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不服周

第4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時間一晃就到了三月。

褒斜道中,棧道建設正熱火朝天。

這天在石守信的注視下,工匠們將作為四根小木料安裝五金件,然後把帶榫卯木料拼接在一起,用魚膠粘接,又用繩索將其捆好,做成了一根大梁。

“這就開始麼?”

一旁的杜預滿臉好奇問道。

“正是,開始吧!”

石守信命令麾下親兵來“打膠”,就當著他的面幹活。

刺鼻又令人噁心的味道傳來,杜預等人忍不住捂住口鼻。只見親兵們將粘稠的淡黃色“膠水”塗抹在拼好的木樑表明,刷了一層之後,再刷第二層。

“這是杜仲膠,可以從杜仲樹的葉子和樹皮中提取。

兩年多以前,我建議司馬亮在長安以北山林種植了一大批杜仲樹,那是屬於他們家的山林。

我當時說這東西將來有大用,原本並沒有想用在此地。現在只不過因緣際會,恰好用上了。

這東西可不簡單,防水防潮不過是小試牛刀而已。”

石守信哈哈大笑道,臉上難得露出了一絲得意。

來自千年後的發現,在這個時代,乃是不折不扣的黑科技!

杜仲膠和普通橡膠比,除了彈性和防水效能接近外,還多了一層防腐的功能,尤其能保護木料不受白蟻侵襲。用在此地,剛剛好!

免得大軍到處去找什麼紅木紅松木的,這些木料在褒斜道壓根就找不到!無法就近取材。

杜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他選擇相信石守信。

因為即便是不上什麼杜仲膠,這些橫樑幾天之內也不會出任何問題,難的是要經得起未來的風吹日曬!

大軍若是正在漢中攻城略地時,棧道斷了,糧秣送不上來。到時候興師問罪,石守信估計要被軍法從事!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敢當,你確定啊,若是此番伐蜀時棧道出問題,那我們二人都是……”

杜預把石守信拉到一旁,低聲問道。

他是司馬昭的妹夫,朝廷估計不會把他怎麼樣。但石守信可就沒那麼走運了。

“放心,肯定無事。”

石守信擺了擺手說道。

杜仲膠是經過歷史檢驗的東西,他知道謎底,所以根本就不擔心。不像是杜預他們,是閉卷考試,難免有些誠惶誠恐。

橫樑防腐防潮的問題解決了,架設起來自然是沒有問題。

負責施工的魏軍將領李苞,帶人將橫樑裝入竹筏,順著褒水行進。竹筏上拴著繩子,在水上緩緩靠近吊裝點。

到“吊機”所在位置時,一個身輕如燕計程車卒抓著繩子被放下,將橫樑用繩索捆好,吊機再將木樑和那士卒一起提來。

用人工對準,人工拉梁進洞,人工打楔子作為“膨脹螺栓”,將木樑與方孔的縫隙填滿並鎖緊。

有一系列高難度人工操作,在沒有電機的時代,全靠玩命,以及藝高人膽大。

這種高危活計,第一天施工就有人不小心跌入褒水之中,被水沖走連屍體都找不到了。

可是施工卻一刻也沒有停下來,因為軍令如山,不管是死幾個人還是死幾十個人,這條棧道都必須要修好。

一旁觀摩李苞施工的石守信和杜預等人都是沉默不語。出主意的時候他們還可以集思廣益,說話很有分量。但真正幹活的時候,那就是李苞說了算。

因為李苞要對工程負責。

如果不能按期完成,或者質量不過關,按軍令要第一個處死他,接下來才是他的手下。

把這些人殺完了,才會追究石守信和杜預等人的責任。因為他們只是在一旁出主意的人。

看到又有一個倒黴蛋摔進褒水,被救起來的時候喝了一肚子水,勉強撿回來一條命。

杜預長嘆一聲道:“慈不掌兵,古人誠不我欺也。”

他沒有自討沒趣的上前阻止李苞施工,只能在一旁看著。封建時代,特別是天龍人橫行的國度裡,大家都是這麼玩的。他作為司馬家的女婿,實在是不便多說什麼。

萬一李苞來一句“你行你上啊”,難道杜預還真去爬吊機不成?這又不是他的本職工作!

不過石守信不在乎這些,有些話該說還是要說

他走上前對眉頭不展,時不時對麾下士卒抱怨的李苞建議道:“李將軍,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你看士卒們都有些畏懼安裝木樑,這一害怕,就容易出事,本來好辦的事情反而不好辦了,這麼搞下去也只是在浪費時間。”

“石監軍以為如何處斷才好呢?”

李苞微微皺眉問道。

留在褒斜道的魏軍將領,基本上都是知道石守信的事情,對這位敢於秉公直言,又肯同心同德替他們出主意修棧道的文官很有好感。

如若不然,他現在早就懟回去了,根本就不可能聽石守信說什麼。

“裝好一根橫樑,賞脫殼米一石,幹活不白乾。

若是不慎落水身亡,給家人撫卹兩千文,出事無後顧之憂。

如此人心則安,多勞多得沒有怨言。”

石守信溫言勸說道,沒有擺監軍的架子,也沒有威脅李苞。

不得不說,這番話很有道理。

現在士卒們裝橫樑的態度並不積極,都不肯上吊機裝橫樑,因為幹了等於白乾,什麼好處也沒有,出了事只當是陣亡,死了也白死。

這樣一來,誰還肯出力呢?做事有風險無收益,換誰也不得幹啊!

“石監軍言之有理,李某在此謝過了。”

李苞心悅誠服的對石守信作揖行了一禮,隨即上前頒佈修棧道的新規!

果不其然,他麾下部曲並非軟蛋,只不過人性使然,大家誰都不傻,不肯拿自家性命去送死罷了。

當賞賜和撫卹的規則頒佈後,那些施工計程車卒立馬士氣大振,許多人都搶著要去上吊機裝橫樑,以至於有人裝了一根還要繼續裝。

不得已之下,李苞只好約定:每人只能裝一根,之後必須換人。如果硬是要裝,無論裝多少次,都只給一次賞賜。

士卒們積極性高了,精氣神上來了,吊裝作業的時候,居然沒有再死人了,只有兩個人不小心掉下去,腰間雖然綁著繩子,但落水後還是受了輕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