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諫成聖下,大明死諫官!

第70章 老朱:我就暴力推行寶鈔,你們讀書人懂什麼?

在《明史·食貨志》中,明初軍費就佔歲出七成,實行寶鈔推行之法核心便是為了犧牲民生保全國家,保全可以戰爭計程車卒利益。

而在《大誥續編》中,洪武二十五年,杭州米商王二因拒收寶鈔被凌遲處死,此案後江浙米鋪被迫以1貫鈔收1石米,明明當時時價是需3貫……這也證明了朱元璋始終就是這樣乾的,就要暴力推行寶鈔的策法。

實話講,就是成也因老朱才有了大明,敗也因老朱的政策而導致大明後期的經濟上悽慘……的滅亡。

而除去後面明帝各個奇葩的操作外,加之宦官掌權、黨政有權外,一個國家的經濟都弄不好,硬生生強撐了300年,已經是個奇蹟了。

這也幸虧有一個個歷史留名名臣幫忙,尤其張居正對經濟方面的改革功不可沒……

奉天殿眾人在沉默著,葉言卻思考清楚了這一點,說白了想改變大明的經濟不能直接強改,例如直接廢除寶鈔。

是要一步步來,寶鈔有利有弊,以利去講,要做的是改變寶鈔中存在的問題。

所以!

“臣有話說!”

李魁和劉伯溫此時都不能多言了,葉言不想分身就這樣死去,尤其李魁這種已經讓老朱有了很大忍耐度的分身……更何況死了也是白死,再怎麼和老朱辯解,他也不可能聽李魁的話。

王彥突然出列,這位朝廷新貴在老朱眼裡……那就是另一種形象。

如果是李魁是臭不可聞的硬石頭,那麼王彥就是另一種,雖然也是硬骨頭,甚至更加極端。

但上次敢拿全族的命諫言,對方說話看似瘋狂……實則應該是有考慮的,也應該是有他的想法在其中。

老朱看向王彥,卻沒有讓其講話,反倒是搶先道:“哦?王卿……對了,剛剛咱就想問,人冊的事,準備的怎樣了?”

葉言完全不驚訝,只是讓分身王彥揮手。

一旁的當值太監,早就準備好了近些日子就該給朱元璋簡約的人冊。

“臣早已準備好!”

“咱看看!”

朱元璋直接搶過太監手中的冊子,他現在脾氣確實很炸,也懶得做那些禮數的工程。

也唯獨大明這位開國皇帝能這樣,後世那些明帝做點什麼都得看臣子臉色……唯獨他是完全不怕,大家當官都是為了權力,拿每天的命在當呢。

幾眼看去,老朱難得一笑,情緒似乎好了起來。

“有意思……王彥,你九族人居然真的都是乾淨的,好好好,真是好啊!”

人冊總共只做了一份,關鍵就是王彥分身自己的九族資訊,以及陳寧個人家族的情況。

老朱拿著陳寧那份的人冊都沒有多看,這上面根本沒有字畫的事,看來王彥……

“陳舍人家世也是乾淨,不過……王彥,回答朕,你以為韓國公李善長辭官後,咱大明今日該有誰來替代他呢?”

葉言心如明鏡,朱元璋這是讓分身表態呢,你壓著陳寧的事不整死他,是不是……想針對胡黨?

王彥立刻拱手,有些意味的說:“自然是胡大人!今日當韓國公以寶鈔萬利飾過時,是胡相出言闡述有利必有弊的道理,當李僉事激辯無措時,是胡相當殿質詢中書省為何不察鈔弊的關鍵!此等不避權貴、直指樞要的膽魄,方為宰輔真本色!”

“今中書缺位,非需守成之吏,而要破局之刃!能承陛下雷霆之威肅清積弊,敢以鐵腕重立寶鈔信用的——”

王彥說的相當認真,劉伯溫詫異的看向他,胡惟庸卻在盤算到底怎麼回事。

那句話出來了!

“現唯胡惟庸胡相可以,惟其能繼韓國公之位,鑄新政之鼎!”

“……”

朱元璋在沉默後,終於徹底笑起來。

這個表態的話說的好,他喜歡聽,這樣的話。

“朕也認為有道理,胡惟庸!”

“在!”胡惟庸也看向朱元璋拱手。

老朱直接就說:“左丞相位置空虛,現無人能應……姑且論爾來代行中書省六部管理之責吧!”

“謝陛下……下官領命!”胡惟庸整個人表情未變,卻越想越覺得……這王彥真是不簡單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