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日常錘夫記

第27章 清河郡

清河郡以南方向行駛約摸六百五十公里的路程能夠抵達淮南。

崔府府中,崔老太爺與崔老夫人居住的主院裡聚集了人丁興旺的崔府子弟。

以崔老太爺與崔老夫人為首,次之崔大老爺崔大夫人、次之崔二老爺崔二夫人、再是崔三老爺崔三夫人。

往下還有數不盡的小輩名諱。甚至是七奶奶生下兩月有餘的奶娃娃都被母親抱著來到此。

碩大主院中,單單是南北兩面的牆壁,貼合著製作成與牆面尺寸相當的兩面博古架。

精心測量的每一處欄架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綺羅異物。

如,光滑透亮的翡翠玉白菜、藏珍釉裡紅青花瓷寶瓶、預示福祿的精刻銅葫蘆等...

其中,最是吸引人眼球的是居於中央處的一對工藝精湛,玉石通透澄亮上好的麒麟座。

足以可見清河崔氏一脈的昌盛繁榮。

即便如今崔氏已無子弟在朝為官,遍佈天下的以清河崔氏一脈為主的營生讓其的家業只增不減。

乃至清河崔氏在清河郡一方,仍舊穩居世家首位。

清河郡的百姓都認為崔氏的只盛不衰,很大緣故是因家族團結一致無二心,更需要一位能夠管制好一個大府的老夫人。

說起清河郡最有福氣的夫人,百姓定是異口同聲提起崔老夫人的名字。

上無惡婆婆,下無事妯娌。裡有乖兒媳,外有好兒子。老了還有相濡以沫的老太爺。

子孫後代綿延不絕,齊家喜樂。

清河郡最有福氣的老夫人此時正坐在榻上含笑望著下方齊聚滿堂的子子孫孫。

獨獨缺了心愛的老閨女不在,否則那該是多麼美好的畫面。

崔老夫人不由感概。

收到老閨女的來信,聽聞大外孫媳婦生了曾外孫女,沒成想老閨女也到了作祖母的年紀。

為老閨女感到欣慰,轉頭又數數老閨女嫁到淮南滿滿二十個年頭了。母女之間也是二十年沒有見過面了。

崔氏作為崔老夫人的老來女,在母親心中存在著不一樣分量。

隔三差五的崔老夫人都會想想自己疼愛老閨女過得好不好...女婿很好,可母親無時無刻不在擔憂孩子...

一聽說曾外孫女即將滿月,崔老夫人心思活躍起來,計較著若是趁著這個機會隨著兒子們一同去淮南看看老閨女三個外孫多好啊。

可惜,當崔老夫人將這個想法與丈夫還有三個兒子提過後,竟然得到了一致的反對。

崔老夫人也能理解他們的擔憂,畢竟再過幾年馬上奔七十的人了。出個什麼意外,還得累著兒子兒媳。

即便再是想要去,這事也不了了之。

倒是崔府三個老爺瞧著母親思念妹妹的樣子,難免也有些不是滋味了。

私下一商量,打算這趟去淮南的時候,同妹妹妹夫商議一番。

讓崔氏能夠抽空往清河郡回來一趟好好的陪陪不知能在世間存於多久的父母親。

與父親母親提過三兄弟的意思後,他們沒有什麼意見。母親更是喜悅地連著說好,就連少言的父親嚴重都有莫名的動容。

如今妹妹的小三兒也大了,能離了孃的身邊。

對於讓崔氏回來清河郡的想法都抱著迫切的希望。

此刻。

三位老爺俱是身著一身墨色簡易長袍,身旁站著各自的夫人。

崔大夫人不放心地叮囑著崔大老爺道:“給大外甥小侄女的滿月禮我都包在你的裝行李的箱籠當中,可別忘了此事。人去了禮沒給,到時還不得讓別人看了笑話。”

叨叨叨叨,從知曉今日三位老爺準備離開清河郡往淮南去參加姑奶奶孫女的滿月宴開始。

崔府裡的各方夫人俱是不放心地這也叮囑一番,那也叮囑一番。恨不得自己替了這趟出門,將各自老爺都在府裡管事。

崔大老爺聽得耳朵都快長繭了,麻木地點頭:“知了。”

然後,崔二夫人這邊擰著眉,給崔二夫人解釋她備的禮具體放在哪個箱籠裡了。

道:“老爺可聽明白?清楚東西都在哪裡了沒?”

崔二老爺渾渾噩噩的複述了一遍:“第二個箱籠,放在衣裳中間夾著。”

崔二夫人聽了滿意地點點頭。

那頭,崔三夫人目光滿是羨慕地看著崔三老爺,她可都沒出過清河郡呢。

姑奶奶生了三個兒子的滿月宴,丈夫代替孃家都去過淮南城三趟了。這回姑奶奶的大孫女出生,丈夫又去.....

不能不讓人羨慕啊,本就不是愛靜的性子,待在後宅久了,更想往外頭去看看是何模樣...

感受到夫人炙熱的目光,崔三老爺愧疚地向夫人道:“這回時間緊,下回定帶上夫人一起到淮南去瞧瞧。”

崔二夫人意外得了丈夫的承諾,喜道:“行。”

坐在上方塌上的崔老太爺與崔老夫人可是將低下的一幕幕都收入眼底了。

崔老夫人笑著制止了接下來的話語聲:“時候不早了,早些出門吧。現在出發,晚上還能找個客棧歇息。”

兒子再大在崔老夫人眼裡都是孩子,兒行千里母擔憂,更何況三個兒子都已人到中年。

身體哪有小年輕強壯。

素來不愛言語的崔老太爺也道:“路上注意安全。”

長輩發話了,又看到外面的日頭起了,確實得儘早趕路了。

三位老爺連連點頭,走過三趟,內心都淡定從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