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也有許多本身名氣不顯,靠著口碑慢慢發酵熱度的,但佔比很少,而且很少有大片出現這樣的情況,尤其是《流浪地球》更是不可能。
畢竟不是他太驕傲,這個電影上映前的熱度已經是空前的高了,即便口碑再發酵,熱度又能高到哪去呢?
還真能!
第二波熱度就是一大批抱著支援國產,奔著打到好萊塢,甚至就像他母親口中所說的那樣,不能讓做好電影的導演寒心的想法,一窩蜂的跑去支援他。
就是網上最火熱的三刷、五刷的熱潮,也是整個票房成績逆跌,直衝三十億的最佳助力。
對此別人也許會不明所以,但洛珞可絲毫不會陌生,這何其眼熟的一幕啊,當初的《戰狼2》、後來的《哪吒2》不都是佔了這個風口的便宜才衝上雲端的嘛。
結果沒想到,這一世這個風口的第一口肉被他給吃到了,也不知道會不會耽誤吳晶的發展,要是戰狼沒了還真是挺可惜呢。
而第三波熱度,赫然就是類似他們老媽單位或者直接受上面的影響,或者自行領悟到了……總之就是以團體的方式組織去看,為此還有好多學校組織都特批了經費。
雖然對外說是“課外活動”、“支援國產電影發展”、“寓教於樂”……等一大堆的說辭,包括外界的認知也是如此。
但洛珞自然不會真這麼覺得,一個電影拍得再好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排面。
不用想,肯定是領導們又在變著法的給他“補貼”了。
只是……
想到這裡他不由一陣苦笑,他知道領導們是一片好心,無論是覺得他在夸父工程上的貢獻大,還是在其他專案上的辛苦,想用這種方式彌補他,但……他真的不需要啊。
票房這種賺的又少,影響又大的收益,他要那麼多幹嘛。
他又不是沒有自己的計劃和賺錢方式,真當時光科技只研發特效,或者躺在他給出的那些建議上吃老本呢。
以後隨著聚變工程的成功,張嘉文這小子怕不是要成為東方喬布斯或者亞洲馬斯克呢,他的收益還至於靠這點票房補貼嗎。
不過領導們也是好心支援他,他也不能反過來埋怨什麼。
只不過這事搞得……
想到這裡,洛珞無奈的拿起電話給溫嵐打了過去。
“洛總?”
溫嵐的電話很快接通,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快,顯然還沉浸在票房狂飆的餘韻中,似乎還存著匯總一併給洛珞彙報的期待:
“您最近不忙了嗎,電影秘鑰第一次延期了,我們的排片現在佔比仍然超過50%,多家院線及相關部門申請秘鑰第二次延期呢……”
“溫嵐”
洛珞打斷了她話尾帶著興奮的感嘆詞,聲音平穩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冷峻,像實驗室裡的儀器一樣精準無波:
“相關新聞我看了,電影的票房確實勢頭很好,不過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票房週期已經走到極限,按原定計劃,準備下映流程吧,金鑰不再延期。”
電話那頭陷入了一秒鐘的絕對安靜,溫嵐顯然完全沒預料到老闆會在登頂輝煌的時刻下達退場指令。
她的聲音明顯緊繃起來,帶著急切和難以置信:
“洛總?您是說……下映?可、可現在的市場需求……老陳他們的院線都快把排片表塞爆了!而且市裡、省裡甚至部委層面都有一些‘文化專案’意向想繼續搞組織觀影,這都是實打實的票房!保守估計延期一個月再收五到八億都沒問題,熱度還沒退啊!今天估計就能破36億!我們打破了……”
“熱度沒退,熱度卻已經變味了。”
洛珞的聲音不高,卻像一塊冰砸進沸水,瞬間凍結了溫嵐的激動。
“溫嵐,你要清楚現在《流浪地球》被裹挾進了一種什麼樣的漩渦,它不再僅僅是一部電影。”
他頓了頓,彷彿在斟酌詞句的鋒利程度,沒有對溫嵐這段時間的“知情不報”說什麼重話,畢竟是他自己表示沒什麼事不要打擾他的。
更何況,就連上面都未必能預料到,這種所謂對他的支援方式會給他帶來多大的麻煩,溫嵐想不到也很正常。
恐怕這期間溫嵐乃至整個拾光不僅沒有制止,甚至還有推波助瀾的動作。
畢竟除了他這種長著前後眼的人,只要正常立足於這個時代的人,都很難從當前這種前有奧運會,後有六十週年的熱情中抽身出去,然後客觀的冷眼看世界。
但他該說的,一定要讓溫嵐明白。
“打著愛國情懷的旗號,初期靠情緒引爆市場,這可以理解,也的確成功了,但初期盈利有多猛,後面潛在的反噬就有多狠。”
“你看到的是場場爆滿的影院和不斷攀升的數字,我看到的是大量非市場行為在支撐:單位強制攤派的‘集體任務’,被當作政治任務或形象工程刷出來的‘包場’資料,還有被‘不看不是中國人’這種情緒裹挾著不得不去刷第二次、第三次的觀眾。這不是健康的票房,這是被抬到懸崖邊上的虛火。”
洛珞的指尖在滑鼠上滑動著:
“‘#流浪地球獨戰好萊塢#’,‘為華語特效開路’……這些我們發起的口號,現在被過度解讀、無限拔高,成了某種文化勝利甚至精神圖騰,但記住,我們只是一部電影製作公司,不是扛旗衝鋒的符號,捧得越高,將來只要一點瑕疵,或者下一次我們沒有達到同樣的‘高度’,摔得就越慘。”
“民眾的期待會變成苛責,媒體的讚譽會瞬間化為倒戈的鐵錘,所謂的‘愛國情懷’,最容易演變成立場綁架,到時候,《流浪地球》本身是什麼已經不重要,我們會被綁在靶心上,輿論的反噬,會毀掉我們現在搭建起來的一切。”
他深吸一口氣,清晰下達指令:
“所以,通知所有發行商:第一,金鑰到期自然失效,不辦理任何延期手續,所有申請全部駁回,理由就說‘公司戰略調整’。”
“第二,拒絕一切形式變相‘補貼’的行政包場訂單,所有團體票只接受來自正常市場渠道。”
“第三,宣發立刻轉向降溫,時光旗下所有平臺,包括合作的媒體矩陣,撤下所有帶有明顯煽動民族情緒、刻意強調‘對抗好萊塢’、‘為國爭光’字眼的海報和文案。”
事實上,要不是現在他知道的已經有點晚了,這個時候再站出來說些“《流浪地球》只是部普通電影,大家不要對它寄存過多情懷”之類的說辭會顯得有些事後說風涼話的感覺,他都想親自出來澄清了,畢竟錢都已經被他們賺了,再說就過於虛偽了。
但好在他雖然沒有澄清制止什麼,但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從來沒有露面,這也是一種另類的低調,對事情的發展算是有利。
再加上他們現在及時下映的處理方式,只要願意理性分析,都不難看出他們急流勇退的心。
因此還不算無藥可救。
“宣發重心全部轉回電影本體——談流形引擎技術如何革新了華語視效工藝,談電影裡那些逼真的冰封城市和行星發動機是怎麼做出來的細節,談‘飽和式救援’背後對集體力量的思考,談‘帶著家園去流浪’的浪漫設定本身,只談電影,不貼標籤。”
電話那頭,溫嵐急促的呼吸清晰可聞。
她能想象到各院線經理、地方宣傳口聯絡人的驚愕和可能的壓力。
幾十億唾手可得的財富,就這麼硬生生主動推開?但跟了洛珞這麼久,她深知這個年輕老闆在技術攻堅和商業戰略上同樣可怕的清醒和決斷。
36億是奇蹟,但洛珞要保住的,是能製造下一個、甚至更多奇蹟的火種。
其實這件事在收益上的損失並不會很大,即便秘鑰延期也最多不過五億六億的票房收入,甚至只要他想,最大化的延期半年,像是《泰坦尼克號》、《阿凡達》……《哪吒》一樣,也不是不行。
但那樣來說無非是提升一點華語電影記錄,38億還是43億的區別,至於收益上,別說他了,就連拾光也不會把這點錢看在眼裡。
只是這個記錄也只是華語電影而已,距離世界票房排行榜……距離很遠,要是像《哪吒2》一樣,能衝到百億,他肯定不會吝嗇,哪怕動用關係也要往上衝一衝。
但現在……他可不是單純的愛惜羽毛。
他的名聲,甚至國產電影之光的這份精神,可以用,但……不是現在。
比如世界票房前十,譬如前三……甚至是……榜首。
畢竟……他們別的說不準,但是人夠多,一旦團結起來,未必不能一己之力戰世界來著。
良久,溫嵐的聲音傳來,先前那一絲激動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被巨大壓力淬鍊出的冷靜與高效:
“明白了,洛總,所有宣發物料和發行策略即刻按新要求調整執行,金鑰不延期,一天不多給,我會親自對接好所有院線和相關方,把‘謝幕’做得乾淨漂亮,讓它……在最耀眼的時候,帶著尊嚴退場。”
“嗯。”
洛珞的回應簡潔,沒有多餘的情緒。
“《流浪地球》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超額完成了,剩下的,留給市場和觀眾自己去沉澱吧。”
……
第二天,拾光映畫總部的戰略會議室內,溫嵐正與宣發團隊審閱《流浪地球》上映第44天的各項資料包告。
螢幕上,那個日增長曲線依然如一座堅挺的山峰,穩定地停留在3200萬人民幣的驚人數字上。
這個數字已經持續了近一週,即使在電影上映一個半月後,仍不見明顯的衰減跡象。
“溫總,今天的實時資料出來了,和昨天幾乎持平,還是3100多萬,幾個院線聯盟的老總電話都快打爆我的手機了,都在問咱們什麼時候正式提交秘鑰延期申請。”
宣發負責人將最新的報表推到溫嵐面前,語氣帶著一絲興奮和不解:
“按這個趨勢,再穩一個月,衝擊40億都不是夢!”
溫嵐的指尖劃過冰冷的液晶屏,看著那代表巨大現金流的數字,臉上卻沒有什麼喜悅。
她深吸一口氣,對著宣發負責人堅定的說道:
“啟動預案三,通知所有合作方:《流浪地球》將於6月20日零時正式結束全國公映,不再申請任何形式的秘鑰延期。”
“啊?!”
會議室裡一片驚呼。
風暴來的猝不及防,通知如同投石入水,瞬間激起的卻是滔天巨浪。
拾光映畫官方後臺:通知發出後的十分鐘內,客服熱線的接入燈瞬間亮起一片猩紅,接線員剛拿起電話就被高分貝的質問淹沒:
“什麼?下映了?!為什麼?每天還有幾千萬票房啊!我剛推薦朋友週末去看!”
“搞錯了吧?是不是系統錯誤?秘鑰到期續費不就好了?我們支援還不行嗎?”
“抗議!強烈要求延期!我們學校還沒來得及組織集體觀影!”
後臺部落格的評論區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爆炸式增長,每分鐘重新整理都有上千條新評論湧出。
“???日均三千萬就放棄續命??時光科技瘋了嗎???”
“明明眼看就要上40億啊!錢都不要了?”
“太突然了吧!我剛想三刷!”
“內部鬥爭?還是被上面施壓了?”。
華藝兄弟影業,王中磊辦公室,他的疑惑都快要從臉上溢位來了:
“……日均三千萬的印鈔機!全球哪裡找這種搖錢樹?!洛珞他腦子進水了嗎?!還是你們中影搞鬼?要下他的秘鑰?”
bj某核心商圈大型影院經理辦公室,門被猛地推開,剛跑上樓的營運主管氣還沒喘勻:
“經理…經理!時光那邊…官宣了!20號下映!不再延期!”
正對著電腦上新近售票資料志得意滿的影院經理,笑容僵在臉上,猛地站起身:
“什麼?!你再說一遍?!”
反覆確認訊息無誤後,經理瞬間像洩了氣的皮球癱坐在椅子上他抄起電話,聲音因為急切而尖銳:
“快!快看看未來幾天的預售票情況!立刻給我調整排片,把所有白天場次全部換成《流浪地球》!快!能撈一天是一天!”
結束通話電話,他看著窗外商超巨幕上仍在播放的“地球啟航”壯觀畫面,內心充滿了巨大的荒謬感和無法言說的焦灼。
某地級市市委宣傳部:劉科長正盯著電腦螢幕,手裡捏著一份剛擬好的《關於組織全市機關黨員幹部觀看主旋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提升文化自信與科學素養的通知》草稿,正準備請領導簽發。
旁邊一位年輕科員小聲提醒:
“科長,拾光映畫發公告了,這電影……20號就要下映了。”
劉科長的手指在鍵盤上頓住,表情由錯愕轉向尷尬:
“什麼?20號?這麼快?這還沒組織幾場呢!快,通知各單位抓緊最後幾天,務必把指標完成!”
他語氣急促地安排著,心裡盤算著計劃突然被打亂後的連鎖反應。
網路輿論場:“#流浪地球不再延期#”、“#流浪地球6月20日下映#”的話題火速登頂各大熱搜榜,閱讀量瞬間破億。不解、驚訝、惋惜、陰謀論各種情緒混雜。
“理解不了,真的理解不了,市場這麼熱幹嘛要下啊?”
“或許是洛神覺得該賺夠了?”
“也可能是真的不想被某些力量過度利用吧?畢竟最近行政包場確實有點猛。”
“樓上說的有道理,之前不是有人擔心這個嗎?現在看來,他是認真的…有點佩服這種清醒。”
“清醒啥?任性吧!多少影迷還沒看上imax呢!”
“管他什麼原因,趕緊搶票啊同志們!最後的imax機會了!”
在各種複雜的情緒漩渦中,最後的幾天放映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影院擠滿了“最後一次機會”的觀眾,也包括一些集體包場隊伍,倉促地抓住了這場科幻盛世的尾巴。
2009年6月19日晚11點45分。
全國各地尚未散場的影廳裡,最後的觀眾戴著3d眼鏡,最後一次感受行星發動機噴射出蔚藍光焰的壯麗,沉浸在那個地球帶著人類家園流浪宇宙的故事裡。
拾光映畫的放映監控中心。
巨大的螢幕上,代表著全國數千家影院每一個放映廳《流浪地球》場次放映狀態的指示燈,一盞接一盞地熄滅。
當螢幕上最後一點光芒歸於黑暗的瞬間,象徵著全部場次放映結束的提示音短促而清脆地響了一聲。
整個監控中心一片沉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螢幕上那個最終定格、由無數細密資料滾動結算後匯聚而成的龐大數字上:
最終票房:38.17億元人民幣
沒有歡呼,也沒有淚水。
技術員按流程將這個數字匯入了最終統計報告,並進行了歸檔封存。
坐在房間裡的洛珞也同時收到了溫嵐發來的最終票房截圖。
他沒有立刻回覆。
目光在那個閃耀的“38.17億”上停留了幾秒,螢幕的微光映照下,他的表情在陰影裡顯得異常平靜。
沒人知道他此刻確切的思緒,是為一個奇蹟的落幕感到欣慰?是為那未能觸碰的40億感到一絲遺憾?還是更深的,為了守護一種他所理解的創作純粹性和市場健康秩序而付出的決心?亦或是,眼前更重要的物理法則戰場,正吸引著他全部的專注?
他關掉了票房報告視窗。
明天,他的戰場在實驗室裡那束試圖點燃可控核聚變希望的火光上。
而電影院外,夜已經深了。
三三兩兩走出的觀眾低聲交談著,臉上帶著滿足、震撼或是思索的神情。
海報牆上的地球和發動機,在夜色中靜靜佇立,彷彿剛剛完成了一次偉大的遠航,卸下征衣,歸於沉寂。
這場席捲中國電影工業和觀眾心靈的超級風暴,以38億這個史無前例的數字作為它的刻度,至此,畫上了一個堅決而帶著溫度的休止符。
也許未來,它會成為一段被不斷提起和銘記的神話,但對於此刻經歷著它落幕的人們來說,真實的情緒是複雜難辨的——混雜著一絲未能盡興的不解,以及驚訝、不捨、和讚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