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朱標早已察覺門外動靜。
聽到聲音,他低沉應道:“進來。”
呂氏聞令,輕輕推門而入,並懂事地將門重新合上。
身為次妃,即便得寵,也必須恪守規矩。
在太子府,她須聽從正妃常氏與太子朱標的命令列事。
書房內燭火通明。
自呂氏進門起,朱標的視線便未離開她,看似隨意,心中卻已思慮萬千。
呂氏跪坐下來,察覺朱標目光異常冷峻,與平日判若兩人,心中頓感不妙,忍不住主動詢問:
“太子殿下,此時喚妾身來,可有要事?”
朱標未立刻回答,緩緩抬眼,注視著她:
“愛妃近來可好?允炆有何異樣?”
聲音低沉,毫無感情。
對這個兒子,朱標如同馬皇后看待朱允炆一般,失望透頂。
登基四年,首年瘋狂削藩,後三年便是內訌混戰,如此行徑,豈配為朱家子孫?
呂氏內心戰慄,感受到朱標的疏遠,不敢怠慢,如實答道:
“回太子殿下,允炆吃完奶已睡下,有侍女在旁扇風消暑,睡得很香甜。”
朱標不為所動,只緩緩點頭:“嗯,好。”
此時,一隻飛蛾不知從何處飛來,撲向燭火。
轉瞬間,火焰點燃了飛蛾的翅膀,將其焚燒殆盡,化為飛灰。
燭火因飛蛾的撲入而短暫搖曳,朱標身後的影子隨之晃動。
待火光復明,影子也恢復了正常。
朱標忽然抬眼直視呂氏,問道:“呂氏,你可知飛蛾與蝴蝶的區別?”
這時,朱標對呂氏的稱呼,已悄然從“愛妃”變為“呂氏”。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令呂氏措手不及。
她本該知曉答案,此刻卻腦中一片空白,支吾半晌,未能作答。
見其不敢回答,朱標自顧說道:
“蝴蝶是美的象徵,受人追捧,故有‘破繭成蝶’喻人才。飛蛾卻身附粉塵,惹人厭惡。唯遼金那等蠻人喜飛蛾,視其為勇士赴死之志,如飛蛾撲火,欲引人注目。然結局如何?世人依舊厭棄飛蛾。現在,你可明白了?”
如果朱元璋在此旁聽,定會高呼“標兒有帝王之資”!
朱標語氣平穩,話語卻如雷霆貫入呂氏耳中。
霎時間,她呆若木雞,彷彿被無形之手扼住,冷汗涔涔。
書房陷入死寂。
朱標不再多言,起身負手,徑直朝門外走去,將呂氏獨自留在昏暗的書房裡。
不知何時,燭火熄滅,東宮重歸寂靜。
……
次日清晨,難得的涼爽時分。
清晨五時,大臣們已在朝房等候上朝。
太監前來傳令,高呼入朝。
文臣武將分列左右,整齊有序地入朝。
過金水橋,待鳴鞭後,依次進入奉天殿。
文臣佇列為首的是汪廣洋與胡惟庸。
胡惟庸身為丞相,此刻春風滿面。
他交遊廣闊,朝中七成能臣皆為其黨羽,武將中亦有不少人與之關聯。
上朝禮樂奏響,朱元璋自側方步出。
待其於龍椅坐定,太子朱標亦整理衣冠,坐於稍低一階的平臺上。
大臣們行三跪九叩大禮,高呼萬歲。
朱元璋揮手道:“免了。藍玉,邊疆戰況如何?”
他素來重軍務,常朝往往由軍事奏報開始。
武將佇列中的藍玉應聲出列。
此人精壯幹練,目光如炬,看向朱元璋時滿懷敬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