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

第52章 八比

“是。”蘇錄心平氣和地講解起自己筆記的內容。

他本身記憶和概括能力就強,上午的課程內容雖多,卻沒什麼難點,便當場對照著筆記,講了個八九不離十。

“看來你確實聽講了。”張先生聽完臉色緩和下來,哪怕是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的好學生,也不可能把自己授課的內容,憑空複述出來。

蘇錄這種後進生,上課時不仔細聽講,更不可能記住這麼多。

他臉上的怒氣隨之消失,居然真就向蘇錄拱手欠身道:“為師錯怪你了。”

“先生折煞學生。”蘇錄趕緊側身讓開,一臉惶恐。

“世人以向晚輩認錯為恥,吾卻獨以不向晚輩認錯為恥。”張先生一臉坦然道:“錯了就是錯了,不會因為物件而改變。”

“學生受教了。”蘇錄忙躬身道,頭一回感受到了什麼是‘君子之風’。

張先生又好奇問道:“這真是你做的課堂筆記?這都是些什麼意思?”

“是。”蘇錄點點頭,向先生解釋道:“比方說,‘箭頭’是‘因為’‘所以’的意思。省略號是指這段內容出自《章句》原文,所以只記了首字,後頭便省略了。至於方框,是沒跟上先生的地方,正準備下課請教先生。”

“還有一些是隻有我認識的縮寫。”蘇錄又指著‘三ㄍㄌ’的字樣道:“這是‘三綱領’的意思。”

又指著‘入口ㄑ’道:“這是入口氣。”

這些符號可不是本子的片假名,而是漢語拼音的前身——‘漢語注音符號’,在大陸一直用到五八年,而在臺灣則一直沿用了下來。

因為年齡緣故,他中學時玩的電腦遊戲大半來自臺灣,裡頭但凡是中文輸入,就必須用到注音符號,令他十分頭疼。

好在那時的《新華字典》上,有拼音注音對照表,蘇錄比照著玩久了,也就把注音符號背下來了。其實也很簡單,只要將其當成另一種形態的拼音,一一對應即可。

蘇錄話少心思重,當初學習反切法的時候,就想著升級一下漢語的注音方案。但大明又不學英文,怎能用那西夷文字?所以他就用了這套注音符號。

“你真認識這些玩意兒?”張先生開始感到信服了。他翻了兩頁筆記,指著‘ㄉㄙ人ㄌ1’字樣道:“這是什麼意思?”

“代聖人立言。”蘇錄看一眼道。

“那這個呢?”張先生又指著‘口ㄑㄐ1ㄌ,1ㄌㄐ口ㄑ’,試著猜測道:“莫非是‘口氣即義理,義理即口氣’?”

“先生太厲害了,一看就會!”蘇錄忙奉上馬屁。

“這有什麼厲害的,兩個口字我還是認識的。”張先生啞然失笑,又好奇道:“我現在講你沒記下的內容,你現場記給我看看。”

蘇錄趕緊從筆袋中取出筆,舔了舔筆尖道:“先生請講。”

“其要三端:明己之明德,親天下之民,至事理之極善。”便聽張先生道。

便見蘇錄記道:“ㄑ1三ㄉ,ㄇ己之ㄇㄉ,ㄑ天下之ㄇ,ㄓㄕㄌ之幾山。”

“我大概明白了,你是用這些簡化的符號來代替筆畫複雜的字,你就不怕記混了嗎?”張硯秋好奇問道。

“所以要留那些筆畫簡單的字做錨點。”蘇錄道:“但如果句子太長,簡單的字太少,為防止混淆,也會用簡單的字代替複雜的字。”

“幾山,極善……”張先生點點頭,讚一聲道:“這麼記確實簡單。”

“當然保險起見,下課後時間寬裕,還是要趁熱整理回正常的文字。”蘇錄輕聲道。

“你這法子不錯。”張先生不光實事求是,而且頗為敏銳,問道:“這些符號應該是宋朝三十六字母之類的東西吧?”

“應該是。”蘇錄點點頭,雖然他也沒接觸過‘三十六字母’,但漢字‘顧名思義’的功能告訴他,應該跟他想的差不多。

“不過你這些符號,看上去要比‘三十六字母’之類的簡單多了。”張先生不愧是教書先生,職業病發作道:“回頭有時間,能否把你的注音符號整理出來,給為師一觀?”

“遵命。”蘇錄沉聲應下。他正好想看看,大明的讀書人,能不能接受注音符號呢。

“時候不早了,快去吃飯吧。”張先生終於放人道:“我看你還挺聰明的,要勤學多問,把心思用在正道上,爭取能留下來。”

“是。”蘇錄再次拱手應下。

~~

待張先生離開講堂,蘇錄也拎著乾糧袋前後腳出來。

蘇淡從藏身處倏然閃現,關切問道:“哥,沒吃板子吧?”

“沒有。”蘇錄搖搖頭,問道:“你吃了嗎?”

“沒,等你呢。”蘇淡招呼道:“走,我發現個好地方。”

他便帶著蘇錄,來到書齋東頭的小花園。太平書院是很明顯的蘇樣建築,自然也講造景。在屋舍間的空地上,建了涼亭,種了桃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