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科了,系統成了我的學習監工

第71章 大研的去處

沒有耽擱,徐凌直接聯絡了管理大學生研究計劃的教學秘書。

教秘老師很耐心地聽完了徐凌的問題,但對於各學院的安排教秘也不清楚。

但教秘表示願意去幫徐凌問問。

徐凌感激不盡。

兩天後,徐凌收到了教秘老師的回應。

遺憾的是,由於學校暫時沒有研發電池或者無人機制造方面的需要,所以幾個學院明確地表示了不會聯手做徐凌的專案。

而沒有這些學院的支援,徐凌自己幾乎不可能完成。

罷了,就去看看電磁學有什麼有趣的課題吧。

若是有其他同學知道徐凌是迫不得已才選擇進入張忠堯的實驗室的話,免不了一陣捶胸頓足、痛心疾首。

魔都大學的所有院系中,物理學院的科研經費是最足的,最後的成果也是極其斐然的。

更別說是一電磁學了,不少專案都是以億為計算的。

比方說前兩年的穩恆強磁場的建立。

據說花了一個億,最後也直接在這個領域中超越了絕大部分國家,與科技強國米國的差距都是微乎其微。

而且張忠堯負責的專案一般都是最頂尖的。

有這樣的背景,普通學生很難想象為什麼徐凌最初還不願意去。

【張老師,我願意加入您的實驗室。】

徐凌主動給張忠堯傳送了資訊。

讓徐凌感到意外的是,張忠堯幾乎是秒回:

【哈哈,歡迎歡迎。對於選題的問題你先不要太在意,你找時間先來我們實驗室看看,瞭解瞭解。】

【那課題申請的問題怎麼辦呢?好像有時間限制吧。】

徐凌還是有點擔心。

【那個不用擔心,到時候先隨便填一個申請表,後面還可以修改。】

張忠堯無所謂地說道。

這就是走後門的感覺嗎?

真特麼爽。

別的學生可能因為選題糾結半天,徐凌根本不用擔心。

恐怕到時候哪怕沒什麼成果,張忠堯也可以給他填一個其他的。

但徐凌不會允許自己這麼做的。

張忠堯給了自己這麼大的選擇權,絕不是給自己拿來混的,而是希望培養自己的能力。

徐凌很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並且,只有這一次的課題做得好,才有下一次合作的機會。

徐凌不會因為張忠堯的優待而放鬆警惕。相反,他會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那麼在進實驗室之前,徐凌當務之急是要儘可能地瞭解張忠堯正在研究的μ子探針是怎麼一回事。

透過張忠堯的介紹和他所推薦的參考資料,徐凌終於看清了這項研究的冰山一角。

這項研究的主要思想是運用共線μ子束流來探測中微子電荷宇稱破壞因子。

按照張忠堯的設想,需要採用能量為45gev的正電子束流來打靶來產生高能量的共線μ子束流,這些μ子束流傳播、衰變產生中微子束團。

後者飛行1000餘公里後到達遠方探測器,透過分別探測μ子、電子、tao中微子和其反中微子的出現率可以探測中微子的電荷宇稱守恆破壞因子。

其實這項研究的理論方面的推導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徐凌加入的話能夠直接參與實驗。

而1000餘公里之外的探測器位於京城的清北大學核物理實驗室。

顯而易見,這還是一個合作專案。

是屬於魔都和京城的雙城記!

是魔都大學和清北大學的圓舞曲!

但這樣的大型專案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