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帝劉宏也是搖擺不定起來,也在分析利弊。
思索一翻說道“此事,明日再議,陽渠一戰,自當嘉善,特此今日獎賞”
隨後手指一擺,張讓躬身的走到大殿中央。
朗聲幾下,鄭重的唸叨。
“詔曰:朕承宗廟之重,奉漢室之祚,當此黃巾初定、戰暫息事之秋,念及群臣宣力、將士用命,夙夜感懷,未敢忘功。
今稽古制、循舊典,錄諸臣勳績,頒此賞詔,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原車騎將軍楊會
原車騎將軍楊會,以皓首之齡,懷赤誠之心,當黃巾構亂、京畿震動之時。
辭廟堂之安,赴疆場之險,躬擐甲冑,親督部曲,或守要隘以拒賊鋒,或撫士卒以勵軍心,雖年逾古稀,猶身先士卒,未嘗稍怠。
封忠武侯,食臨晉縣三千戶,賜甲第一區於洛陽南宮之側,錦緞二百匹、黃金百斤,許其每朔望入朝,參議軍國重事。
其子孫一人賜郎官之職,世襲罔替,以彰其功,以慰其忠。
車騎將軍皇甫嵩
昔黃巾作逆,天下鼎沸,爾提一旅之師,揮戈東向,先破潁川之寇,再平陽渠之賊,斬擒潁川波才眾渠帥,旬月之間,領軍回防。
又督諸軍鎮撫三輔,安輯流民,使京畿無虞。
其功當列元勳,茲晉封——槐裡侯,食邑五千戶。
左中郎將盧植
爾以儒將之姿,總北軍五校,前討黃巾於陳留,雖遭打敗,而忠節不撓,仍殫精竭慮,整飭邊防。
茲授尚書令,典領樞機,兼封關內侯,賜黃金百斤、錦緞五十匹。
討逆校尉劉明
漢室宗親之後,扶大漢之雄心,爾少負英氣,有澄清天下之志。
討黃巾時,領兵入琢郡,而又入青州,再引兵入潁川,收降卒、募壯士,屢破賊眾,保境安民。
又率大漢天軍擊黃巾,保漢室,多合朕心。
茲擢,護匈奴中郎將調幷州一州之兵權,許便宜行事,兼八關總都尉,晉封縣侯廣武侯,食邑二千戶,賞絹百匹、黃巾百兩。
騎都尉曹操
騎都尉曹操爾少懷壯志,素有澄清天下之略。
昔黃巾聚陳留,逼近京畿,爾隨軍陳留,隨盧中郎將討賊,誓死守大谷關後獻《陽渠之策》其忠勤可嘉,其智略可稱。
茲擢司隸校尉,掌司隸兵馬保守洛陽,加封都亭侯,食邑三百戶,賞黃金五十斤、良馬二匹,命整飭郡兵,以備不虞。
別部司馬孫堅
爾起自江東,驍勇善戰,隨朱儁討潁川黃巾,先登陷陣,斬賊帥,勇冠三軍。
茲遷議郎,入值尚書檯,兼領長沙太守事,賜兵甲五十副。
大將軍何進封慎侯.....
夫有功必賞,乃先王之令典;賞不逾時,所以勸忠勳也。
諸臣受此爵祿,當益思報國,或鎮疆土以衛社稷,或理庶政以安黎元,勿負朕望,勿負漢室。
若有驕逸怠惰、罔恤民事者,天下共誅之。
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中平元年夏七月詔
尚書檯奉詔繕寫,三公府監印,頒行州郡。
封賞儀式落幕,隨著司儀官一聲“退朝”,百官有序退出德陽殿,原本喧鬧的朝堂漸漸恢復了平靜。
封賞儀式落幕後,百官陸續退出德陽殿,劉明卻並未隨眾人離去。
他與蔡議郎蔡邕並肩轉身,一同穿過洛陽城的街巷,朝著蔡府的方向走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