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替弟從軍,歸來被奪軍功

第55章 石柱土改,均田地!

“小人知罪!小人該死!願捐出全部田產贖罪!求將軍開恩!”錢老爺癱軟在地。

“孫鄉紳!你勾結縣衙胥吏,虛報災情,侵吞朝廷下撥的賑災糧三百石!致使多少災民餓死溝渠!認罪否?”

孫鄉紳面如死灰,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

“虎頭鍘伺候!斬!”楚軒的聲音沒有一絲波瀾。

血淋淋的籮筐就擺在衙門口示眾,裡面的人頭無聲地訴說著反抗的下場。

短短五日,六顆昔日作威作福的鄉紳頭顱接連落地。

恐懼如同瘟疫般蔓延。

最後幾名尚在觀望的鄉紳,連滾爬爬地衝進衙門,將厚厚的地契一股腦扔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捐!全捐!只求將軍饒命!只求活命!”

清算的狂風暴雨過後,石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典。

數日後,衙役們敲著鑼,沿著阡陌縱橫的田野奔走宣告:

“將軍令!按丁口分田!十六歲以上男丁,授田五畝!婦人授田三畝!年逾六十老者及十歲童子,各授田一畝!即刻丈量,插標為記!”

“分田了!真的分田了!”

衣衫襤褸的農夫們扔下鋤頭,發瘋似的衝向屬於自家的田埂。

白髮蒼蒼的老翁伸出枯枝般顫抖的手,一遍遍撫摸著田埂上新釘下的木樁,老淚縱橫:

“這……這真是我家的地了?老天爺開眼啊……”

婦人抱著瘦弱的孩子,跪在鬆軟的土地上嚎啕大哭:

“兒啊!咱有地了!有地就餓不死了!是楚將軍給的啊!”

少年們舉著簡陋的田標在田野間狂奔歡呼,笑聲直衝雲霄。

整個石柱都沸騰了,鑼鼓喧天,鞭炮炸響,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無數百姓自發地湧向宣慰司衙門的方向,對著那個方向伏地叩首,山呼海嘯:

“楚將軍活命之恩!萬世不忘!將軍萬歲!”

與此同時,宣慰司簡陋的印刷坊裡油墨飛濺。

工匠們緊張地操作著,一張張帶著油墨清香的《石柱新報》被印製出來。

頭版標題觸目驚心:“逆賊沈衛國罪狀十條”:

“一、悍然截殺欽差駱養性隨員二十七人,血染驛道;

二、囚禁太祖血脈蜀王殿下,僭居王府,形同謀逆;

三、縱兵劫掠成都府及周邊七縣,所過之處,民財盡空,十室九空;

四、強徵民夫數萬修葺城牆,累斃、虐斃者逾千,白骨累累;

五、橫徵暴斂,加徵‘平賊餉’、‘城防捐’,民脂民膏盡入私囊;

六、勾結劣紳,魚肉百姓,致蜀中哀鴻遍野;

七、……”

另一版則是醒目的石柱新政:

楚將軍奉旨均田,萬民得活!新種土豆、玉米、番薯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戶戶糧滿可期!

這些報紙很快被一群武林高手分發到四川各地。

田間地頭,識字的秀才被農人們團團圍住。

“先生!先生!紙上說的啥?快給大夥念念!”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