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
大朝會。
百官神情肅穆,低眉垂目,紛紛按官職入座,不敢有絲毫逾矩。
而位於前方的,是李寬等人。
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面色平淡:“司空,你來說說馬蹄鐵這事。”
房玄齡神色正常,回話道:“回陛下,我已寫了關於此事的條陳。”
李世民微微驚訝:“哦?!呈上來。”
內侍立刻來到了房玄齡的位置,拿條陳(古代向上級分條陳述意見的檔案)。
轉瞬後,李世民掃視了手中的條陳。
看了上面因各地鐵匠鋪生產的能力,而規劃出每年各地所需上交中央多少馬蹄鐵的範圍數值以及在馬蹄鐵上撰寫編號防止洩露等些許話後。
李世民眼中滿是讚許:“不錯,就按你所說的來辦。”
“是陛下。”
李世民又把視線投放在長孫無忌身上:“司徒,各地旱情如何?”
他問這話,是因為貞觀十七年,在廢太子想要造反那些天,某些州不幸遭遇春季大旱,已嚴重影響百姓生活。
故而,才有了此問題。
長孫無忌眼珠子溜溜轉一下,避重就輕的不說一些事:“回陛下!”
“十七道巡察使已經到了各地進行巡查,以此來應對旱情帶來的民生問題。”
李世民點了點頭:“旱情!這些年時不時發生,不容小覷啊!”
“諸位有什麼良策,說說?”
他這是例行詢問一下。
內心卻沒有怎麼抱有希望。
終究這些年來,要有良策的話,早就會出來。
工部尚書杜楚客舉了一下笏板。
李世民看見後,示意他講:“工部尚書,你有何良策?”
杜楚客建議道:“陛下,還是得因地制宜,勤修水利啊。”
“嗯!這事朕也知道,但沒有那麼好辦。”
杜楚客這才露出銳利的爪牙來:“陛下,魏王主編過《括地誌》。”
“而《括地誌》裡記載了各地的地形樣貌。”
“修水利這事離不開它。”
“因而,由魏王來負責此事,再合適不過了。”
這是他們的第一招!!
李泰也主動懇請:“父皇,交給兒臣吧!”
“兒臣一定會辦好的。”
李世民對於他的主動,有點詫異:“哦?!”
因為這時,只要是離開了長安,那恐怕就與太子之位無緣了。
可他深知自己這個兒子的性格,無知、又假,但會爭。
青雀他真的會放棄嗎?!
當然,李世民是看出了杜楚客出聲,是為了引出李泰這件事。
畢竟太過於明顯了。
要是這都看不出來,他都枉為皇帝了。
至於李寬,則在偷摸觀察。
那目光時而變化,是在打什麼心思?!讓人完全摸不透。
李世民考慮了一下,此話不無道理,便讓李泰去試試水,若真能成,未來就讓他一直做這個差事吧。
“你先試試吧!”
“朕給你一年的時間,若沒有成績,就自行回來,另派人去吧。”
李泰心中一喜,叩謝道:“謝父皇!”
隨即,他使眼色,讓杜楚客繼續來。
杜楚客內心叫苦,可誰讓他自願上了賊船。
緊接著,他又發表意見了:“陛下,臣聽說,各地的旱情出了一些意外。”
“但臣不知道該不該說出來。”
這是他們的第二招。
長孫無忌眼睛驟大了一下。
你這傢伙,會這個膽量?!
該不會是……?!
他有所揣測。
李世民眯起眼睛,不對勁不對勁,看來是有所圖謀啊,那就讓朕看看,你們會出什麼招!?
自然,他表面上還是若往常一樣。
“哦?出意外了!?”
李世民平淡的問罪:“司空,你怎麼沒跟我講?”
“……”長孫無忌內心麻麻批的,你們自己要做事就做事,還想拉我下水!妄想!!!
“回陛下!”
他一臉茫然,裝作一無所知的模樣:“臣想不起來杜大人所說的意外。”
“估計是杜大人從什麼小道上聽到後,就信以為真了吧!!”
聽此,杜楚客暗歎,果然,就知道他這個老狐狸是沒那麼好對付的。
不上鉤!還反將一軍。
殿下,你真的選錯人了。
這下就徹底被動了。
不行!沒有長孫無忌頂在前頭,那後面說了,就全是我的責任了。
思緒飛快轉的一瞬間,他有了悔意,想退縮了。
因此,他以這話來鋪墊退路:“陛下,應該真如司空所言,是臣錯信了妄言。”
李泰咬牙切齒的。
他反悔了?!他反悔了?!
叛徒!叛徒!!
對於叛徒,看我怎麼整你!!
李世民冷眼旁觀著:“旱情,關乎百姓,事關重大。”
“既然道聽途說了旱情有意外。”
“那你就說來聽聽吧!”
“啊?!”
杜楚客也是進退兩難了,額頭冒汗了。
最終,只好應下:“臣遵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