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子是點石成金的神仙嗎?”程秀才難以置信,繼續翻看後面的文章,發現打那天開始,程萬堂真的就進步飛速了。
不過二十餘日功夫,他的文章竟脫胎換骨般判若兩人了!先前的老氣橫秋、滯澀難明一掃而空。如今已是破題立論精準切要,起承轉合流暢自然,從文章結構到論述條理,都透著謹嚴的章法。
還真像是得遇名師點化的樣子。
而這樣的文章,在太平書院居然得不到一分……
看完之後,程秀才合上作業冊,當晚沒再說過一句話。
之後幾天他也一直足不出戶,甚至飯都不吃。可把兒子們擔心壞了,就連老闆娘也忍不住回來探視,看看她爹到底咋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只見程秀才恍若失魂木偶,僵坐在藤椅上。滿是皺紋的老臉上,半點表情都欠奉。往日眉宇間的傲氣蕩然無存,眼窩深陷蒙著灰翳,茫然望著手中的作業冊。
程承誠輕聲對妹妹道:“爹這幾天都這樣,我都想請端公來給他看看了。”
“大哥別胡鬧,爹是讀書人,養浩然正氣,百邪不侵,”老闆娘斷然搖頭道:“你弄個跳大神的來,像什麼樣子?”
“我這不沒請嗎。”程承誠說完不禁暗歎,跟妹妹半年多不見,發現她像換了個人一樣。
此刻她站在廊下,髮間銀簪亮得晃眼,身上雖穿著素裙,卻掩不住的明豔照人,從頭到腳透著自信和果決。連聲調都比從前清亮了幾分,脆生生帶著不容置疑的利落,讓你不由自主在她面前低頭。
“爹你啥子情況嘛?”老闆娘走程秀才面前,拿起那本作業冊道:“就算萬堂不上書院了,你還可以自己教他嘛,天塌不下來喲!”
“我不教了,我誰也不教了。”卻聽程秀才喃喃道:“我誰也教不了了,我要辭館了……”
再看跪在廊下的程萬堂,已經把自己的臉抽成大茄子,哭啞了嗓子道:“爺爺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行了萬堂,先別哭了。”當姑的心疼侄子,老闆娘拉起他來,對老爺子道:“爹,你到底咋了呀?就算萬堂不上書院了,你也不至於徹底否定自己啊。”
“跟他沒關係。”程秀才終於吐露心跡道:“是我過時了……”
老闆娘心說這話怎麼這麼耳熟?轉念一想,原來是蘇二哥也說過的。他正是認定了自己跟不上時代,才會辭館去跟自己乾的。不然憑自己怎麼勸,他都不會來的……
再一想,蘇二哥才三十出頭,老爹都已經快六十的人。年輕的尚且如此,年老的有類似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唉,爹辭館了也好。”程承誠輕聲道:“這麼大年紀了,還整天上課看作業,我都替他累得慌。”
“在家頤養天年,說不定眩暈的毛病就好了。”老闆娘也表示贊同。
~~
全家人難得意見一致,程秀才當天就寫了辭呈,讓程承誠送去藺城。
人家程秀才是官辦社學的教師,不像蘇有才那種私塾塾師,只要跟族長打聲招呼就可以辭館。他得報上級主管部門——永寧衛經歷司,等到新的教師到位才能走人。
很多地方因為地處偏遠,沒有新的先生願意去。辭呈遞上去多年都沒有人來接班,老先生只能幹到死……
比方二郎灘社學的上一任老先生。
程承誠把辭呈送到了永寧衛指揮衙門。衛所轄區的教育事業也歸指揮衙門管轄。所有社學都是由永寧衛設立的不說,其實太平書院也是當年永寧衛、瀘州衛、赤水衛三衛指揮使,一起到瀘州的鶴山書院磨出來的。
只可惜大明只有三分之一的衛所設有衛學,而且集中在九邊。像他們這種西南蠻夷之地,幾乎一處都沒有。所以三衛的學子要考秀才,還得去合江縣附考……
這是歷任指揮使最鬱悶的地方,培養一頓人才,全都給別人做了嫁衣。
但他們也知道,想改變這種現狀,只有繼續培養人才,爭取能培養出個進士來。再由他上本現身說法、請設衛學,效果比他們這些武官上一百本都好使。
所以三位指揮使對教育的投入,比州縣官還大。去年為了能讓大名鼎鼎的朱琉來太平書院任教,三衛還一起咬牙,給書院的學田免了稅。
現在一位秀才要辭館。原本不算什麼大事兒。但永寧衛的陳經歷,擔心二郎灘那鬼地方沒人接班,後續鬧出事端來,驚動了都司大人。所以就不想批准,還想讓程秀才繼續教下去。
“我爹都已經站都站不穩了,還怎麼教啊?”程承誠鬱悶地拍了桌子,桌上便多了二兩銀子。“這個理由還不夠硬嗎?”
“硬是要得。”陳經歷揮袖一拂,那錠銀子便不翼而飛,他的態度終於鬆動道:
“這樣吧,讓令尊先在家歇著。我行文你們千戶所,只要他們有人選推薦,你爹馬上就可以離館。”
程承誠卻不放心道:“萬一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學裡的蒙童不就掉坑裡了嗎?”
“兄臺操心事兒還不少。”陳經歷白他一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