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諫成聖下,大明死諫官!

第64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當奉天殿再次擁擠的時候,群臣說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大早上三點就上朝剛回家準備休息一會,或者各司其職的幹今天的工作。

這皇帝朱元璋抽的什麼風?

這群人這般想著,可一個個還是到點就趕緊進殿,老朱這皇帝是殺人不長眼的傢伙,誰敢忤逆他?

至於科舉結束,此時一些人也意識到或許就是科舉的問題導致的這一結果。

難道革新有問題了?

不知道多少人在此時內心興奮,他們是做夢都想科舉被暫停的人,或是自私,或是單純胡黨之輩。

唯有暫停科舉,他們的舉薦才能讓自己的門生、故里,上這朝廷成為命官!

寒門的死活關他們什麼事?

無論是貧窮的百姓子弟,還是各類戶籍子弟……或者說是落寞的大戶子弟,這些人的利益他們很多人根本就不在乎。

葉言當時在貢院內也是一愣,但馬上意識到或許是革新考題的問題,畢竟...最後一題,多少是沾點冒犯了。

當朱元璋看到所有人到場後,他那是演都不演了,上來就猛然喝道!

“葉言,李魁,給朕出列!”

葉言和分身馬上邁出一步,內心也在想這朱元璋會怎麼做。

同時。

另一個分身王彥,葉言操控他以無比巧妙的目光注視陳寧,注視此前那位被發現字畫的胡黨成員。

“……”陳寧沉默著,也想起對方做好後的人事檔案,屬於自己的那一份還給了自己看。

但……

上面根本沒有這個字畫可能分析出的貪腐記錄。

那麼對方的意思?

‘要我和胡大人作對嗎?’

這等事,陳寧光是想一想都渾身發抖……洪武元年至今的四年,這群大臣斗的那是難以想象呀。

先有左丞相李善長大人鬥掉一批又一批的臣子,讓他們死於老朱的治貪刀下。

後有楊憲大人進中書省,鬥著李善長大人、胡惟庸大人不提,還搞的當時有希望成為右丞相的汪大人辭官。

現在……

李善長大人要被清理的訊號多麼明顯,多少月前李善長大人剛諫言,老朱就巧妙的讓其閉嘴,現在和一個活死人一樣站在朝廷中,多少月都不敢發表意見了。

胡惟庸……

一家獨大!

陳寧這般想著,內心也推測王彥應該是也喜好權力,但對方諫言的內容、做法,極端之下卻有他的路數,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他抬頭看去,朱元璋此時經過大發雷霆後,直言不諱的講出這位皇帝的憤怒核心!

“哼!咱對你們革新出的科舉考題雖極為滿意,但這最後一題……李魁,還是葉言?”

朱元璋猛地一拍扶手!

“說!爾等究竟是誰,竟然認為咱苦心焦慮創造的大明寶鈔有問題,站出來,咱好好和你說道說道!!!”

老朱為何如此憤怒呢?

這很好理解的,大明剛剛建國,老朱為了治理國家,為了繼續實行打壓元朝餘孽的清掃計劃,哪一次出征不要錢?

國庫的錢能支撐大明這般戰爭,以及治國的損耗嗎?

當然不能!

所以,發行寶鈔,以朝廷信用強行推廣,在朱元璋看來,幾乎是他絞盡腦汁才想出來的救時良策!

此計一就可解燃眉之急,緩解銅銀不足,也能彰顯新朝氣象,確立大明法統。

縱然他心知此物猶如紙片,終有力竭之時,但這畢竟是他嘔心瀝血的妙手。

推行之初困難重重,爭議不斷,是他憑藉無上權威才強行推開。

如今科舉考題,竟公然質疑寶鈔之根本?這幾乎就是在扒龍椅上的鱗片,在挑戰他殫精竭慮定下國策的權威!

這最後一題,簡直是捅了他最敏感的逆鱗!

奉天殿內落針可聞,只有朱元璋粗重的喘息聲迴盪。

群臣都覺得後背瞬間被冷汗浸透,雙腿僵硬,這朱元璋已經很少會這般憤怒,且這一次是真正的憤然!

葉言注視著老朱,深知該接招了。

李魁這分身率先拱手,並且言語依舊像之前那般銳利。

“回稟陛下!考題內容皆為臣李魁擬定、整理!葉副使只負責統籌與提議,具體問策皆出自臣手,陛下若有疑慮,臣願一力承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