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召喚之帝途霸業

第44章 曹操到陽渠,陽渠做防備

虎牢關前的廝殺依舊激烈,但明眼人已能察覺,黃巾的攻勢中多了幾分刻意的拖沓。

......

但是張角的五萬大軍從陳留到大谷關需要13~18天,才能到。

黃巢為了預防官軍派兵奪回大谷關,於是分起兵來,自己率六千黃巾士卒坐鎮大谷關。

同時派孟覺海率領七千兵馬沿途探查,並阻攔官軍。

如果官軍沒有派出援兵,那麼就假裝佯攻陽渠。

主要是黃巢這點人馬,根本不管啥用。

因為陽渠防禦屬洛陽禁軍(南軍)職責,正常情況下駐兵約兩千到三千人。

這裡含弓弩手、步兵及少量戰船守衛,核心是依託地形遲滯敵軍,而非長期死守。

若洛陽城內援軍,如北軍、城防部隊快速支援,守軍兵力可增至5000人以上,防禦強度翻倍。

於是大谷關之破,黃巾的兵鋒直指陽渠,一場關乎洛陽存亡的決戰,即將在伊洛河畔拉開序幕。

曹操率領殘部星夜兼程趕往陽渠南岸,一邊厲聲催促士兵加速疾行,一邊派出數名親兵快馬加鞭奔赴虎牢關,向盧植緊急通報大谷關失守的訊息。

《三國志·吳書》曾載,孫堅討伐董卓時,進兵大谷,距洛陽僅九十里。

以此推算,若按正常行軍速度,從大谷關到陽渠約需一兩日路程。

若是騎兵奔襲,一日之內便可抵達。

曹操所部雖經苦戰折損,卻憑著一股狠勁全速趕路,終在一日內抵達陽渠。

抵達陽渠橋頭,曹操翻身下馬,對著守橋的南軍士兵亮明身份:“某乃騎都尉曹操!速請南軍主將相見,黃巾賊已破大谷關,不出兩日便會兵臨此處!”

南軍守兵見他神色焦灼,又聽聞黃巾將至,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放行,同時派人飛奔入營通報主將。

片刻後,南軍主將聞訊而出。

這主將身居校尉之職,受衛尉統轄,論官職比曹操當前的騎都尉還要高出一截。

他剛出營門,便見曹操雙目佈滿血絲,戰袍上還沾著未乾的血汙,顯然是一路疾馳而來。

曹操顧不上喘息,三言兩語將大谷關失守的經過簡要說罷,隨即把途中籌謀的對策全盤告知對方:“兩日之內,黃巾主力必定殺到陽渠,我等需即刻佈防!”

南軍校尉聽罷,面色凝重地轉向身後的傳令兵,厲聲下令:“傳我將令,從此刻起全軍進入戰時狀態!敢有懈怠退縮者,立斬不赦,以軍法從事!”

於是曹操在陽渠南岸面對即將抵達的黃巾大軍,結合自身殘部現狀與陽渠地理特點。

曹操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軍事策略,核心在於“以險據守、速築防線、虛實結合、爭取時間”,具體舉措如下:

首先是緊急傳訊朝廷。

他第一時間將大谷關失守的訊息上報,以便朝廷及時商議對策、調派兵力馳援陽渠南岸,為防線爭取外部支援。

其次是依託陽渠天險,強化河道封鎖:

曹操設計的是斷橋阻渡,設障河道拆除陽渠上的平城門橋、宣陽門橋等重要橋板,按上一拉就能撤除這個橋面的機關橋板。

同時留下部分看似薄弱的浮橋作為“誘餌”,實則暗藏火油與引火裝置,可隨時焚燬阻斷,以此遲滯黃巾軍主力的進攻節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