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唯一太陽

第71章 兩條路(24)

“吘~~~”於東當場癱在了小放映廳的座椅上。

他,命太苦了!

“老哥你別嚇我。”

沈善登怕了,趕緊去叫於東的司機和助理。

於東連忙阻止:“我沒事,我沒事。”

忽而,慘笑一聲,沈善登頭皮發麻。

“真砸了,砸手裡了。”

沈善登勸道:“電影除了劇情,畫面還是可以的。客觀的說,姜文要是拍個《尋槍》的故事,加上點美女、大腿,我覺得票房破億不難。”

姜文和張藝謀、陳凱歌一樣的毛病,作者心態。

他們三個,要是弄個好本子,老老實實按照劇本來拍,審美、畫面是真的沒問題,世界一流。

偏偏人菜又愛玩,不懂得揚長避短。

陸川的《尋槍》,是姜文禁導期間,手把手給陸川拍出來的,反而不錯。

於東不想說什麼了,他以後都不想碰姜文的電影。

“沈導,你幫我想想,有沒有法子救一救。”

沈善登想了想:“法子是有,就怕來不及,”

於東瞬間湧起希望:“你快說,老哥求你了。”

沈善登道:“這部戲是姜文對上個時代的一種解讀,以他視角來說受眾太小。”

“最多再加一些文藝片愛好者,類似於《三峽好人》那種。”

於東要真抽過去了。

“《三峽好人》幾十萬票房啊.”

命太苦了!

沈善登安慰道:“姜文畢竟是姜文,不是賈章科能比的,賣個一兩千萬還是可以的。”

“吘~~~”於東不用裝了,差點閉過氣。

兩千萬,作為發行方也就分個兩百萬,而他發行《太陽》是當做上億票房發行的。

廣告、複製、各種活動,光威尼斯、bj兩場盛大首映禮就花了兩百萬。

於東投了重金,是千金買馬骨,沒想過賺錢,就是復刻張偉平、王忠軍繫結一位大導演,讓博納具有頂級製片能力。

終於明白最初投資姜文的太合,還有王忠軍為何不搭理對方了,太坑了!

沈善登想跑,於東也太嚇人了。

不知道是不是裝的。

“還是有機會的,我覺得至少有兩條路,如果雙管齊下,收回成本可能很難,但不會虧的太慘。”

於東急迫問:“快,快說。”

沈善登道:“第一條路,就是復刻《大話西遊》的成功經驗。”

“大話西遊?”於東疑惑。

“這部電影一點不好看,當年票房也撲死了,但是北大學生一通吹,大家都吹,一下子成了情懷。《情癲大聖》打著《大話》的名頭,狠狠撈了一筆。”

沈善登解釋:“《太陽》雲裡霧裡,非常意識流,就要走這條路。姜文想講上個時代的故事,那就大大方方的講就是了。”

“不能從他的視角去講,要從學生視角切入,很多學生,特別是頂級學校的學生,是有精英主義的,屁股不由自主的站在了精英立場。”

“不要強調姜文視角,而是主打對上個時代的不同解讀。”

“輿論不是貶嗎,你們片方就從另一個視角出發,講上個時代不是廢銅爛鐵,是激情的歲月,讓學生代入。”

沈善登給了方案:“時間有點緊,你必須馬上找北大學生,寫一篇帶著懷舊又文青,又小資範的文章,然後撒幣,再找紙媒,公共知識分子鼓吹。”

“已經開學了,最好你們能進入排名高的學校交流,你們的票倉就是學生。”

以後某b這麼多喜歡姜文的,就是一種視角錯位,把沒有參與社會勞動,脫產的自己視為精英。

足以說明,國家發展的水平高,讓很多人都上了大學。

而且普通的大學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否則不會這麼樂觀。

現在的話,要從頂級大學入手。

如今產業鏈沒有升級,像汽車工業,只有打螺絲和銷售崗位,研發崗位非常少,普通大學生很難樂觀。

於東倒吸一口涼氣:“這不好做,這個角度,一些媒體不會喜歡。”

於東有點明白了,怪不得那麼多媒體說看不懂。

估計也和電影視角有關。

時間還緊,找人不好找,北大恐怕要找工科,學文的不一定喜歡。

特別是公共知識分子,恐怕是反對,只有拿錢買,再加上砸媒體的錢,又是急活,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於東還有其他擔心:“用這個方向進校園,有風險。”

沈善登也知道於東來做很難,但姜文是有資質和牌照的,說道:“姜文行。”

於東臉色一苦,太難了。

“另一個路子,我看看能走嗎?”

沈善登簡單粗暴道:“打華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