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誰還做演員啊

第388章 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更換有缺陷區域的鋁箔隔熱氈!採用預成型‘波狀褶皺’補償結構!”

他飛快地下令,語速極快卻無比清晰:

“立刻呼叫庫存的‘龍鱗-g1’強化型鋁箔!按模型l24號預案進行邊緣預處理,允許預設波狀彈性形變區間,以吸收低溫收縮應力!機械臂調整載入程式和路徑!15分鐘內完成更換,不要影響主程序!”

“波狀褶皺補償結構?”

這個方案在常溫下看似荒謬,但在極低溫環境下,利用材料自身的屈服特性,預設的波紋反而能像彈簧一樣吸收收縮應力,防止破壞性皺褶產生!

命令下達,工程團隊像最精密的儀器般高速運轉起來。

冷備庫門開啟,備件迅速調出。

經驗豐富的工匠在低溫環境下,以驚人的技巧進行著鋁箔邊緣的精確塑形和更換,如同在冰面上進行微雕。

洛珞的影像依舊在總控中心的螢幕上,他的目光緊盯著更換過程的每一個實時資料流和畫面,偶爾會給出簡短而關鍵的確認指令。

當那塊被賦予了“彈性生命”的新型鋁箔隔熱氈完美嵌入預定位置,多層絕熱屏障重新恢復平整緊密的狀態時,指揮中心裡幾乎能聽到大家不約而同的鬆氣聲。

李衛國抬起頭,望向螢幕中洛珞年輕卻帶著不容置疑威嚴的臉,鄭重報告:“第三層鋁箔替換完成,波狀褶皺補償結構確認生效,熱輻射遮蔽驗證透過!”

洛珞緊繃的下頜線條終於略微放鬆,點了點頭:

“繼續作業。”

至此,一場本該引發大亂子的隱患,被洛珞提前發現扼殺在了搖籃裡。

不過雖然隱患消除,但帶來的影響可是絲毫沒有減少,尤其是負責現場的副總工,以及負責高強微型超導磁體工程方面的李衛國,兩人可謂是後怕不已。

尤其是前者,要知道之前就是他發現了d7區的問題,臨時調整了安裝方案。

其實這倒不是他的問題。

單就臨場應變改動方案的內容來說,他的方式沒有任何問題,即便是洛珞本人在現場也不可能比他做的更好了。

二十年經驗的老工程師,其能力也不是開玩笑的。

只是問題畢竟是發生在d7區,而他沒能像洛珞那樣提前發現,到時候真出了事,他肯定免不了被問責。

頗有種黃泥掉在褲襠上的感覺,到時候不是shi也是shi了。

雖然問題並非無法挽回,即便是最嚴重的後果,便是無人察覺褶皺的趨勢。

然後在-269c的極寒環境下,冷屏元件內部潛伏著應力不均的隱患——由於傳統模型忽略了微觀熱傳導的補償,薄弱的金屬支撐結構會因熱脹冷縮變形,悄然形成“塑性屈曲”。

最終形成一條裂縫。

如果裂縫一直存在,一旦低溫系統啟動,液氦像冰川般傾瀉而入,扭曲的褶皺會驟然放大。

熱量如決堤洪流般洩露:液氦瞬間汽化,噴湧出的白色冷霧裹挾著致命輻射,工程平臺瞬間化為-50c的冰窖。

更糟的是,真空容器內的熱平衡崩潰,引發連鎖反應。

杜瓦基環的超導磁體會因溫度波動失穩,失能失控,強磁場瞬間扭曲成無形的鞭子,撕裂周邊裝置,點火試驗將註定失敗。

但這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發生。

褶皺趨勢沒能發現都已經是萬一的可能了,要是連裂縫都忽視掉,他們整個團隊從普通工程師和科研學者,到他這個副總工程師,連同總工都可以一併引咎辭職,徹底別幹這行了。

只不過即便提前發現,又將是起碼一個月的返工,這期間耽誤的時間和材料成本巨大,更別說工程延誤造成的嚴重後果了,損失起碼上億。

幸運的是,他們有洛總這樣可靠的總師在。

不僅僅是設計方面,他簡直是個全才。

即便隱患已經消除了,他到現在都還是沒能明白,洛總是怎麼在那麼長的一段資料波動裡,敏銳的察覺到了d7區的曲線突刺有問題的。

作為一個物理專業出身的工程師,他當然不會理解,一個全球頂尖的數學家,數學直覺到底有多麼可怕。

而對這件事感到後怕的不只是王世峰,還有洛珞自己。

當然了,更多的還是慶幸,慶幸自己沒有大意,因為工程方面的事不關己,就不管不問,或者象徵性的總攬全域性就算完事。

否則,真要是工程延期,肯定不會有人問責到他的頭上。

且不說因為他的原因,這未來十幾二十年都不一定能搞定的聚變工程,提前站到了世界的舞臺上,就算把功過分開,這問題也不是他的責任範疇。

甚至連浪費的材料和人工費用,一個億還是兩個億,也沒什麼區別,都不重要。

一旦聚變堆建造成功,賺回來就是分分鐘的事。

但時間他可是損失不起一點的,要是真因為這事工程延期,最後就差那十天半個月的,沒能在任務期限之前完成點火,他哭都沒地方。

這也就導致了,往後的建堆工程裡,洛珞就更加的認真負責。

雖說不至於事必躬親,不過高強微型超導磁體工程和強磁場工程他都是必定參與其中。

還真別說,靠著他那超乎尋常的資料敏感度,以及在【記憶沙漏】中借鑑的內容,雖然像這次的大問題沒有再出現,但小問題也真避免了不少。

……

遠處執行封鎖任務的海軍警戒艦上,粗大的探照燈光柱如同天神的巨指,緩緩掃過波濤起伏的海面。

燈光不經意間掠過基坑現場,一道強烈的光束恰巧穿過了臨時工程照明下的鋼構間隙。

在那刺目的、短暫的瞬間,無數雙眼睛透過望遠鏡或者監控畫面,清晰地看到,在如同巨獸骨架般的盤古堆核心結構下,在冰冷如鐵的鋼樑之間,那位年輕的總設計師的身影並未安然坐在總控中心——他竟不知何時已悄然來到了作業平臺的上層。

他戴著一副薄如蟬翼卻能抵抗極端低溫的特製手套,俯下身,親手撫平一片替換下來、因意外而略微卷曲、不起眼的0.3毫米厚度的鋁箔隔熱片的微小邊緣。

那微小的起伏,在他手中被極其輕柔地調整、壓實。

燈塔般的光束將他挺直專注的脊背勾勒出一道逆光的剪影,這渺小的人影與後方在幽暗夜幕中拔地而起的盤古堆巨影,形成了極其強烈的視覺衝突。

微小與浩瀚,精準的指尖微調與開天闢地的能量之夢,在這一刻,以冷冽嚴酷的工程美學,達到了某種震撼人心的和諧統一。

光束移開,人影重新沒入鋼架的陰影之中,彷彿剛才那充滿象徵性的一幕只是海風帶來的幻覺。

而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幾乎每一個參與盤古堆工程的人,從技術權威王世峰、李衛國,到負責安保的吳峻,再到搬運材料的普通工人,都在心裡默默記錄著關於總設計師洛珞的種種“傳說”。

他們看到深夜裡,主控中心大樓頂層那間標註著“總設計師室”的燈光,常常是最後熄滅,卻又常常在凌晨第一縷微光浮現時便已亮起。

他們看到巨大的安裝平臺上,洛珞穿著合身的工裝,不像尋常高層那樣遠遠視察,而是走到核心部件旁,手指在冰冷的合金表面上精確滑過,彷彿能感知到奈米級的瑕疵。

他曾在一堆紛繁複雜的監測資料中,僅憑細微的數值波動,就斷定一處看似完美的密封焊縫內部存在應力集中點,要求立刻進行無損探傷複查。

起初有人不解其意,但當探傷報告顯示確有一個潛在裂紋時,現場陷入一片死寂般的後怕與隨之而來的歎服。

副總工王世峰不止一次地對李衛國感慨:

“老李,我看著洛總啊,感覺他把這兒當成了命根子,簡直像對自己的產業一樣上心。”

李衛國深有同感,回憶洛珞為了最佳化一處磁流體穩定場發生器的連線結構,親自抱著圖紙和技術手冊在地板上通宵達旦地推演計算的樣子,搖頭嘆道:

“何止是產業?簡直像是在完成一個神聖的使命,你沒注意到他眼神深處的東西?那不是對聚變堆商業價值的渴望,更像是在……爭分奪秒地追逐一個極其重要的目標,一個超越物質回報的目標。”

沒人知道,他們的猜測,已經觸碰到了一部分核心真相,卻仍低估了其分量。

當人們感慨洛珞“比對待自己的產業都要敬業得多”時,唯有洛珞自己清楚這評價的分寸差在哪裡。

對他龐大的商業帝國,他確實投入,但那是掌控者的投入,是資本和智慧的遊戲,有著從容的底線和替代方案。

而對盤古堆,對夸父工程最終的成功,那份近乎偏執的敬業,背後是無人能想象的沉重砝碼——那是通向更宏大世界不可或缺的鑰匙,是關乎他能否獲得那終極“任務獎勵”的絕對前提。

他並非無私的聖人。

他只是將希望押在了這項事業的成敗之上。

盤古堆每一毫米的推進,聚變之火的每一次成功點燃模擬,都距離那個攸關他個體命運的任務完成更進一步。

失敗的代價?其實並不算大,最多就是損失一枚他本就沒有得到過的勳章罷了。

但他卻從未去想。

他只想做到極致,不容一絲懈怠和半分妥協。

這份被所有人看在眼裡、感慨不已的“敬業”,於他而言,還有對任務達成的渴求。

當然了,也不是沒有人勸過他。

無論是幾個總工,還是各小組的負責人,但凡能跟洛珞說上話的中高層,就沒有不勸他的。

他們做過的專案也不止一個兩個了,哪個專案的總師會辛苦的像洛珞一樣,方方面面都要參與其中,最關鍵的是……人家還真的懂真的會。

雖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吧,但洛總這……能力也太大了,總不能把所有擔子全壓到他一個人身上,那顯得他們也太fw了。

為此,張雲超甚至還親自跑到了禺谷站基地一趟,不是為了視察工程情況,而是單純想勸說洛珞休息。

“按照正常進度,夸父工程能在十年內正式建堆就已經是順利的結果了,但在你的帶領下,時間成本被壓縮了八成之多。”

“僅僅兩年我們就已經開始建立盤古堆了,你還有什麼好著急的呢,之前試驗階段離不開你,整個基地的難題也全靠你一個人解決,我確實不好勸你。”

“但現在盤古堆建立,試驗全部成功,你也是時候讓自己歇歇了,至少沒必要再給自己這麼大壓力吧。”

指控中心的指揮室裡,螢幕上的幽藍光芒映照著張雲超和洛珞的身影,張雲超正苦口婆心的勸說著。

不過看他那一臉苦笑的表情就知道……見效甚微。

“我也沒有很辛苦,只是做一些檢查工作罷了。”

洛珞盯著螢幕上的資料,頭也沒轉的說道。

“廢話,我還不知道你在檢查資料,不然你還想下去跟著動手啊,我是說這麼下去,你的腦子也會疲勞的。”

張雲超沒好氣的反駁道。

多年的接觸合作下來,洛珞對他來說早就不僅是一個潛力無限的天才學者了。

更是一個心地至純,不為外物利益所動的一個好朋友,忘年交。

於公於私,他都不想看到洛珞因為一個專案再把自己累到了,到時候即便試驗堆點火成功,恐怕也說不好得到聚變工程,但把洛珞累壞了,到底是得還是失了。

“你嚴謹些當然是好事,我也不是反對你這麼做,只是沒必要事必躬親吧,很多相對不那麼重要的資料,也可以交由其他人稽核吧,基地那麼多人,他們可以分擔你的工作的。”

張雲超繼續說道。

勸阻也要講究方法,讓洛珞完全休息當然不可能,且不說他本人能不能放心的下,基地也確實不可能完全離開他。

但適當的放手沒問題吧,沒必要讓自己這麼累,即便真出了些小問題,彌補也就是了,該重新搭建的重新搭建,該增加預算的就多花些經費。

反正專案已經到見到曙光了,不急於一時。‘

但他不急,洛珞可急。

“不行啊,有些問題雖然不大,但動輒就耽誤十天半個月的工期,積少成多,這種情況多了,我還怎麼在一年內完成建造,更別提點火成功了。”

洛珞實話實說道。

不過聽到他這話,張雲超頓時瞪大了雙眼,彷彿聽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

“你還真打算在三年內完成點火啊?!”

張雲超有些無奈,沒想到洛珞居然是打著這樣的目的,怪不得他這麼著急,好像背後有誰追他似的,合著目標定的這麼離譜。

“不然呢?我當時的報告上不就這麼寫的嗎?”

此話一出,倒是洛珞十分奇怪的看了張雲超一眼,他的目標不一直都是如此的嘛。

“啪”

張雲超無奈的把手拍到臉上,緊接著用力搓了搓。

“我們是尋思你年輕氣盛來著,而且取法於上僅得其中,定一個高一點的目標也好,你看領導給你下的專案規劃難不成也是三年啊!”

雖然洛珞從遞交夸父逐日的專案報告開始,就十分清楚的表示了,他希望在三年內完成建堆點火,但……整個專案上下,幾乎沒一個人當真。

就連領導批准專案時,給工程下的實際指標也是十年完成,就這他們覺得已經很有壓力了。

畢竟這可是聚變示範堆,就拿iter來說,他們光設計論證就耗了十年,東方超環從立項到首次等離子體放電用了十二年,就連日本jt-60u的升級改造都……

他們只用十年,要是真的能建造點火成功,就已經是領先全世界不知道多少了,要真像洛珞打算的三年……

不不不,這也太誇張了。

想到這裡,張雲超連忙搖頭。

不過,這顯然沒可能說服洛珞。

“傳統託卡馬克需要反覆驗證磁場形態,但盤古堆是精確能量內爆,我們早已攻克最難的關口。”

他手指操作了一下,建模臺突然投射出實時監控:島上二十四臺千噸級吊車正同步起吊熱遮蔽層模組,焊接火花在暮色中濺成星河。

張雲超的視線從螢幕挪到洛珞案頭,上面全是他的計算草稿。

“我們只用了不到兩年就完成了前期的試驗驗證,你看看現在的工程進度,我想在三年內完成真的不可能嗎?”

洛珞轉過頭問道,語氣十分理所當然。

這句話把張雲超直接問住了。

“呃……”

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事情,雖然在一開始,他們誰也沒把洛珞所謂的三年期限當真,就連領導看完,當時也只感嘆了一句“後生可畏”,算是對他這股銳氣和進取心的讚歎。

但其實也沒有當真,否則即便不苛刻的留下三年期限,也會差不多的給個五年,而不是現在的十年期限。

擺明了,也不覺得洛珞真的可以三年內完成。

但現在……

他看著螢幕上的監控裡,基地上正乾的熱火朝天。

他這才突然意識到,也許他們真的可以在三年內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標,而原因……只因為有一個人的存在。

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些人啊,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

……

張雲超回去了,無功而返。

不僅沒有勸服洛珞,反倒被洛珞說服,沉浸在他勾織的三年完成的藍圖裡。

只不過雖然他攔不住洛珞,但還是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洛珞本就配備齊全的專業醫療團隊,又加派了些人手,務必保證洛珞的身體狀態健康。

而洛珞的堅持也並非沒有意義,不僅是嚴格把關這最後一道資料防線,讓施工的進度沒有絲毫拖延。

更重要的是,他的存在就直接影響著基地的所有人。

人們注視著他,欽佩著他,被他的精神感染著,也更加奮力地投入這場關乎國家、關乎人類命運的宏大工程之中。

渾然不覺他們這位引領者的肩上,究竟揹負著怎樣超越著他們理解的宏大目標。

就在這樣的眾志成城之下,盤古堆巨大的陰影,如史詩的初章,沉重地投向了深藍的東海。

無聲宣告著一個由華國引領的、屬於可控核聚變的新時代,正從禺谷站的這片冰冷基石之上,堅實而不可阻擋地……拔地而起。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