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試驗進度,十一是他留給自己最後的時間,如果在這之前不能完成,恐怕會影響最終的點火時間,導致任務沒法完成。
所以,到時候為了儘快完成聚變工程,即便是再次麻煩那些安保人員也只能說聲辛苦了,他肯定是要再去趟片場的。
“好”
張雲超先是應了一聲,隨即話題突然輕巧地一拐:
“說起電影,我來之前路過幾個宣傳檔,看到電子屏還在閃《流浪地球》票房破38億的海報截圖,嘖,那數字,夠給我們整個工程前期燒的。”
他比了個打火機點錢的動作。
“結果說下就下了?排片正火著吧?我那個上中學的外甥,鬧著要三刷都沒買著票。”
洛珞端著茶杯的手頓了一下,隨即微微笑著說道:
“嗯,是我讓下的。”
“喲?”
張雲超濃眉一挑,身體微微前傾,露出“果然另有隱情”的瞭然神色,“怕風頭太勁?樹大招風?”
洛珞輕輕晃了晃杯子,茶梗無助地打了個旋。
他抬眼看向基地窗外,巨大的試驗檯架在陽光下投下沉重的幾何陰影。
外面是基地為保障工程而進行全封閉實驗的無窗廠房,牆體厚重得足以隔絕外部的所有喧囂。
“電影,就是個‘說書人’。”
他語速慢了下來,帶點疲倦後的清冷感:
“現在這書,太多人忙著往裡塞‘私貨’了……博物館參觀取消改包場,工廠車間當安全規程教育片……我那天,看到份通稿……”
他指尖敲了敲太陽穴,苦笑一聲:
“說讓結合影片精神,深挖產能潛力,為國家科研事業備好每一塊高質量鋼筋。”
張雲超“噗嗤”樂出了聲,隨即又趕緊繃住,手指點了點洛珞:
“你小子,淨說實話!是有點像,搞科研要緊,惹這麻煩幹啥,好片子,點到即止,見好就收,不錯!”
他語氣裡的欣慰更多是出自一種保護性考量,官場沉浮幾十載,他深知風口浪尖的利弊。
聚變工程浩如煙海,需要的不是風口浪尖的浮沫,而是波瀾不驚的深潛。
他話音一頓,聲音壓低了些,帶著點長者的推心置腹:
“上面……其實也有領導私下跟我說過一句,‘這文藝創作的熱度帶偏到別處就不好了’,點到,即止,你這次反應快,做得對,穩定,比什麼都重要。”
洛珞聞言不易察覺地鬆了口氣,彷彿卸下一點無形的重量。
無論怎麼說上面都是一片好心,他這說下就下的,好像有點“不識好歹”一樣,但好在電影下映的決定最終沒有引來高層的批評,反而隱含著默許——看來宣傳部的高層應該也反應過來他所擔心的事了。
“那就好,我也省心了,還是這堆資料模型,看著踏實。”
他下巴朝桌上小山似的演算稿呶了呶,眼底那點技術狂人式的純粹光芒重新亮了起來。。
這時,桌上那部造型簡潔卻帶著軍用加固痕跡的保密通訊終端突然亮起幽藍的指示燈,發出輕微的蜂鳴。
螢幕上自動浮現一行字:
“星火超算節點四:場域囚牢新一批耦合引數計算結果已就緒,安全等級:β,請儘快複核。”
洛珞立刻放下茶杯,神色瞬間切換回指揮官狀態,專注而銳利。
張雲超默契地站起身:
“行了,你的時間寶貴我就不多耽誤了,資料要緊!”
他目光掃過那臺保密終端,眼底閃過一絲複雜的讚許與沉重——他太明白這小小終端背後牽繫著多大的國運分量。
張雲超走到門口,又停下腳步:
“對了,等‘夸父’真把太陽點著那天,你要想再拍個紀錄片,我替你遞報告!”
洛珞只來得及抬頭對他飛快地扯了下嘴角,算是笑過回應。
門無聲地關上,辦公室裡只剩計算機風扇低沉的嗡鳴。
他拿起專用金鑰卡,在終端識別槽劃過,“滴”一聲輕響,加密螢幕亮起,瞬間被複雜得令人眼暈的磁流體耦合計算圖所佔據。
所有屬於外界的熱鬧喧囂,都被這高度保密的螢幕隔絕在外。
……
合肥基地高能鐳射所地下三層,神光-iii升級裝置的環形靶室泛著金屬冷光。
洛珞隔著防輻射觀察窗凝視內部,十六組鐳射束管道如同青銅巨弩對準中央懸空的球形靶艙。
過去三個月,“夸父工程”卡在了慣性約束最關鍵的鐳射點火環節。
“第七輪全能量輻照試驗失敗。”
魏曉峰拿著剛列印的資料包告,紙沿被攥得發皺:
“x光輻射溫度曲線在8千電子伏就出現斷崖,內爆對稱性崩潰…老陳的靶球表面光斑分佈標準差又超標了。”
陳光華疲憊地揉著太陽穴:
“我們調整了所有束間能量平衡演算法,但等離子體形成的自生磁場總干擾鐳射傳輸路徑…”
這位鐳射系統負責人指著靶室旁三米高的控制櫃:
“傳統光學補償的響應速度追不上皮秒級的磁場擾動。”
洛珞的目光掃過實時監控屏上跳變的引數,腦中劃過系統面板裡僅剩的幾百積分。
之前他用【流形重構】最佳化超導磁體的多場耦合模型時,就預見到鐳射點火這個終極門檻。
“暫停物理實驗,啟動數字化點火推演。”
洛珞突然轉身:
“陳教授,把過去七次失敗的全套診斷資料給我,特別是中子活化示蹤層的斷層掃描圖。”
隨後看向魏曉峰:
“老魏,星火超算的磁流體模型需要更高精度,把你們上次磁籠邊緣的量子干涉觀測資料整合進去。”
連續七十二小時,推演室成了光的世界,牆壁貼滿三維輻射輸運模型圖,洛珞站在中央,指尖劃過螢幕上的影像——那是基於真實等離子體物理構建的鐳射-靶丸作用模擬系統。
金色粒子流代表2mj鐳射束,紫色渦旋是鋰鉛蒸汽雲,而球心處象徵氘氚燃料的區域正呈現危險的扭曲。
“問題在這裡。”
洛珞突然定格影像,指尖點在靶球赤道附近幾道微弱的光流漩渦上:
“傳統輻射流體力學模型忽略了超熱電子二次激發效應。當鐳射強度超過10w/cm時,產生的快電子在靶材密度梯度區發生反常輸運”
李衛國驟然醒悟:
“就像託卡馬克裡的逃逸電子?但慣性約束靶丸尺寸太小…”
“所以需要更底層的粒子尺度建模。”
洛珞閉上眼,心神沉浸在系統空間內,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悄然啟動了【流形重構】,淡藍色光紋在視網膜上流淌。
【積分需求:706】
終於夠了!
洛珞嘴角微微翹起,要是再不夠,他可就真的接著出去演戲了。
現在看來似乎是用不著了。
“使用!”
伴隨著他心念一動。
積分值開始飛降,重塑材料本構方程的場景重現——但這次是更復雜的量子動理學方程與輻射輸運方程的耦合問題。
剩餘積分:800、500、300、92!
全息影像驟然暴閃,微觀粒子流具現為蜂巢狀網格。
系統道具將傳統需要百萬cpu小時的模擬壓縮排神經感知時空,洛珞如穿越微觀宇宙的旅者,目睹高能電子在鋰鉛蒸氣中拉出的螺旋軌跡,在鈹銅合金殼層激發的x射線暴……
“磁流體模型裡缺了非局域熱傳導修正項。”
洛珞突然睜眼,粒子洪流在瞳孔深處尚未褪盡:
“陳教授,立即重新設計靶球結構:外層鈹殼增加氦填充微膠囊,中段摻雜鉻離子抑制快電子流,最內層dt冰用非對稱金塗層…”
陳光華倒抽冷氣:
“但金塗層的方位公差要求奈米級!”
“所以我還要你們改造光束排布。”
洛珞快速勾勒新的陣列拓撲:
“將十六束鐳射改為三重角度入射,利用等離子體自聚焦效應補償磁場擾動……”
牆上的光束路徑圖開始旋轉重構,形成類似神經元突觸的複雜網路。
十五天後,改良型氘氚靶球在液氦環境中旋轉懸浮。
鐳射陣列亮起的瞬間,示波器上的輻射溫度曲線衝破10kev閾值。
靶室中央爆發比太陽亮千倍的白光,中子計數器發出暴雨般的鳴響——5.7x10中子/秒!遠高於國際慣性約束點火基準線。
陳光華看著監視屏上完美對稱的內爆影像,喉頭滾動:
“鐳射能量沉積效率達17%超過國家點火裝置歷史最高值三個百分點!”
資料還在攀升,磁探針捕捉到持續200皮秒的a粒子自加熱特徵訊號。
洛珞輕輕觸控著觀察窗上未散的光芒,卡在最後一個環節近乎半年之久的高能鐳射點火,終於浮現了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