

而最難的一點,也正是‘正軍’與‘餘丁’的判定,是為若長子,便說家中餘丁不足,無留人能擔任士卒,這便會被拒絕參考。

而階級固化也很好理解了,如此規則下,眼前這軍戶子弟的張石頭,他代表的不就是這制度下受罪的人們,他們怎麼很難擺脫自己的身份啊!

不是誰都是楊士奇,先軍後出仕,還能當上那萬人之人的首輔。

正如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難道僅僅是軍事上的失敗?

那背後,難道沒有衛所軍戶制度僵化、兵源質量斷崖式下跌,底層怨氣累積的深層原因?

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混合著對張石頭遭遇的同情與憤怒,如同烈火般在葉言胸中熊熊燃燒。

“老朱……你看到了軍屯的糧,看到了邊關的兵,你看到了眼前貪腐的官僚蠹蟲……但你看到了這千千萬萬被‘世襲’二字釘死在命運泥潭裡的‘張石頭’們嗎?”葉言在心中無聲地質問,“你看到了這道由你親手加固的,隔絕了無數人上升通道,名為‘出身’的鐵幕嗎?”

改革軍屯,甚至廢除軍戶世襲,已不再僅僅是為了完成系統的任務,不再僅僅是為了避免未來的軍事災難!

這是為了給無數個軍戶子弟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葉言思考後,他不再猶豫,分開圍觀的人群,大步流星地走到了爭執的中心。

“住口!”

葉言的聲音不高,卻下意識帶著分身當監察使那一刻的威嚴,瞬間壓過了王秀才尖刻的嘲諷和周圍士子的鬨笑。

場中一靜。

王秀才被打斷,見來人衣著雖非華貴卻也整潔,氣度不凡,不似尋常百姓,心中先是一怯,但隨即看到葉言並未穿官服,膽氣又壯了幾分。

“爾是何人?也來管這等閒事?我等士子在此論學,豈容外人置喙?”

葉言死死盯著這滿臉憤怒和優越的王秀才之臉,他雖然看起來貧窮……但腰間掛著的寶玉,未必就真的是寒門子弟。

再看緊抱著書本,胸膛劇烈起伏的軍戶子弟……

葉言他沒有理會王秀才的質問,反而對張石頭問道:“你叫張石頭?衛所軍戶子弟?”

張石頭看著葉言,感受到對方目光中的審視,他用力點點頭。

“是!大人!小子張石頭,家父是京郊衛所正軍!小子……小子只是想讀書,想試試科舉!”

“荒謬!”王秀才忍不住又跳出來,“大人休聽這賤胚胡言!軍戶子弟,粗鄙不堪,焉能登大雅之堂?他連《三字經》都未必通讀……”

這話聽著好笑,可張石頭臉上還真有了愧疚之色,只能低聲反駁道:“我……我找不到三字經的書,但我會論語!”

“只是論語,你……”

“閉嘴!”葉言一聲呵斥,然後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目光直接轉向王秀才,“你嫌他不會《三字經》,那看來汝這位秀才公倒是自信滿滿。既如此,本官……代聖上問你們幾句話,考究一二,看看這聖賢之地,究竟誰在‘論學’,誰在‘汙地’可好?”

“代聖上?”王秀才和周圍士子都是一驚,看著葉言的眼神頓時變了,多了幾分驚疑不定。

張石頭也睜大了眼睛,能代聖上的官不一定多大……但斷然是有實權的官吏,這眼前的男人可不簡單啊。

葉言不置可否,只是負手而立……他雖未亮明身份,但那份氣度與話語中的分量,已讓眾人不敢再輕視。

“是!那大人……”王秀才一下子也想通這點,馬上陪笑的拱手,“盡情考究吧。”

張石頭內心其實很慌,他家中書不過五本,但此時……萬不能退。

“大人請說。”

至此,一個讓老朱都愕然的突發事件誕生了。

這原因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