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科了,系統成了我的學習監工

第40章 第二次集中訓練

五月一號,上午九點。

本應該在五一小長假空閒的小型報告室此時卻有些熱鬧非凡。

幾位兩鬢斑白的老教授並排坐在第一排座位上。他們身後則坐著十來位學生。

這時其中一位老師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向講臺。

是曾博遠。

清了清嗓子,他用很真誠的語氣說道:

“同學們,很高興你們能在準時參加這次的訓練,我們也不想過多佔用大家的課餘時間,但時間緊!任務重!希望大家理解理解。”

“那麼這次訓練呢?之前已經說過了,是兩組各自展示本組的實驗報告。然後下面的幾位老師也很想聽聽你們的看法,希望大家認真對待。”

“好了,廢話不多說。開始吧,還是第一組先來!”

曾博遠一說完,不遠處一位男生站了起來,快步走向講臺。

不是一組的組長余文凱,徐凌不認識,聽秦芹介紹,才知道是叫蔣宇辰,是去年也參加過競賽的老手。

麻利地點開了電子大螢幕上的ppt,蔣宇辰介紹了起來:

“我們的首選實驗是乒乓球火箭問題。首先,我想簡單說明一下乒乓球能夠以一個很高的速度被拋射出的原因。

裝有水和乒乓球的水杯被從空中釋放,由於重力作用,在與地面碰撞之前積累了速度和動能。

水杯與地面碰撞後,動能會透過壓力脈衝波傳遞給杯子裡的水,水會因此產生射流。

射流擁有較大的初速度,與乒乓球碰撞後,水的能量將再次傳遞給乒乓球,使其能夠運動起來。

以下是我們關於此過程的理論證明。”

緊接著,蔣宇辰向臺下的聽眾展示了詳細的理論證明,包括了壓力脈衝波的相關公式,力場的求解,速度場的推導。

那些極其複雜的微分方程和不停被運用的拉普拉斯變換,讓徐凌大受震撼。

小組其他人也就除了秦芹沒什麼反應,其他人都是一臉瞠目結舌。

徐凌很不解,他拿到這些題目的時候,一直認為實驗才是這些題目的重點。

但從一組的報告來看,他們反而更注重的是理論推導。實驗的展示反而沒那麼重要。

大概過了二十分鐘,第一組的蔣宇辰已經做完了報告。

輪到徐凌了!

但此時,徐凌已經沒了之前的雲淡風輕,心中對自己的報告內容猶疑不定。

可現在沒有退縮的餘地,徐凌只好硬著頭皮開始了報告。

而事情也正如徐凌所想的那樣,有些不妙。

臺下的幾位老師聽著徐凌的報告,都是一臉嚴肅,最後甚至有幾名老師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見此,徐凌愈加緊張,磕磕絆絆花了接近半個小時才講完報告的全部內容。

但是,儘管已經講完了,徐凌還是十分忐忑。

“好了,徐凌同學先下來吧,報告就放在那不要關。”

曾博遠一邊說著,一邊走上了講臺。

回到座位,徐凌還是沒有平靜下來,心中不斷猜想曾博遠會怎麼批評自己。

“沒事,別擔心,已經很好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