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安沉聲道:“這個事情要嚴格合規,別弄成非法集資,要嚴格按照正規流程走。”
透過這一操作既解決了公司現在的資金問題,同時對初創團隊進行一次變相考驗。
如果是在幾個月前產品還沒個影子的時候,陸安提出這個期權方案,那就有點耍流氓的意思。
除非是對他無比信任且知道他的能力,否則在那個時候,是個正常人都不會掏錢行權購買公司的期權。
但是現在肯定就不一樣了。
仿生義肢原型產品已經打造了出來,員工們也都參與了這個過程。
能不能成功大賣,就看市場的驗證。
這個時候,陸安拿出期權方案,那就不能說是耍流氓。
而且期權配股這個事情,必須要在產品得到市場檢驗之前進行。
因為還沒經過市場驗證,意味著仍有一定的懸念,可能大賣,但也可能失敗,所以還是有一定的潛在風險。
如果真的大賣了之後再給出期權方案,那就不能叫考驗,而是分錢。
當人人都知道這是無風險穩賺的,確定是血賺不賠的買賣,就算貸款甚至借高利貸也要行權,把配股份額買完拉滿。
顯然,陸安就是要以此考驗他們的魄力和勇氣,以及考驗他們基本的眼光能力如何。
產品都已經做出來,如果連這點魄力和勇氣都沒有,這點眼光判斷都沒有,還一點風險都不願承擔。
那也說明今後難堪大任,也沒必要花費太大的精力去培養,就老老實實當個基層員工正常拿工資,以後頂多靠資歷再爬幾個級別,當個中基層部門主管就差不多了。
反之,那就可以培養,可以提拔到更高的崗位重用。
在公司困難期間願意掏錢行權,能夠接受其中的潛在風險,那麼以此分享到公司更多的紅利也是應該的。
畢竟有勇氣有魄力的同時,也實打實的對公司做出了比別人更大的貢獻。
孟秋顏詢問道:“你打算拿多少期權股出來?”
陸安略微沉思片刻便說:“以公司整體估值5個億進行期權配置,總股本1億股,行權價格每股5塊錢,每人最高可行權10萬股,行權最低2萬股起。”
也就是說,陸安給初創團隊這30人,每人最多10萬股的上限配股行權資格,最低起步2萬股起行權。
員工根據自己經濟情況在2萬股至10萬股內進行選擇,公司總股本設1億股,如果一個員工行權拉滿10萬股,那就是相當於用50萬塊錢獲得元界智控0.1%的原始股權。
如果30個員工全部都拉滿,那就是佔公司總股權比例的3%,而公司從他們手裡融資1500萬的資金。
不過實際情況肯定不會人人都掏50萬拉滿10萬股,這肯定是少數人,就看這30個員工自己怎麼選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