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數設定好後,徐凌開始了模擬,主要看功率突然從低到高變化時,pemfc的一些特性曲線的變化是否和之前的理論推導對的上。
“這個影象合理嗎?超級電容器接的上嗎?”
余文凱問道。
論文畢竟是徐凌寫的,他多少有些不熟悉。
徐凌先是認真觀察了圖線的走向,然後利用函式展開了一系列的計算。
不對啊?
怎麼就差那麼一點呢?
理論的圖線在拐點的導數值略微有些偏大,而且功率突變的那一小段的割線斜率也有些許偏差。
“再模擬一遍。”
徐凌沉沉地說道。
余文凱沒有說話,默默地重新啟動了程式。
只是再模擬一遍又有什麼變化呢?引數都是一樣的。
“可能是我的理論證明還有問題。”
徐凌有些懊喪但更多的是疑惑,理論分析很多都是系統現成的,怎麼會不對呢?
這時,一旁觀察了許久的沈華南突然問道:“理論和模擬差距很大嗎?”
很大?那倒不至於。
只是有可能百分之幾的偏差。
徐凌隨即向沈華南說明。
“那就不用擔心了,這也只是模擬,又不是實際的電池。有點誤差很正常啊?”
沈華南提醒道。
對啊!這也只是演算法啊。
自己的理論分析本來和實際就有誤差,這個模擬和實際也有誤差。
那理論和模擬有誤差還值得大驚小怪嗎?
徐凌頓時豁然開朗,但心底還是免不了有略微的擔心。
“這樣,這裡還有一個peme誤差分析的程式,你試試看。”
看徐凌還是沒有打消顧慮,沈華南繼續說道。
徐凌頓時興奮了起來,連忙輸入了理論分析和模擬模擬的結果。
結果果然如同沈華南所說,根據程式最終測算的結果,誤差在可接受範圍內。
“所以啊,先不要懷疑自己,要相信自己。”
沈華南拍了拍徐凌的肩膀,有些語重心長地說道。
徐凌也記在了心裡。
那麼到此為止,徐凌對現有理論的驗證就已經完成了。
把所有模擬的結果加入論文就可以算作結束了。
但徐凌沒有滿足,好不容易抓住的機會,不能就這樣草草結束。
徐凌還要探索出abs系統的最佳化方案。
“其實就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余文凱試探著說道。
“不行,還有這麼長的時間呢,得看看能不能最佳化。”
徐凌果斷否決。
“那好吧,反正是你的論文,你說了算。”
余文凱很滿意,他當然希望這個電池系統做到最好。
同樣,對於徐凌的決定,沈華南當然不會干涉。
科學研究,當然是要精益求精。
同時,對於這個非本校的學生,沈華南不由自主得升起了欣賞之意。
要不和陳院長說說,想辦法直接把這學生弄過來,實在不行讓他碩士選擇港城科大也行啊?
這時,一旁研究自己論文的徐凌不由得感覺背後發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