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科了,系統成了我的學習監工

第96章 基利安史密斯和第一個課題專案

這樣一想,是否還會覺得浪漫呢?

而和伊蓮一同來到實驗室的,還有一個與加州氣候研究中心的合作專案。

《探究大氣μ子及其隨溫度的變化》

由於這個專案並不複雜,作為實驗室新人的徐凌和伊蓮也能夠參與進來。

不復雜,但並不意味著它沒有意義。

一方面,大氣μ子主要由宇宙射線和地球相互作用產生,因此,研究大氣μ子,有助於揭示宇宙射線的起源、加速機制和傳播過程。

另一方面,透過對μ子的狀態研究,可以反演大氣的相關特徵及其變化,從而研究氣候變化。這也是為什麼和氣候研究中心合作的原因。

但課題的重點還是μ子的行為,這是史密斯實驗室所關心的,氣候中心最後不過是拿一份分析資料,自己再做進一步的研究。

而對於宇宙射線,徐凌充滿了興趣,研究宇宙射線是尋找磁單極子的重要手段,這一點,他可從未忘記。

但讓徐凌感到驚訝的是,可能真的是問題太簡單了,史密斯教授不準備親自出馬,課題負責人的位置交給了一位師兄。

……

九月三日,課題正式開始。

氣候中心來了幾個專家,和加州理工一方在一起展開了開題會議。

會議很簡單,一群人圍坐在會議室裡,每個人面前只擺了一杯咖啡。

“道爾森博士,你們有問題的研究方向了嗎?”

氣候中心的負責人率先開口。

而道爾森博士,就是負責專案的師兄。

思考片刻,他說道:“相關的探測器,我們是已經具備的。

而我們要做的,第一是找到探測器處的μ子速率與作為大氣深度函式的μ子產生能譜之間的關係。

第二是要將μ子產生能譜與透過對各深度溫度剖面加權來計算有效溫度的權重聯絡起來。”

“好,你們有目標就行,畢竟你們才是主力軍!”

氣候中心的一個小老頭說道。

隨後,一群人針對剛剛提到的研究方向,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徐凌時不時也能說上一些自己的看法,其他人也不會因為徐凌的年齡而忽視他的觀點。

就連剛剛進入實驗室的伊蓮也能說上話。

這讓徐凌很有認同感。

兩個小時後,會議結束,走在回實驗室的路上,徐凌有些感慨。

在華國,開題一般怎麼開?特別是這種不大不小的課題,而且有多方合作的時候。

答案是,以“酒”開題。

一些搞研究的,組一個酒局,把組內大佬喝開心,把投資老闆喝開心。

因為這類專案不難,成果是看得見的,把別人喝開心了,自己的論文就有保障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還有不少人另闢蹊徑,成了什麼“學術妲己”這樣的人物。

除非是真正重要的專案,或者真正踏實做學問的,很少有人能擺脫這一套。

而徐凌在這裡所看到的卻是大相徑庭。清清爽爽,一人一杯咖啡就足矣。

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裡,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討論學術問題。也沒有論資排輩的現象出現。

至於米國的整個學術圈,有沒有那些問題,徐凌也不知道,但至少目前正在經歷的這次課題,讓徐凌很有好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