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科了,系統成了我的學習監工

第81章 瓶頸與破局

依靠先前已有的經驗,課題組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望得更遠,走得更穩。

短短一個月,鋰電池、超級電容器和pemfc的獨立模擬模組就完全建立好了。

並且,獨立進行模擬實驗時,和實際實驗的偏差也很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這是一個階段性突破!

“我們已經完成了abs課題的第一個階段性任務,可喜可賀!

……”

周城康很高興,在全體實驗人員面前慷慨激昂地說了一大段激勵的話語。

大部分課題組成員的熱情都被調動了起來。

然而,實際上,研究熱情雖然能夠鼓舞人心,但它的作用卻是有限的。

面對突如其來的瓶頸,如火一般的熱情瞬間被潑了盆冷水,都不能用熄滅描述,完全像是還結了層冰霜。

按照研究計劃,第二個階段的任務是將三個獨立的模擬模組結合成一個完整的abs模擬器。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徐凌和眾多教授討論的結果是,借鑑pemfc熱系統模組的加入的經驗,依舊利用hil方法,將這三個分塊連線起來。

但想象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當只有鋰電池模組和超級電容器模組透過hil連線時,事情都還很美妙,模擬器的效能也沒有多少下降。

但pemfc一加入,一切都亂了套。雖然程式上,已經完成了連線。但最後一到真刀真槍的實驗,模擬器就撂挑子不幹了。

想跑一個簡單的資料,它都遲遲跑不出來。

當然,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發現了問題,課題組立刻動員了起來。

很多單獨模組裡有些贅餘的程式碼或者效率低下的程式碼都實現了刪除或者改進。

但結果卻仍然不盡人意,模擬器依舊是跑不了。像一匹瘸了腿的千里馬,讓人忍不住扼腕嘆息。

“徐凌同學,你有什麼看法嗎?”

周城康沉沉地說道。

“我覺得可能是hil的問題,我們自己單獨的模組已經做得很好了。”

徐凌思考片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就目前看來,hil是現有的最可靠和高效的方法了。”

一邊的計算機學院的教授說道。

“王教授,高效只是相對而言的,我們並不知道它內部的程式碼和演算法的結構是怎麼樣的。

形象點來說,hil可能是一把勺子,在喝粥的時候的確很方便。但有沒有可能我們的abs是麵條呢?

我想說的是,hil可能並不適用我們這種巢狀和多模組的模擬模型。”

徐凌耐心地解釋道。

但這並不能說明教授的學術水平不足,完全是因為hil這種方法不僅新,而且應用領域與教授們的研究方向截然不同。

“也就是說,你覺得應該放棄使用hil,換一種方法,對嗎?”

周城康理解了徐凌的意思。

“對!”

徐凌斬釘截鐵地回答。

明明這條道路走不通,為什麼還要一條路走到黑呢?

靈活變通,才能解決問題。

但放棄了hil,也就意味著失去了已有的經驗。

課題組需要完全從零開始,重新設計一個演算法,作為一個橋樑連線三個獨立的部分。

工作推進得異常艱難,計算機學院的老師和學生每天加班加點地研究,也遲遲沒有進展。

作為專案的管理者,周城康那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寫演算法的人忙得是焦頭爛額,等著做實驗的人等得卻又百無聊賴。

這怎麼是個事!

“我再去數學學院借點人過來!”

這是周城康想到的辦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