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一力承擔!
朱元璋蹭的一下站起來了,指著李魁道:“好你個李魁!你膽子不小!既然你敢認,那朕倒要聽聽,你究竟憑什麼敢在考題中質疑咱的寶鈔?!寶鈔有何問題?難道大明缺了金銀,百姓連紙都不能用了?這天下,是咱的天下,咱說它能值錢,它就能值錢!”
說到這裡,老朱其實也有些憤怒過頭了,他是胡說八道的發洩自己的情緒。
甚至說出讓朱標在一旁都蹙眉的話,他這個父親居然扯到明明沒問題的軍事考題上。
“哼!再說,你此前出的軍事題,可曾詢問過朕?或者私下和徐達他們這等將軍商討過實際?”他指著一張捲紙,大聲朗讀其中的內容,“【聖人若問汝:爾孤軍百人,何以破那攜眾逾萬之梟雄?何處籌措軍輜?何策激勵死士?如何決勝於疆場?爾之方略,速速道來!】”
他猛地再指著李魁,喝問:“此乃何題也?啊!百人怎麼打萬人,荒唐絕頂的質問之題!”
葉言差點沒笑出來,老朱這脾氣確實胡言亂語了,百人為何打不了萬人?
你們紅巾軍當初起義時候不就是拿著鐮刀、鋤頭,一樣能打下元朝起義的家鄉,打過那全副武裝的元朝官兵嗎?
所以說,你可以說老朱這不行,那不行,但他,或者說他的丈人馬皇后之父,這紅巾軍當年是真猛,元朝的軍事力量不用多說,但老百姓就是打過了,信念的力量真的太牛了!
因此
“啟稟陛下。”李魁抬頭死死盯著憤然的朱元璋,他不由道,“今日之怒,除去寶鈔之問,難道對於此題也有些許看法嗎?”
朱元璋被李魁這近乎反問的話噎了一下,隨即怒火更熾,簡直氣笑了!
“些許看法?!你這李魁簡直是拿軍國大事當兒戲!百人破萬人?你當是天兵天將下凡不成?!沒有軍輜,你讓兵卒空手搏虎?如何激勵?靠你這張碎嘴去說死他們嗎?!此等虛妄狂悖之題,置朕於何地?置我大明將士浴血沙場於何地!簡直是…簡直是荒唐!該殺!該殺!”
老朱怒到極致,言語反而更加顛三倒四,他甚至將軍事考題的怒火也一股腦砸在寶鈔問題的同一個人頭上,邏輯已然混亂,彷彿只要能找到發洩口,任何問題都可以成為李魁大逆不道的證據。
太子朱標在一旁看得心驚肉跳,他深知自己父親的脾性,盛怒之下言語失控是常事,但今日這般牽強附會實屬罕見,尤其那該殺二字,更是令他心頭一緊。
這簡直是胡鬧,他知道自己不能沉默下去了。
“父皇息怒!”
朱標上前一步,無比鄭重的說了這麼一句,他的話也引起滿朝文武緊繃的心絃都為之一鬆,不少目光都投向了這位仁厚儲君。
其實那考題絕對沒問題,胡惟庸都聽的真切,老朱說的也明白……前兩題敢或者不敢都是一種答案,第三題也只是假設之下,讓士子們寫出自己的能耐和看法。
這寶鈔……已經讓朱元璋憤怒到極致了。
朱元璋也確實憤怒,目光直接看向朱標,當場差點喊出‘太子也要忤逆朕嗎’的言論,卻因朱標那奇特的目光,漸漸冷靜了幾分。
同時,朱標也抓住機會,好言好語的說:“父皇,李魁大人所出軍事之題,孩兒以為,並非嘲弄我天朝軍威,更非蔑視浴血將士,其真意……父皇應是知曉的。”
知曉嗎?
老朱怎麼可能不知曉,他想起了當年的事,想起投身紅巾軍時,面對元軍鐵騎時的絕望和那股子光腳不怕穿鞋的狠勁!
是他和郭子興、徐達、湯和那幫兄弟,多少次以少勝多,在不可能中殺出重圍?
濠州被困時,紅巾軍幾乎山窮水盡,集慶之戰,面對元朝水陸數十萬大軍,他們又是怎麼咬牙撐過來,最終奪下這座龍興之城的?
百人破萬,對初起時一窮二白的紅巾軍而言,從來不是戲言,而是無數次生死掙扎後的殘酷現實!
他們靠的不就是那股被逼到絕境的信念,以及對身為百姓必須要活下去的執著嗎?
李魁正是看準了這一點。
就在朱元璋因此想起過去之時,李魁的聲音再次響起,聲音更加銳利!
“陛下!”
李魁迎著朱元璋噬人的目光,聲音穿透大殿的寂靜!
“臣所問百人何以破萬人,非為戲言!”他和老朱死死的對視著,聲音更加堅定,“臣此問,乃元末紅巾蜂起,義軍初立之時,面對元廷大軍圍剿、官軍鐵騎碾軋之際,那一群被逼無奈、求生無路的流民、佃戶、工匠……他們手中無神兵利刃,懷中無隔夜糧草,身前唯有絕路,身後唯有萬丈深淵!此種境遇,那最初的百人,乃至千人之眾,彼時彼刻,他們究竟憑何敢舉義旗?憑何能破堅城?憑何能在這無間地獄般的亂世中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
“此問,難道不正是在問陛下您當年於滁州、濠州、集慶城外,問您與徐達、常遇春、湯和等將軍們昔日赤手空拳、衣衫襤褸之時,心中所憑的究竟是何等如鋼似鐵的信念?手中所握的究竟是何種以弱克強的方略?!”
“若非此等絕境求存之精神、運籌帷幄之智慧,以及上下同欲死中求活之氣魄,焉有我大明今日之乾坤朗朗?!”
啪嗒!
一聲輕微的響聲,不知是哪位臣子驚得手軟,象牙笏板都掉在了金磚地上,清脆的聲音在一片死寂中格外刺耳。
同時,一直死死站定,多個月不說話的李善長,這位名義上洪武最高官階的文官,目光也第一次抬起,直直的看向李魁這分身。
這話說的...太漂亮了!皇上的發威被這一句話就給憋了回去,這題也一點都不誇張……甚至這話還隱約有誇讚朱元璋和紅巾軍起家的意思,說的太好聽了。
當然,這話也太過於冒犯!
因為這等於在一話兩說,一是誇大明起家歷史的牛逼,二就是最簡單的反擊,身為臣子反擊皇帝的直言!
李魁是在質問老朱,質問——你朱元璋也是忘本了嗎?!
狠啊!
朱元璋聞言心中已經有了算計,但此刻他卻沒了臺階能下。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